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0篇
  免费   452篇
  国内免费   482篇
电工技术   124篇
综合类   271篇
化学工业   2309篇
金属工艺   110篇
机械仪表   564篇
建筑科学   217篇
矿业工程   30篇
能源动力   92篇
轻工业   937篇
水利工程   27篇
石油天然气   94篇
武器工业   22篇
无线电   7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99篇
冶金工业   188篇
原子能技术   331篇
自动化技术   14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473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544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9篇
  197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9 毫秒
71.
本文以对氯苯酚(4-cP)、对硝基苯酚(4-NP)和罗丹明B(RhB)为模型有机物(以4-CP和4-NP为小分子模型有机物,以RhB为大分子模型有机物),分别研究了185nmUV对水中这3种模型有机物的降解规律、性能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85nmUV直接对水中4-CP、4-NP和RhB有很好的降解效果.研究内容包括:185nmUV降解模型有机物的浓度、TOC(Totalorganic carbon)浓度、185nmUV降解模型有机物过程中溶液pH及电导率变化、以及降解模型有机物过程中产生的无机离子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2.
以H2O-Br--Cl2/NH2Cl/ClO2为研究对象,考查UV作用下BrO3-产生的情况。结果表明:原水和去离子水背景下,Cl2/UVC联用可以氧化部分的Br-生成BrO3-;NH3可以有效的抑制BrO3-生成,并且NH2Cl/UVC作用时不生成BrO3-;ClO2/UV体系产生溴酸根能力明显弱于Cl2/UV;ClO2/UVC产生BrO3-的量高于ClO2/UVA。酸性条件同时促进BrO3-的产生和ClO2的分解,碱性条件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73.
紫外光自组织通信网络是把紫外光与自组织网络相结合的,能够利用自组织网络的多跳特性来克服紫外光距离有限性的通信网络。为了使紫外光自组织通信网络中各个节点能够对有限的信道资源进行充分与公平的利用,需要对网络协议栈中的第二层——媒介接入控制层上的传统算法进行优化。本文以媒质接入控制层(MAC,Media Access Control)传统上采用的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为基础,以提高公平性为目的,提出了依据退避计数器值的随机选取是否合理,继而采取相应的奖励惩罚机制的新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新算法提高了无线紫外光自组织通信网络中各节点接入信道的公平性,并在信道吞吐量和信道接入公平性之间达到了一个较好的折衷。  相似文献   
74.
采用UV、O3、UV/O3高级氧化法对水中六氯苯(HCB)的降解效果及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UV本身对HCB的去除贡献率不大,HCB可被O3、UV/O3快速降解,即UVO3UV/O3;UV、O3、UV/O3工艺条件下,提高HCB的初始浓度、不利于HCB的降解,后两种工艺条件下酸性条件下有利于降解反应的进行;无论是UV或O3单独作用还是UV/O3联合作用,HCB的降解满足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如果体系的pH值基本保持恒定,这种规律就更为明显.根据离子色谱(IC)、GC、GC-MS对六氯苯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测定,探讨了UV、O3、UV/O3降解六氯苯的途径和机理.  相似文献   
75.
紫外/臭氧复合杀灭水中细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一种高效灭菌方法,研究了UV/O3的复合灭菌性能,对紫外辐射、臭氧和羟基自由基等在体系中的各自作用进行探讨,同时考察pH值、温度等对灭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O3较单独紫外或臭氧灭菌时效果有所提高,在初始臭氧质量浓度为5.02mg·L-1,液面紫外辐射强度为6.5mW·cm-2,灭菌时间1.5~9.0s时,UV/O3对细菌总数灭菌率达3.6~6.4,单独紫外时为1.8~4.7,单独臭氧时仅为1.6~3.0.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是复合灭菌效果增加的主要原因.随紫外辐射强度和臭氧投加量的增加,复合灭菌作用得到提高.pH值在5.5~8.5变化时,UV/O3灭菌效果随原水pH值的增加略有提高.温度由10℃上升到27℃时,灭菌效果稍有下降.由此可见,UV/O3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水体灭菌技术。  相似文献   
76.
为建立一个更接近实际情况的紫外光非视线传输模型,用来处理复杂的大气条件和边界条件,建立了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紫外光非视线传输快速算法模型。分析了发射功率为1 W的单色紫外光信号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边界条件对信号强度空间分布的影响,以及系统发射仰角和接收仰角与探测信号强度的关系。与单次散射模型比较,该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边界处理能力。对合理涉及通信系统、提高通信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77.
利用诱变育种技术对用来固定CO2的微藻进行育种,获得耐受高CO2浓度、可高效固定CO2的斜生栅藻突变株WUST—04,其最适宜生长的CO2浓度由诱变前的5%提高到诱变后的15%。在5L的光生物反应器中初步研究了该微藻的固碳工艺。结果表明,在适宜的CO2浓度下,微藻的CO2固定效率提高了17.5%,最大CO2固定效率达1.846g/d·L。  相似文献   
78.
A highly moisture-proof polysilsesquioxane coating was obtained from a new bis-silylated precursor, which was synthesized from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APTES) and m-xylylene diisocyanate (m-XDI) in tetrahydrofuran (THF) and verified by 1H MAS NMR. For direct comparison purposes, an SiO2 coating was also prepared by the Stöber method using tetraethoxysilane (TEOS) as the reactant. Interestingly, the coating obtained from the polysilsesquioxane sol exhibited a much higher moisture resistance capability than its counterpart,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its more compact feature between nanoparticles as characterized by N2 absorption experiment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Furthermore, its high transparency of about 92% showed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in the protection of optical crystals.  相似文献   
79.
防紫外线织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由于大气污染、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空洞,紫外线辐射严重损坏人体皮肤、因此,开发防紫外线纺织品势在必行。文中介绍了纺织品防紫外线辐射的原理,阐述了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加工方法和特点,并探讨了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0.
The advantages of the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tungsten, vanadium, titanium, and molybdenum oxide catalyst supported on mesoporous silica are discussed, with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synthesis conditions on dispersion,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the resulting materials. A suite of complementary techniques such as DRS-UV/Vis, BET, 1H-NMR, XRD, and TEM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supported metal oxides, and probe reactions such as 2-butanol dehydration and ethanol partial oxidation we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the ALD-prepared catalysts. Specifically, highly dispersed oxides of titanium, molybdenum, and tungsten oxide on mesoporous silica were synthesized using the ALD method. It i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attainment of high dispersions of vanadium oxide on mesoporous silica requires the presence of at least a single layer of titanium oxide due to the well-known poor interaction between vanadia and silica. The highly dispersed catalysts prepared here by ALD methods exhibited superior catalytic performance relative to those prepared using conventional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