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0篇
  免费   366篇
  国内免费   264篇
电工技术   15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24篇
化学工业   35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82篇
建筑科学   25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29篇
武器工业   21篇
无线电   129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1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8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第k条最大可用带宽路径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了无环路的第k条最大可用带宽路径算法.由于具有凹性的带宽和具有加性的代价存在本质区别,第k条最大可用带宽路径算法不能通过简单修改第k条最短路径算法得到.该文结合两个新定义的路径操作和修改的二重扫除算法完成第k条最大可用带宽路径算法,并证明其正确性、无环性和具有多项式复杂性,最后给出实例并讨论算法实际应用.该文解决了基于带宽度量的路由算法中一类很基本的问题;因算法采用能反映网络实时特性的可用带宽作为路由度量,能直接保证网络带宽资源的最优利用.  相似文献   
102.
缓解计算机IO子系统瓶颈的有效手段是采用磁盘阵列,配置时,SUS(Stripe Unit Size)的选择对盘阵性能的影响非常关键,而以往对异构盘阵的SUS的选择研究较少,该文推导出了确定异构盘阵最优SUS的方程,具体工作如下:首先,该文采用close队列网络模型来描述异构盘阵负载;然后,从该模型推导出系统数据传输率解析表达式,根据该表达式和异构盘阵中设备的特性,可求出使传输率最大的SUS,最后,研究中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试验,模拟试验表明在并发的进程数大于10时,所推导的结论与模拟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03.
论文对TCP连接初始阶段的拥塞控制模型加以改进,以避免初始阶段大量丢包现象的发生。在改进模型中,发送方根据最初收到的ACK动态估计网络可用带宽,并以此计算初始的慢启动阈值ssthresh,并将拥塞发生后的ssthresh调整为网络数据包总长度的3/4。该模型包含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四个阶段。最后,测试结果表明了改进的模型获得了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4.
分析分多媒体监控特点,认为多媒体流的QoS保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提出了支持自适应QoS保证的嵌入式IP网络多媒体监控系统模型。QoS保证方案包括系统资源监测,网络带宽的预估计,借助PID算法实现多媒体自适应流的自调节,以及音频优先保证。实验表明,该模型结构简单,制定的QoS控制策略能够实时地对视音频参数进行动态调整,资源利用率高,图像传输流畅。  相似文献   
105.
基于测量的连接接纳控制(Measurement—based 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MBCAC)通过实时的业务流测量从而对新连接请求做出接受与否的决定.MBCAC无须事先了解业务流的流量模型并能根据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动态适应网络灸栽的变化,所以近来受到了重视.分析了与接纳控制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MBcAC分类方法,并通过实验比较了几种MBCAC方案的实现复杂性、可扩展性和带宽利用率等.同时,实验结果也显示出了通过测量汇集流的信息计算有效带宽的方法可以在保证服务质量(QoS)的前提下得到较高的网络资源(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6.
惯量和刚度对电动负载模拟器频宽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给出了一种电动负载模拟器的系统结构,分析了系统惯量和轴系刚度与系统加载频宽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电动负载模拟系统,在选择负载惯量和轴系刚度时,既要考虑使转矩伺服系统有较高的频响,又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多余力矩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7.
目前,无线个人域网(WPAN)的发展已经吸引了人们的特别关注,其中的蓝牙技术就是一种新兴的WPAN技术。蓝牙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它的带宽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合理利用蓝牙网络的带宽以及有效地分配带宽资源就成为了目前蓝牙网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在介绍蓝牙网络、比较蓝牙网络与IEEE802.11无线局域网(WLAN)的基础上,对蓝牙网络的容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分析了其网络模型,给出了链路的容量条件。此外,还分析了无线网络在资源分配时所使用的流量模型。这两个模型的相同之处就在于都可以通过凸形优化问题来解决容量的分配。  相似文献   
108.
窄带滤光片设计中的一些参数,会对其性能产生影响。为了揭示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在光学薄膜设计软件Essential Macleod中进行了模拟实验。主要针对窄带膜系中的高低折射率之差,干涉级次,反射层层数和腔数对其通带半宽度、矩形度和陡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它们的影响规律。对于进行窄带滤光片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9.
The granularity of the flexible bandwidth optical network is the spectral slots,which i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wavelength switch optical network.For the dynamic clients’ connections setup and tear down processes,it will give rise to fragmentation of spectral resources.It is the decline in the probability of finding sufficient contiguous spectrum for new connections that result in the fragmentation of spectral resource.To be more specific,these spectra may be unavailable and waste.In this case,the severe waste of the spectrum will lead to low efficiency in spectral utilization and will not adapt to large capacity requirements of transmission in the future.Because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PCE) framework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ntral disposal and deployment of the spectrum resource,we construct the spectral resource allocation scenario based on PCE framework in the flexible bandwidth optical network to use spectrum resource effectively.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 fragmentation,we put forward a spectrum resource defragmentation algorithm to consolidate the available spectrum for clients’ connections.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algorithm is able to reduce fragmentation of network,improve the continuity of spectral resource,reduce the blocking rate of services in the network and improve the spectral efficiency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10.
A platform of high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is crucial for power amplifier (PA) designers to a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 prototype, and for the digital predistorter engineers to validate their models and algorithms. Digit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building a test bed of high performance for PA characterization and predistortion (PD)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We also proposed a novel technique to characterize the frequency responses of the vector signal generator and vector signal analyzer independently without using any other instrument. The techniques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are quite useful, especially for narrowband vector transmitters and receivers, to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These techniques were experimentally evaluated, both for characterization and PD of a class‐F PA. Test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such techniques can successfully build a test bed of high accuracy and wide bandwidth. ©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Int J RF and Microwave CAE, 2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