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18篇
  免费   2609篇
  国内免费   1873篇
电工技术   589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2894篇
化学工业   1185篇
金属工艺   1837篇
机械仪表   1776篇
建筑科学   6384篇
矿业工程   641篇
能源动力   498篇
轻工业   312篇
水利工程   497篇
石油天然气   533篇
武器工业   200篇
无线电   50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95篇
冶金工业   706篇
原子能技术   1171篇
自动化技术   2104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531篇
  2021年   620篇
  2020年   733篇
  2019年   686篇
  2018年   627篇
  2017年   803篇
  2016年   826篇
  2015年   892篇
  2014年   1441篇
  2013年   1604篇
  2012年   1792篇
  2011年   2094篇
  2010年   1562篇
  2009年   1748篇
  2008年   1631篇
  2007年   1870篇
  2006年   1639篇
  2005年   1378篇
  2004年   1129篇
  2003年   1020篇
  2002年   904篇
  2001年   800篇
  2000年   685篇
  1999年   592篇
  1998年   516篇
  1997年   447篇
  1996年   376篇
  1995年   301篇
  1994年   278篇
  1993年   206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5 毫秒
991.
电子束定点焊接304不锈钢熔池流动行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电子束焊接过程的传热与受力物理过程分析,建立相应模型,对电子束定点焊接304不锈钢的温度场与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电子束焊接熔池流动行为及焊缝成形规律.结果表明,电子束加热阶段,熔池上表面温度梯度达到106 K/m,熔池表面峰值温度高,在沸点温度附近波动,强烈的金属蒸汽反作用力成为熔池流动的主要作用力,促使熔池中心下凹并不断波动,熔池冷却凝固阶段,金属蒸汽反作用力下降,熔池金属表面张力梯度引起的Marangoni对流成为熔池金属流动主要驱动力,促使焊缝表面熔宽增大,熔池凝固后焊缝上表面宽度为1.9 mm,中心处宽度为1.6 mm,下表面宽度为1.8 mm.  相似文献   
992.
罗怡  谢小健  韩静韬  朱亮  万瑞  王子琪 《焊接学报》2016,37(10):109-112
针对不锈钢采用添加TiO2活性剂进行活性脉冲激光焊接研究,通过实时检测焊接过程的结构负载声发射信号,研究了激光焊接过程等离子体信息的表征方法及其活性焊接机理.结果表明,添加TiO2活性剂增强了材料对激光能量的吸收,增强了等离子体的能量及其对材料的传热,从而影响焊接过程传热效应,这是添加TiO2活性剂的脉冲激光焊接熔深增加的主要机理.利用实时检测焊接过程中的等离子体声发射信号可以对活性脉冲激光焊接过程的等离子体变化行为进行检测和评估.由焊接过程中采集得到的等离子体声发射信号统计而来的振铃计数特征值,以及计算而来的RMS波形和相应信号的功率谱分布,均反映了活性剂的添加增强了激光焊接过程等离子在时频域上的活动.  相似文献   
993.
采用“调Si、降Nb、加Ti”的合金设计理念,结合优化的控轧控冷工艺,开发出一种新型汽车大梁用610 MPa级Ti-Nb-Si系低碳微合金钢。结果表明,当Si、Nb和Ti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4%、0.03%和0.06%时,试验钢在热轧后水冷(15~20℃/s)至卷取温度时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且在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高密度的纳米析出相,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屈服强度为539 MPa,抗拉强度为633 MPa,伸长率为20.5%,扩孔率为66.4%,各项力学性能和扩孔性能均满足汽车大梁用610L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改善M2高速钢表面组织,提高其耐磨性和红硬性。方法 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进行M2高速钢表面辐照改性处理,工作参数包括加速电压25 kV,脉冲宽度2.5μs,能量密度4 J/cm2,脉冲次数3、8和15次。采用MEF-4型光学显微镜和Zygo 9000型3D表面光学轮廓仪观察辐照前后样品表面形貌。采用XRD-6000型X射线衍射仪分析改性层组成。采用DMH-2LS型努氏显微硬度计测量样品表面和截面硬度。采用CFT-I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量表面耐磨性能。在600℃下保温1 h后空冷,测量样品表面硬度变化用以比较红硬性。结果 HCPEB改性M2高速钢样品表面重熔并出现熔坑,随脉冲次数增加,熔坑数量减少且尺寸增加,表面粗糙度下降,15次脉冲处理样品表面形成大量孪晶,熔坑内部出现熔孔和微裂纹。重熔层组织细化致密,碳化物类型改变,碳化物颗粒尺寸减小,残余奥氏体数量增加。相对于未改性样品,15次脉冲处理样品表面硬度提高53.5%,磨损体积减小16.5%,红硬性提高19.2%。结论 HCPEB可有效改善M2高速钢表面组织,使表面显微硬度、耐磨性和红硬性指标均有明显...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采用理论方法求解多条微裂纹对偏折主裂纹的影响,重点分析偏折主裂纹尖端的力学行为及微裂纹对主裂纹扩展角度和闭合区域的影响等问题,为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叠加原理将主问题分解成2个子问题,通过材料力学方法求解子问题一;基于分布位错方法求解子问题二。进一步建立关于位错密度的奇异积分方程,利用Gauss-Chebyshev数值求积分法解决位错密度方程的奇异性问题,并通过计算机编写程序,最终得到相关力学参量的数值解。结果 得到了偏折主裂纹附近的应力场以及微裂纹长度、微裂纹个数对偏折主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等相关力学参量。分析了主裂纹不同偏折角度时的闭合区域,以及微裂纹的方位角、微裂纹个数等对偏折主裂纹扩展角度的影响。结论 裂纹面对拉应力有屏蔽作用,导致拉应力在裂纹面附近应力松弛,而裂纹尖端对拉应力有放大作用,随着应力增加将导致裂纹的扩展。一条微裂纹位于主裂纹尖端约–30°<θ<50°时,将使主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增加,促进主裂纹的扩展,而微裂纹位于50°<θ<90°或–90°<θ<–30°时,将使主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减小,抑制主裂纹的扩展。主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随微裂纹长度的增加而变大,随微裂纹与主裂纹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996.
针对H型钢梁人工焊接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且对其自动化生产的研究较少的情况,通过分析其焊接过程,设计一种由两台焊接机器人和一台搬运机器人组成的自动化焊接工作站。利用SolidWorks设计了扩大机器人工作范围的第七轴和保证机器人运行轨迹与焊缝不发生偏离的焊缝自动跟踪系统,在数字化仿真软件Visual Components中搭建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布局,采用遗传算法规划最优焊接路径,利用仿真软件完成了编程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工作站布局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对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制备的热障涂层进行表面改性,分别对原始涂层和电子束改性涂层进行1250℃的钙镁铝硅酸盐(CMAS)腐蚀试验,采用XRD、SEM和EDS表征腐蚀前后原始涂层和电子束改性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变化,对比分析原始涂层和改性涂层的CMAS腐蚀行为及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改性涂层表面粗糙度降低了60.9%,且生成了具有柱状晶的致密重熔层,涂层表面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及相稳定性,改性涂层经CMAS腐蚀8 h后结构依然完整且表面无m-ZrO2相生成,涂层并未发生脱落失效,具有较好的抗CMAS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998.
文章采用了XRD、SEM、EBSD等显微表征技术分析了焊态及焊后热处理态下焊接接头各区域的微观组织特征,并研究了焊接接头的断裂韧性和疲劳裂纹扩展性能。结果表明,焊缝区以再结晶组织为主,热力影响区等轴状初生αp相转变为棒状结构,热影响区组织与母材基本相同,热力影响区与热影响区的原始β晶粒内部分区域形成了取向差角度约为60°的针状马氏体α′相,热处理促进了残余亚稳态β相分解,在片状αs相间形成了大量断续分布组织。焊缝区α晶粒内大量的平行或交叉分布的片状α相和复杂的相界面结构可有效阻碍裂纹的扩展并改变裂纹的扩展路径,提高焊接接头的断裂韧性及抗疲劳裂纹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999.
Effect of different size of planer joint enlargement as a noninvasive and practical strategy for seismic retrofit of gravity load designed external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column connections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e joint region was enlarged using steel angles that are mounted using prestressed cross‐ties. Reverse cyclic load tests on five half‐scale control and retrofitted external RC beam‐column connections were conducted. Three different size of planer joint enlargement being 180, 140, and 90 mm were considered for retrofitted specimen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trofitted specimens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avity load designed beam‐column connections, in terms of load–displacement hysteresis curve, energy dissipation and ductility capacities, and global strength and stiffness degradation behavio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increasing the size of planer joint enlargement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seismic capacity of the retrofitted connections, in terms of strength, stiffness, energy dissipation, and ductility capacity and also planer joint enlargement can relocate beam plastic hinges to outside the joint panel.  相似文献   
1000.
An equivalent discrete model is developed for time domain dynamic analysis of uniform high‐rise shear wall‐frame buildings with fixed base and carrying any number of tuned mass dampers (TMDs). The equivalent model consists of a flexural cantilever beam and a shear cantilever beam connected in parallel by a finite number of axially rigid members that allow the consideration of intermediate modes of lateral deformation. The proposed model was validated by a building whose lateral resisting system consists of a combination of shear walls and braced frame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MDs to reduce the peak displacements, interstory drift ratio, and accelerations when the building is subjected to a seismic load. The root mean square accelerations due to along‐wind loads also decrease if TMDs are attached to the buil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