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39篇 |
免费 | 252篇 |
国内免费 | 5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5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187篇 |
化学工业 | 92篇 |
金属工艺 | 6篇 |
机械仪表 | 3篇 |
建筑科学 | 450篇 |
矿业工程 | 39篇 |
能源动力 | 83篇 |
轻工业 | 73篇 |
水利工程 | 1848篇 |
石油天然气 | 41篇 |
无线电 | 2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9篇 |
冶金工业 | 4篇 |
原子能技术 | 8篇 |
自动化技术 | 1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篇 |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124篇 |
2021年 | 164篇 |
2020年 | 181篇 |
2019年 | 116篇 |
2018年 | 155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125篇 |
2015年 | 103篇 |
2014年 | 163篇 |
2013年 | 175篇 |
2012年 | 201篇 |
2011年 | 210篇 |
2010年 | 169篇 |
2009年 | 163篇 |
2008年 | 121篇 |
2007年 | 142篇 |
2006年 | 94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CNGI 青海湖系统支撑青海湖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协作。针对青海湖基础设施种类众多的特点,我们发展了 IPv6 相关关键技术,应用于基础网络环境建设、数据传输、设备管理与状态监控等多个层面,并充分考虑了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制定了相应安全策略。这些技术可以支持多种传感器构成的 IPv6 网络,并支持 IPv6 的相关应用软件研发,促进大规模、跨领域复杂科学问题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2.
根据博斯腾湖1956-2008年实测水位、入湖水量资料,分析了入湖水量与博斯腾湖水位变化关系,采用相关方法计算了博斯腾湖汛期设计入湖水量,并指出博斯腾湖水位的变化主要影响因素为汛期入湖水量,并不是短历时场次洪水,以此为计算基础,得出结论:博斯腾湖最大输水能力下,100年一遇洪水位为1048.6 m,50年一遇洪水位1 048.47 m,可为博斯腾湖水量调度、东、西泵站等输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3.
维系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环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也是实现人水和谐的前提条件。针对鄱阳湖水文特性和近期存在干旱等问题,并考虑到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对鄱阳湖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藉此探讨了鄱阳湖控制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原则,进而借鉴国内外经验,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提出了一个仿都江堰式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概念方案。该方案能够遵循河流湖泊自然规律,在不影响防洪和江湖联通性的前提下,适度调控鄱阳湖与长江之间的水力联系,尽量保持湖区水位变化平缓、延缓汛后湖水外泄,以避免湖区出现不利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极端洪涝和干旱;而且该方案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相协调,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能够促进该地区生态旅游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4.
随着对生产、生态、生活之间相互影响、和谐发展的了解,以及对传统村落重要性认知的不断加深,以牺牲环境、无视生活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的方式逐步被“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所替代。然而现阶段“三生”之间的磨合与拮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禁锢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传统村落具有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等特性,为相关研究带来巨大的挑战。基于此,论文尝试以“三生融合”为导向,构建基于“三生融合度”的传统村落分类模型,旨在为基于分类基础上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策略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并以环太湖流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进行分类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分类模型可将环太湖流域传统村落划分为成熟改善型、拮抗调整型及失衡重构型三类,能有效结合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三生”特征,针对性地总结凝练出保护发展的经验与策略,其分类过程与结果亦可为其他地区的传统村落定位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5.
为探究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对洪泽湖的泄洪能力以及周边滞洪区的影响,在对研究区河网概化及地形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河网一维、洪泽湖湖区与周边滞洪区二维耦合的水动力数值模型,并采用1991,2003,2006,2007四年实测历史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及验证。基于现状工况、规划工况以及不同洪水量级,设计了5个对比方案对研究区进行洪水演进数值模拟,对不同洪水量级进行横向对比,对不同工况进行纵向对比,并对不同方案进行淹没面积分析和洪水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启用可以有效降低洪泽湖水位,提高洪泽湖的防洪标准和周边滞洪区的启用标准,减少同等洪水量级下的受影响人口数和区域GDP,为洪泽湖的防洪安全建设以及周边蓄滞洪区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6.
云南滇池湖泊流域水土流失灾害遥感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遥感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多学科综合调查研究,对云南滇池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及程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初步查明了引起水土流失灾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止对策。 相似文献
147.
新庙泡叶绿素a浓度高光谱定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吉林省新庙泡的高光谱实测数据和水质采样分析数据,尝试通过单波段、波段比值、一阶微分和峰谷间距法建立叶绿素a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单波段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较差,不宜用于该区域的叶绿素a浓度估算;680 nm和700 nm波段反射率之比、700 nm处光谱一阶微分值和两波段峰谷间距反演模型都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83 4、0.792 7、0.796 9,验证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651 3、0.431 7、0.756 4,均方根误差分别为8.69μg·L-1、14.50μg·L-1、10.04μg·L-1,显著水平P<0.01。这3种方法皆可以用于新庙泡叶绿素a浓度的定量遥感,其中又以峰谷间距法为最优。 相似文献
148.
149.
基于MODIS数据的鄱阳湖总悬浮物浓度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利用遥感卫星影像资料对湖泊水质进行连续、大范围的监测,以鄱阳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体实测高光谱的特征分析,采用分期统计回归的方法建立总悬浮物(TSS)浓度反演模型,利用MODIS影像反演鄱阳湖TSS浓度的空间分布,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红光和近红外波段是反演水质参数TSS的敏感波段,在同一环境下分析,... 相似文献
150.
东太湖不同人为干扰程度区域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养殖等人为活动会影响水生植被群落结构、群落动态和生物多样性。为具体分析人为活动对水生植被群落的影响,2013~2014年,在东太湖人工干扰严重的网围养殖区和人工干扰较轻的非养殖区选取11个样点进行了8次实地采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东太湖现有双子叶植物16科21属23种,主要有3种植物群落类;在人为干扰严重的围栏养殖区域,植物多样性较轻度人为干扰的湖区有明显下降;但植物多样性在2010年退渔还湖后较2002~2008年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