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5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184篇
电工技术   138篇
综合类   175篇
化学工业   61篇
金属工艺   292篇
机械仪表   891篇
建筑科学   62篇
矿业工程   58篇
能源动力   55篇
轻工业   22篇
水利工程   25篇
石油天然气   44篇
武器工业   78篇
无线电   6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1篇
冶金工业   27篇
原子能技术   30篇
自动化技术   122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Most work on adaptive agents have a simple, single layerarchitecture. However, most agent architectures support three levels ofknowledge and control: a reflex level for reactive responses, a deliberatelevel for goal-driven behavior, and a reflective layer for deliberateplanning and problem decomposition.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agentsimplemented in Soar that behave and learn at the deliberate and reflectivelevels. These levels enhance not only behavior, but also adaptation. Theagents use a combination of analytic and empirical learning, drawing from avariety of sources of knowledge to adapt to their environment. We hypothesize that complete, adaptive agents must be able to learn across all three levels.  相似文献   
82.
Field audits and experiments have found substantial error rates when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 have built spreadsheet models. In this study, 102 undergraduate MIS majors and 50 MBA students developed a model from a word problem that was relatively simple and free of domain knowledge. Even so, 35% of their 152 models were incorrec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rrors per model between undergraduates and MBAs. Even among the 17 MBAs with 250 h or more of experience, 24% of the models contained errors. The cell error rate (CER)—the percentage of cells with errors—was 2.0%. When 23 undergraduates attempted to audit their models through code inspection, only three with incorrect spreadsheets (15%) produced clean spreadsheets when they finished the audit.  相似文献   
83.
快速探测是提高坐标测量机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同时还必须要保证原有的测量精度。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FEM)对快速探测过程中由惯性力和驱动力产生的动态误差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是合理的,为后继的动态误差补偿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4.
提供了人工神经网络的一种算法-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数学推导方法及上机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85.
组播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P组播自身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在实际应用中拥有可扩展性强、便于容错以及带宽利用率高等多方面的优势。然而,IP组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尤其是在信息传输可靠性方面的缺陷使其不能广泛的直接应用于实际。本文将详细讨论组播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86.
基于残差灰色估计交通事故数量挖掘算法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交通事故优化预测的研究中,交通事故量是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挖掘推断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数据对挖掘模型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一旦历史数据时间间隔过长,将造成基础决策数据跨度较大,形成数据冗余干扰.传统的挖掘算法模型一旦受到这种大跨度的时间数据属性的干扰,将造成挖掘数据时间属性存在较大偏差,数据冲突加剧,导致计算的失准.提出了一种残差灰色估计算法用于交通事故发生数量的挖掘.将历史数据进行有序处理,建立残差灰色估计数学模型.通过估计状态转移方法,对预测误差进行补偿.克服了传统算法的弊端.实验证明,上述算法能够避免由于历史数据时间过长造成的预测时间偏差的缺陷,保证了预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7.
基于邻居决策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协同过滤技术应用于个性化推荐系统中,稀疏性问题和可扩展性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传统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凭借邻居数做决策的方法,比较各个待测位置的用户邻居数和项目邻居数,由数量多的一方作预测,同时对预测值判定给出一种合理而有效的度量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88.
空间DSP加载系统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空间环境中,长时间运行的空间飞行器信息处理系统存储器容易发生单粒子翻转现象(SEU),而单粒子翻转现象是导致空间飞行器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通过分析SEU现象对不同类型存储器的影响,阐述SEU现象对加载可靠性的影响。通过重新设计加载系统结构,并引入三模冗余、检纠错编码和定时刷新FLASH存储器的方法,降低系统加载时由于SEU而失败的概率,提高系统加载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分析误差。方法:对空白溶液、0.1c标准溶液、空气样品、加标空气样品,采用精密度和偏性质量控制程序进行质控试验。结果:4种试样的批内批间变异分析(F相似文献   
90.
As simulation is increasingly used in product development, there is a need to better characterise the errors inherent in simulation techniques by comparing such techniques with evidence from experiment, test and in-service. This is necessary to allow judgement of the adequacy of simulations in place of physical tests and to identify situations where further data collec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need to be expended. This paper discusses a framework for uncertainty characterisation based on the management of design knowledge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error functions. A classification is devised in the framework to identify the most appropriate method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error, including probability theory, interval analysis and Fuzzy set theory. The development is demonstrated with two case studies to justify rationale of the framework. Such formal knowledge management of design simulation processes can facilitate utilisation of cumulated design knowledge as companies migrate from testing to simulation-based design.
C. A. McMahon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