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5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12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9篇 |
综合类 | 70篇 |
化学工业 | 167篇 |
金属工艺 | 133篇 |
机械仪表 | 20篇 |
建筑科学 | 5篇 |
矿业工程 | 14篇 |
能源动力 | 14篇 |
轻工业 | 17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5篇 |
武器工业 | 4篇 |
无线电 | 19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71篇 |
冶金工业 | 49篇 |
原子能技术 | 44篇 |
自动化技术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为了研究单层Mo S2中的空位缺陷形成及其对电子结构的影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采用平面波赝势方法分别计算了单层Mo S2中Mo空位和S空位的形成能、空位附近的晶格畸变、Mo S2层中的电子分布以及态密度(DOS)和能带结构。计算结果显示,2种空位缺陷都具有点缺陷特征,其附近的电子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局域化特点,且S空位比Mo空位更容易形成。通过与本征态Mo S2电子结构的对比分析,发现2种空位缺陷的存在对单层Mo S2的电子结构、尤其是对导带高能量区域的能态密度会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与空位缺陷引入的缺陷能级有关。 相似文献
32.
《动力工程学报》2017,(6)
为了深入研究燃煤Hg排放控制技术,在分析Hg形态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基础上,通过控制变量法设定模拟烟气组分(HCl、O_2、NO、H_2O、CO_2和SO_2)的初始浓度值,利用化学动力学计算软件Chemkin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l原子的存在会促进单质Hg(Hg~0)向氧化态Hg转化,在一定范围内增加HCl的量有利于Hg的氧化;O_2会促进Hg的氧化但作用不如HCl明显;根据其所处的烟气气氛,NO既能促进Hg的氧化也能抑制Hg的氧化,在氧化性气氛中,NO的存在会提高Hg的氧化率;H_2O有利于Hg的氧化,而CO_2的存在会造成局部很强的还原性气氛,会抑制Hg的氧化;在不同条件下,SO_2可以促进或抑制Hg氧化. 相似文献
33.
对卧式硫化罐进行改造,用C200Hg控制系统来代替C60P控制系统和仪表控制,使整个控制系统更简洁、稳定,精度更高,大大降低维修费用及维修量。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研究了添加稀土元素Gd2O3,Dy2O3对本系统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适量添加稀土元素能有效减少材料内部的缺陷和空位,并抑制B位Nb5 离子的松弛极化,明显改善材料的介电损耗(tgδ<1×10-3).另外Gd3 ,Dy3 取代部分Ag ,减小A位离子的平均半径,导致材料介电常数增大和减小的两种机制同时存在.当添加量适当时可以使材料的介电常数ε达到550以上. 相似文献
38.
纳米管钛酸的ESR特性及其可见光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报道了纳米管钛酸在真空-0.1MPa、温度100℃的条件下,经过不同时间处理后的ESR特性及其可见光照的影响.发现纳米管钛酸经一定处理后,不经光照即出现g=2.003 ESR信号,该信号是由捕获一个电子的氧空位(Vo)产生的,此信号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在532nm的可见光照射下,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信号强度随之增加,达到一定强度值后,不再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光源关闭后,信号强度又逐渐减小,但不能恢复到原来信号强度的水平. 相似文献
39.
钛酸钡陶瓷中居里点移动规律与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钛酸钡是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钙钛矿型铁电材料.钛酸钡陶瓷中的居里点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使钛酸钡陶瓷居里点移动的相关要素,指出钛酸钡陶瓷的居里点会受到掺杂、尺寸大小、四方率、氧空位浓度、应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钛酸钡陶瓷中居里点移动的研究历史、当前进展及规律与机理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0.
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分别将9-己基-9H-咔唑基团和三苯胺基团引入4'-(4-苯基)-2,2',6',2″-三联吡啶结构中,设计合成了两种具有D-π-A结构的三联吡啶衍生物(Tpy1和Tpy2),并经熔点、核磁共振、质谱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Tpy1和Tpy2对Hg2+比其他金属阳离子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可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或紫外灯下肉眼观测对二氯甲烷溶液中的Hg~(2+)进行有效识别。密度泛函理论(DFT)量化计算结果表明,当探针与Hg~(2+)结合后,其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效应增强,吸收光谱红移31 nm。此外,探针分子中所连接的不同的供电子芳香基团可影响其对Hg~(2+)的识别效果,Tpy1和Tpy2检测限分别为2.51×10~(-6)mol/L和4.40×10~(-6)mol/L。探针分子对Cu~(2+)也有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