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21篇 |
免费 | 461篇 |
国内免费 | 30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46篇 |
综合类 | 397篇 |
化学工业 | 240篇 |
金属工艺 | 245篇 |
机械仪表 | 236篇 |
建筑科学 | 491篇 |
矿业工程 | 171篇 |
能源动力 | 186篇 |
轻工业 | 157篇 |
水利工程 | 201篇 |
石油天然气 | 165篇 |
武器工业 | 33篇 |
无线电 | 40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38篇 |
冶金工业 | 176篇 |
原子能技术 | 30篇 |
自动化技术 | 5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94篇 |
2021年 | 97篇 |
2020年 | 106篇 |
2019年 | 107篇 |
2018年 | 101篇 |
2017年 | 117篇 |
2016年 | 131篇 |
2015年 | 140篇 |
2014年 | 240篇 |
2013年 | 208篇 |
2012年 | 339篇 |
2011年 | 278篇 |
2010年 | 220篇 |
2009年 | 226篇 |
2008年 | 213篇 |
2007年 | 271篇 |
2006年 | 270篇 |
2005年 | 199篇 |
2004年 | 162篇 |
2003年 | 172篇 |
2002年 | 125篇 |
2001年 | 122篇 |
2000年 | 103篇 |
1999年 | 90篇 |
1998年 | 57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196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公路隧道偏压效应与衬砌裂缝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衬砌裂缝是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病害之一。结合三公菁隧道各项监控量测数据和隧道实际地质情况,对裂缝产生的各种原因及其发展变化从力学角度进行正、反演分析和归纳。讨论了隧道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并与实测及反演方法进行比较,同时提出了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实例分析了某断面二次衬砌内力状况,并进行强度校核以解释其裂缝成因。经综合分析及力学计算,存在较大偏压是隧道衬砌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综合处理隧道裂缝的具体措施,方案实施后,其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2.
43.
以我国首个大型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工程为背景,基于离散介质流固耦合理论,开展地下石油洞库水封性和稳定性评价。通过室内岩石三轴试验和结构面剪切–渗流耦合试验,获得岩石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结构面的剪切模量、水力开度等参数。根据施工巷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和水位变化情况,对围岩参数进行反分析,获得较为可靠的洞库围岩参数。综合上述成果,分析地下石油洞库的水封性和稳定性特征。研究发现,在水幕压力为50 kPa条件下,该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稳定水位位于主洞室上方约60 m,且大于洞内储存介质的压力,满足洞库水封条件;洞库各主洞室位移为9~30 mm,达到洞室稳定相关控制标准;分析8#和9#主洞室边墙附近的水平应力、竖向应力、法向应力和切向应力的变化,并将其划分为3个区域,即松动区、扰动区和未扰动区,其中洞室松动区范围约为6 m。研究为大型地下石油洞库水封性和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45.
指出现行无损检测规程把碳化深度作为一个参量用来克服某些混凝土回弹法测强的影响因素,通过某一回弹法测强课题研究中偶尔发现的混凝土表面层中性化现象,揭示了回弹法检测中假碳化现象对混凝土检测强度评判的误区. 相似文献
46.
47.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滑面指标反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面指标反算的算法很多,其中基于传递系数法的有代表性的算法就多达四种,这四种算法虽然都以传递系数法为基础,但其计算结果多数情况下却不一致,甚至相差较大。为了弄清计算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及四种算法的优劣,本文对这四种算法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工程试算比较,结果表明,在各滑段均无负值下滑力及极限平衡状态(稳定性系数为1.0)下,这些算法的结果是一致的。在其它情况下,末段法过于强调末滑段的作用,容易出现不合理的计算结果;显式法不能合理地考虑有负值下滑力的滑段;因此推力法或隐式法是较好的滑面指标反算算法。 相似文献
48.
49.
从数值求解过程、力学参数的非确定性、是否利用神经网络角度对岩土工程中反分析方法的类别及研究现状作了较全面的综述,并就目前反分析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0.
三维地应力场BP反分析的改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回归分析出发,对地应力场的神经网络反分析进行了改进:采用线弹性有限元计算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获得优化参数的大致范围;应用均匀设计来确定计算参数不同水平的组合,进行弹塑性有限元计算获得训练的样本;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来训练BP神经网络,以提高效率;使用及早停止和正规化方法来避免神经网络的过拟合问题;得到离散化的应力值后,用神经网络拟合出了以坐标为参量的全场应力函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