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5篇
  免费   2053篇
  国内免费   1071篇
电工技术   327篇
综合类   754篇
化学工业   1118篇
金属工艺   404篇
机械仪表   1192篇
建筑科学   380篇
矿业工程   130篇
能源动力   606篇
轻工业   413篇
水利工程   65篇
石油天然气   215篇
武器工业   114篇
无线电   370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85篇
冶金工业   169篇
原子能技术   189篇
自动化技术   8432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596篇
  2020年   510篇
  2019年   375篇
  2018年   380篇
  2017年   523篇
  2016年   655篇
  2015年   645篇
  2014年   1057篇
  2013年   929篇
  2012年   1027篇
  2011年   1207篇
  2010年   917篇
  2009年   948篇
  2008年   969篇
  2007年   1127篇
  2006年   1055篇
  2005年   930篇
  2004年   805篇
  2003年   786篇
  2002年   605篇
  2001年   452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陶玉明  方大纲 《电子学报》1995,23(10):175-178
本文综述了广义谱域导抗法,直线法及直线法的快速算法,全波离散镜象法等主要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这些方法可有效地处理平面分层介质结构问题,文中包括作者近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2.
通过引入归一化脉宽P和相对脉冲展宽因子q,提出了一个适用于IM/DD系统中各种眼图恶化量x和归一化脉宽P的色散限制改进公式。通过与其它理论的比较、计算机仿真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该公式的正确性,并给出了其它结果的限制条件。研究表明:当眼图恶化量x为1dB左右时,对2.5Gb/;外调制信号(α=0)而言,非色散位移光纤IM/DD系统的色散因子γ约等于0.79,所对应的系统再生中继距离约为900余公里。  相似文献   
53.
Inverse surface design problems from light transport behavior specification usually represent extremely complex and costly processes, but their importance is well known. In particular, they are very interesting for lighting and luminaire design, in which it is usually difficult to test design decisions on a physical model in order to avoid costly mistakes. In this survey, we present the main ideas behind these kinds of problems, characterize them, and summarize existing work in the area, revealing problems that remain open and possible areas of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54.
We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noise and huge data sizes in microarray images. First, we propose a mixture model for describing the statistic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microarray images. Then, based on the microarray image model, we present methods for denoising and for compressing microarray images. The denoising method is based on a variant of the translation-invariant wavelet transform. The compression method introduces the notion of approximate contexts (rather than traditional exact contexts) in modeling the symbol probabilities in a microarray image. This inexact context modeling approach is important in dealing with the noisy nature of microarray images. Using the proposed denoising and compression methods, we describe a near-lossless compression scheme suitable for microarray images. Results on both denoising and compression are included, which show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Further experiments using the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near-lossless compression scheme in gene clustering using cell-cycle microarray data for S. cerevisiae showed a general improvement in the clustering performance, when compared with using the original data. This provides an indirect valid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denoising method.  相似文献   
55.
In this paper, a new image analysis based method for electrospun nanofiber diameter measurement has been presented. The method was tested by a simulated image with kn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 real web. Mean (M) and standard deviation (STD) of fiber diameter obtained using this method for the simulated image were 15.02 and 4.80 pixels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true values of 15.35 and 4.47 pixels. For the real web, applying the method resulted in M and STD of 324 and 50.4 nm which are extremely close to the values of 319 and 42 nm obtained using manu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approach is successful in making fast, accurate automated measurements of electrospun fiber diameters.  相似文献   
56.
解凯  郭恒业  张田文 《高技术通讯》2002,12(11):107-110
综述了基于图像的虚拟现实环境的建模技术,并给出了各种模型表示的理论依据和建模过程的定义。把环境表示分为四类:全景图,光场数据库,深度图像和多投影中心图。全景图的生成包括基于图像相关性和基于图像整合变换的算法。光场数据库的分类主要依据全光函数。同时论述了在各种表示下的采样和建模技术。最后讨论了当前建模技术研究的热点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针对传统的非锐化掩模算法的局限性,依据图像中各像素点及以其为中心的若干相邻像素点的均方差值,提出了自适应图像增强算法的原理,并分析其硬件实现方法,然后给出了该算法与其它算法应用于图像增强的对比结果,最后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验板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有效的增强图像的细节区域,防止图像边缘区域出现过冲现象,抑制图像平坦区域的噪声放大.因此,该算法取得了良好的视觉效果,硬件实现简单,适合于实时条件下图像的增强.  相似文献   
58.
基于Gibbs模型的提高图像分辨率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提高图像分辨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成像模型是获得高分辨率图像的一个关键因素。提出一种基于最大后验概率、采用Gibbs成像模型,并利用多帧序列图像重构高分辨率图像的方法,充分利用序列图像之间的累加信息,从而快速地获得较其他方法更优的高分辨率图像。  相似文献   
59.
图像奇异值特征矢量缩放不变性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图像奇异值特征矢量以其稳定性和它在转置、平移、旋转和镜像变换下具有的不变性,被认为是一种图像的代数特征,广泛应用于图像匹配和图像识别。通过矩阵运算,证明了奇异值特征矢量在图像做缩放变换时具有不变性,并将这种性质运用于图像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这种不变性与奇异值特征矢量在图像做转置、平移、旋转和镜像变换时所具有的不变性一样,是奇异值特征矢量能够作为图像代数特征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0.
汪敏  吴国威 《计算机学报》1991,14(7):523-532
在像平面上确定目标的位置(由它的瞄准点位置表示)是图像跟踪技术的核心.目前研究的目标是图像定位方法多偏重于单一的工作模式,因而难以适应变化较大的使用环境.本文提出一种旨在综合利用强度相关和特征匹配的混合式目标图像定位方法.假定当前帧图像已经过预处理并完成分割,首先通过一种自适应门限SSDA并辅之以投影排序搜索,尽可能快速地剔除与参考图差别较大的子区;再用一种简便可靠并可具一定记忆能力的特征匹配法,在保留的子区集内,为目标精确定位——宣布瞄准点位置.利用实际序列图像所作实验表明:上述方法较之通常采用的单一工作模式的定位方法,有明显增强的Robust性以及更广的适应性,而增加的计算代价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