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19篇
  免费   1850篇
  国内免费   996篇
电工技术   444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310篇
化学工业   315篇
金属工艺   945篇
机械仪表   2234篇
建筑科学   371篇
矿业工程   415篇
能源动力   259篇
轻工业   139篇
水利工程   355篇
石油天然气   206篇
武器工业   211篇
无线电   30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52篇
冶金工业   404篇
原子能技术   73篇
自动化技术   345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429篇
  2020年   439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527篇
  2016年   605篇
  2015年   760篇
  2014年   1052篇
  2013年   886篇
  2012年   1243篇
  2011年   1376篇
  2010年   1018篇
  2009年   1077篇
  2008年   1022篇
  2007年   1270篇
  2006年   1093篇
  2005年   861篇
  2004年   671篇
  2003年   618篇
  2002年   488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视觉测量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非接触式测量的优点,利用视觉位姿测量结果对空间展开机构进行定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际应用中需要将视觉测量数据转换到物空间坐标系从而对定位系统的控制量提供指导.针对相机外参数标定操作繁琐、需要额外设备、不利于在轨实现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利用运动样本空间构建坐标系转换关系的数据处理方法,根据取样空间内构建的补偿方程,可以将各自由度的视觉测量数据转换到控制器坐标系上,同时能够校正由于安装、配准等导致的系统误差,从而实现高精度的空间 目标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在1.7 m的测量距离下,所搭建单相机测量系统的位置与转角测量精度可达0.02 mm和0.003°,验证了所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2.
伴随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人机交互性能和体验感的要求提高,手势识别作为影响虚拟现实中交互操作的重要技术之一,其精确度急需提升[1].针对当前手势识别方法在一些动作类似的手势识别中表现欠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特征动态手势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体感控制器Leap Motion追踪动态手势获取数据,然后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增加对位移向量角度和拐点判定计数的提取,接着进行动态手势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训练,最后根据待测手势与模型的匹配率进行识别.从实验结果中得出,该多特征识别方法能够提升相似手势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53.
检定长度在200~700 mm范围内的S型热电偶时,由于参考端温度大都处于室温或者波动的温场之中,需要将参考端温度恒定在0℃或采取修正、补偿等措施进行修正。现采取检定中最常用的4种不同的冷端补偿方法检定同一支S型短型热电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到这4种不同的冷端补偿方法的优劣性及其准确度排序。结果表明,将参考端应用达到一等标准热电偶准确度水平的同极性热电偶丝延伸至参考端恒温器方法能获得较为理想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54.
《Ergonomics》2012,55(10):1373-1394
Measurements of vessel motion and consequent seasickness amongst passengers have been made on six ships, two hovercraft and a hydrofoil. Data are presented for 20 029 passengers surveyed on 114 voyages involving 370?hours of motion recordings. Vomiting incidence and illness rating were found to be linearly related to the root-mean-square magnitude of the vertical z-axis acceleration. Sicknes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uration of exposure and a measure of motion ‘dose’ is examined as a convenient way of combining the variables of stimulus magnitude and duration. High frequency motion in hovercraft at about 0·6?Hz was found to be less provoking of sickness than similar magnitudes at lower frequencies. Motion in axes other than the vertical correlated less highly with sickness, although there was some intercorrelation between axes. The results presented enable predictions to be made of seasickness occurrence in marine vessels and other forms of transport where low frequency vertical oscillations are encountered.  相似文献   
55.
《Ergonomics》2012,55(3):186-202
In previous studies on physical fatigue during simulated ship movements, the apparent exhaustion of subjects after experimentation suggested that the traditional index of physical workload, oxygen consumption expressed as the percentage of peak oxygen consumption ([Vdot]O2-peak) measured in a separate graded exercise test (GXT), underestimates workload in a moving environment. In these studies, the GXT was carried out in a stationary environment, as is standard practice. To explain the underestimation,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Vdot]O2-peak might have been less if the GXT had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mov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ree experimental tests of this hypothesis, performed with a ship motion simulator and aboard a ship at sea. In all three experiments, [Vdot]O2-peak was indeed significantly reduced when the GX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moving environment. Theoretical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are discussed and investigated, but a clear explanation is still lacking.  相似文献   
56.
李燕  刘忠保 《电力学报》2010,25(6):470-474
企业配电网直接服务企业生产,其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对企业意义重大,针对企业负荷构成的特殊情况,研究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负荷数学模型,应用切实可行的无功补偿措施改善了企业配电网无功分布情况,对提高企业电能质量以及经济效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陈维新 《湖北电力》2010,34(4):10-12
针对农网低压台区目前运行的综合配电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配电箱箱体防雨、散热的具体方案,同时提出了综合配电箱电器元件配置方案和农电配网无功补偿部分电器元件方案。  相似文献   
58.
徐健 《湖北电力》2010,34(4):38-39
文章分析了变压器微机差动保护原理,总结了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普遍采用的差动电流补偿方法,以Y0/Y0/△-11型三绕组变压器和四方CSC326变压器保护为例,详细地介绍了差动校验步骤。  相似文献   
59.
主要为解决三相系统的线间负载不平衡无功补偿问题,运用对称分量法,推导出基于可测线电流的正序无功和负序不平衡电流的三角形接法无功补偿公式。根据平衡化原理可知该补偿公式在不平衡度较大时需要投感性无功,这给工程应用带来困难。笔者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将无功和不平衡电流补偿公式作一定程度的修改,适当放宽不平衡电流的补偿条件,建立了只投电容器的实用投切控制算法。MATLAB仿真和应用都证实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0.
SVC位置和容量的灵敏度和概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可控并补装置位置和容量的合理选择,有助于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确定运行方式下节点电压对并联电纳的灵敏度指标,反映了有效并补位置,但非必要补偿位置。文中提出采用灵敏度和概率潮流算法,综合确定实际需要并补位置。根据随机故障后并联电纳的概率分布,确定固定和可控补偿容量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并补电纳的区间概率分布,可确定可控并补容量及其满足电压控制目标的概率;补偿容量不仅受电网故障方式,也与并补装置电压设定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