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1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270篇
电工技术   117篇
综合类   209篇
化学工业   194篇
金属工艺   341篇
机械仪表   88篇
建筑科学   292篇
矿业工程   42篇
能源动力   133篇
轻工业   38篇
水利工程   285篇
石油天然气   534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3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3篇
冶金工业   77篇
原子能技术   135篇
自动化技术   4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线程池技术能有效减少多线程环境中资源的消耗,可以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因此现在的服务器程序中大量应用该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系统的资源,消除系统因频繁创建、销毁线程而带来的系统开销。文章就利用线程池技术来解决并发服务器中客户端频繁对服务器端请求服务这一应用场景,分析了线程池的工作原理,并做了仿真测试,证明了线程池在应用中确实有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为了研究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的变化规律,根据沿程水头损失的基本定义,推求矩形明渠消力池水跃区沿程水头损失与床面阻力系数、水跃共轭水深比、跃前断面宽高比及跃前断面水深的理论关系,提出了矩形明渠水跃区沿程水头损失及其系数和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的理论公式,给出了沿程水头损失系数、局部水头损失系数和总水头损失系数的简单拟合公式。研究表明:沿程水头损失随着跃前断面水深和床面阻力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水跃共轭水深比和跃前断面宽高比的增大而减小;局部水头损失系数随着跃前断面弗劳德数的增大而增大;水跃区局部水头损失占比随着弗劳德数的增加而增加,弗劳德数为3时的局部水头损失占比达到90%,弗劳德数为6时的局部水头损失占比已达到95%以上。研究成果可进一步完善并丰富水跃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3.
本文对微机图象法在脉冲MAG焊接中的应用作了探讨,设计和采用了带有CCD摄象机的微机控制系统,对脉冲MAG焊接熔池进行了观察、监控和图象处理。其结果证明了采用微机图象法来实现实时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
谢胜  吴晨浩  吕永鹏 《净水技术》2021,40(3):118-121
工业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区域。通过梳理工业项目硬化面积高、径流污染程度高等特征,针对性提出其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建设标准和技术应用等实施建议。工业项目的海绵城市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应合理布局绿地并建设海绵设施,通过精细化的标高设计进行径流组织设计;对于降雨径流污染严重的三类工业项目,其海绵措施应以雨水调蓄池(应急事故池)为主,严禁设置具有渗透功能的源头控制设施。对于三类工业项目,海绵城市所提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目标与事故池的环保要求基本一致,建议相关部门在制定(修订)的应急事故池设计标准时,其中的径流污染控制体积可与对应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标准协同一致。  相似文献   
25.
The effect of the laser processing parameters on the composition uniformity and shapecoefficient of fusion zone with laser surface alloyed Cr plated on medium carbon low alloysteel has been studied.It was found that the composition uniformity depends on the shapecoefficient of fusion zone,and the later is a function of both power density and interactiontime.If the power density is fixed to a certain value,the shape coefficient is directly,propor-tional to the interaction time.A completely,uniform molten pool can be obtained,when theshape coefficient is between 1.6 and 3.0.  相似文献   
26.
激光合金化熔池成分均匀性与形状系数的关系SCIEI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激光工艺参数对镀Cr中碳低合金钢激光合金化熔池形状系数及成分均匀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熔池成分均匀性取决于其截面形状系数,后者是光束功率密度和交互作用时间的函数。在功率密度一定时,形状系数与交互作用时间成线性关系。当形状系数为1.6—3.0时,可以获得成分均匀的熔池。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TiAl合金叶片铸件液态熔池孤立区形成的判定方法及缩孔的预测模型,对缩孔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显示。研究表明,利用这种方法模拟缩孔缺陷可以提高铸件模拟缩孔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8.
摘 要:针对中型拱坝下游消能防冲形式的选择问题,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长护坦防护、水垫塘+二道坝和短护坦先冲后护三种布置形式下相应的水力学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长护坦方案时,水垫塘内水流流态较差,底板和护岸易失稳破坏;水垫塘+二道坝方案时,水流流态和各项水力学指标满足要求,但水垫塘和二道坝的造价较高;短护坦先冲后护方案时,冲坑位置及深度均在允许范围内,该方案的应用会受到拱坝下游地质条件的制约。依据短护坦先冲后护的试验成果,提出初步确定短护坦防护范围的方法。本工程下泄的单宽流量较小,根据试验成果及类似工程经验,并结合坝址地质和工程造价因素,推荐消能工布置方案为“短护坦先冲后护”方式。  相似文献   
29.
旅行商问题(TSP)是组合优化问题的典型代表,针对TSP的求解提出一种离散型细菌觅食(DBFO)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2-opt算法设计了一种适合处理离散型变量的趋化算子,将细菌觅食算法推广到了离散情形.同时,结合TSP的特点,在迁徙算子中引入基因库的思想来指导新个体的生成,提高了算法的搜索效率.通过对TSPLIB标准库中22个实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求解城市规模500以下的TSP,与混合蚁群算法和离散型萤火虫群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全局收敛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
Liquid propylene was polymerized in a 5‐L autoclave batch reactor using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TiCl4/MgCl2/Al(ethyl)3/DCPDMS Ziegler–Natta catalyst, with a phthalate ester as internal electron donor. The powders from these polymerization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laser diffraction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PSD) analys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bulk density measurements. These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as a function of the process conditions, including hydrogen and monomer concentration,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prepolymerization method. It was shown that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influences the powder morphology to a large extent. At low temperatures, high‐density particles were obtained, showing regular shaped particle surfaces and low porosities.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the morphology gradually was transferred into a more open structure, with irregular surfaces and poor replication of the shape of the catalyst particle. When using a prepolymerization step at a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 the morphology obtained was determined by this prepolymerization step and was independent from conditions in main polymerization. The morphology obtained was the same as that observed after a full polymerization at temperature. Even when using a short polymerization at an increasing temperature, the morphology w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initial conditions. The effect of variation in hydrogen concentration supported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nitial polymerization rate determines the powder morphology. In the absence of hydrogen, high bulk densities, and regularly shaped particles were obtained, even at high temperatures. With increasing hydrogen concentration, the reaction rates increased rapidly, and with that changed the morphology. © 2002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87: 1421–1435, 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