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9篇
  免费   1345篇
  国内免费   393篇
电工技术   4702篇
综合类   637篇
化学工业   834篇
金属工艺   711篇
机械仪表   496篇
建筑科学   230篇
矿业工程   210篇
能源动力   308篇
轻工业   554篇
水利工程   57篇
石油天然气   117篇
武器工业   27篇
无线电   14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1篇
冶金工业   272篇
原子能技术   92篇
自动化技术   109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410篇
  2016年   474篇
  2015年   468篇
  2014年   742篇
  2013年   622篇
  2012年   857篇
  2011年   882篇
  2010年   660篇
  2009年   645篇
  2008年   647篇
  2007年   757篇
  2006年   685篇
  2005年   489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3篇
  196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Z源逆变器直通方式按桥臂直通数目可以分为单相、两相和三相直通,其中三相直通方式较其他两种具有开关管电流应力更小的特点。现有文献分析三相直通方式下功率开关管的最大电流应力是在直通电流比较大的基础上得出的,其值要大于负载相电流峰值。本文揭示了小电压增益和低功率因数下,功率开关管的最大电流应力与负载相电流峰值相等。并详细分析了三相直通方式时不同直通电流下负载的电流回路,为进一步分析开关管损耗、温升和热管理奠定基础;揭示了当Z源逆变器工作于直通状态,直通电流不同时负载的电流回路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电流情况,得出了相应的开关管电流应力表达式,为三相直通方式下选择开关管的功率等级提供了依据。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02.
实际运行中,并网逆变器常工作在电网电压、电网阻抗和逆变器滤波电感均不平衡的复杂工况下。文中研究了在此复杂不平衡工况下并网逆变器的阻抗模型及其和电网互联系统稳定性分析策略。在并网逆变器公共耦合点电压不平衡和逆变器滤波电感不平衡运行工况下,推导了电压不平衡分量及滤波电感不平衡和各谐波分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并网逆变器在正、负序坐标下的输出导纳模型,得出了导纳矩阵的解析表达式,并分析了正、负序及耦合导纳的特性。依据广义奈奎斯特判据和逆变器不平衡导纳表达式,给出并网逆变器在不平衡运行工况下也适用的阻抗稳定性运行判定方法。最后,对不平衡工况下所研究的系统稳定性判据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03.
随着光伏并网发电容量在电网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用户和电网对光伏并网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控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述了光伏并网系统的技术发展现状;给出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发展情况,并将其总结为隔离型与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单级式与双级式并网逆变器、两电平与多电平逆变器等3种类型;对并网逆变器与无功补偿装置的协调控制、并网逆变器间的虚拟同步机控制以及全局同步脉宽调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04.
针对风力发电系统经过并网逆变器与外部电网连接时,系统向电网输送的电能必须满足电网的电压和频率要求。在分析系统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对网侧逆变器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功电压调节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通过调节无功实现系统母线电压幅值稳定,也实现了系统有功无功解耦控制,且输出电流谐波含量少,使系统向电网输送稳定、恒频率的电能。经过仿真分析,在负载变化情况下系统可实现稳定控制及具有良好的电流鲁棒性,有效验证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对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5.
杨航  杨剑锋  王帅 《电测与仪表》2016,53(12):98-102
针对传统的电压型多电平逆变器直流电压利用率低的问题,在对载波相移SPWM调制技术进行数学分析的基础上,将三次谐波注入(Third Harmonic Injection,THI)的思想引入到载波相移技术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电平逆变器的载波相移THI-PWM调制技术,使得系统的波形系数从1.732上升到2,直流电压利用率提升15%左右。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三相五电平逆变器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06.
针对T型三电平逆变器在低电压穿越时存在的损耗分布不均,从而影响逆变器的可靠运行的问题,首先在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损耗模型和热传递模型基础上,分析并比较了三电平逆变器在正常运行与低电压穿越时损耗分布和热应力,提出了一种适应低电压穿越的调制策略,通过合理分配冗余矢量,转移中间管的损耗,从而避免中间管过温而导致失效;然后,针对低电压故障和电压恢复过程中的存在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压不均问题,改进了调制方式,通过在三电平逆变器低电压穿越的全过程,既实现了逆变器的损耗均匀分布,又减小中点电压的不平衡。最后,在250 k W的T型三电平光伏逆变器上进行了低电压穿越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07.
单极性倍频正弦脉宽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驱动波半周内的矩形脉冲数为偶数(倍数)。该驱动方法在输出电压波形对应基波电压峰值的部分有一个最小的关断脉冲,当系统高功率因数时,会产生很大的损耗。针对这一问题,考虑取消在输出电压波形对应基波电压峰值处的最小关断脉冲,使驱动波半周内的矩形脉冲数为奇数,形成单极性弱倍频SPWM控制的新方法。根据现有的SPWM控制方法,建立了逆变器仿真模型,分析了单极性弱倍频控制下逆变器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和开关器件的损耗。在理论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搭建了硬件平台,实验验证该方法相比单极性倍频SPWM在保持谐波总含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开关损耗。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新的控制方式下逆变器效率提升1.6%~2.0%。  相似文献   
908.
基于MOSFET管的电压型逆变器电流质量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基于MOSFET管的电压型逆变电路 ,从MOSFET管的特性和逆变电路两方面深入详细地探讨了它们对电压型逆变器电流质量的影响 ;同时深入分析了在带负载情况下 ,MOS FET管和逆变电路的耦合作用对电路的综合影响。并就此提出改进方案 ,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表明 ,改进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09.
This paper proposes a soft-switching CSI for a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which has an H-type switched-capacitor module composed of two semiconductor switches, two diodes and an L-C resonant circuit.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posed system was analyzed using a theoretical approach with equivalent circuits and verifi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s using a 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 and experimental work with a hardware prototype. The proposed system could be effectively applied to the power converter of a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interconnected with an a.c. power system.  相似文献   
910.
基于重复控制的SPWM逆变电源死区效应补偿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SPWM逆变器中,为防止同一桥臂的上下管直通现象,必须注入一定的死区时间,死区会导致逆变器的输出波形畸变,即死区效应.在分析了死区时间对单相SPWM逆变器输出波形特性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复控制的死区补偿控制策略,该控制方法可有效地改善输出电压的波形畸变,并在一台单相400Hz、5.5kW装置上进行了详细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该补偿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