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93篇
  免费   1903篇
  国内免费   979篇
电工技术   73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402篇
化学工业   2664篇
金属工艺   858篇
机械仪表   1444篇
建筑科学   2211篇
矿业工程   834篇
能源动力   614篇
轻工业   1177篇
水利工程   832篇
石油天然气   1486篇
武器工业   301篇
无线电   118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88篇
冶金工业   671篇
原子能技术   376篇
自动化技术   1693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220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368篇
  2021年   482篇
  2020年   545篇
  2019年   483篇
  2018年   441篇
  2017年   655篇
  2016年   734篇
  2015年   808篇
  2014年   1175篇
  2013年   1025篇
  2012年   1442篇
  2011年   1547篇
  2010年   1187篇
  2009年   1208篇
  2008年   1016篇
  2007年   1299篇
  2006年   1192篇
  2005年   937篇
  2004年   790篇
  2003年   681篇
  2002年   498篇
  2001年   448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研究以板栗加工的废弃物板栗壳为原材料,以期得到板栗壳中鞣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通过分析比较筛选出了板栗壳鞣质提取最佳溶剂为乙醇,较优提取方法为回流法,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三个单因素实验和以此为依据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回流法提取板栗壳鞣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5%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2 h,料液比为1∶10.5(g∶m L),在该条件下,板栗壳鞣质的提取量为14.617 mg/g;DPPH实验结果表明板栗壳鞣质粗提物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可以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予以开发。   相似文献   
12.
Dioecious species differ in the pattern and intensity of male and female reproductive investments. We aimed to determine whether female shoots deprived of generative buds show biochemical features, indicating their less-pronounced reproductive effort. For this purpose, the same branches of mature Taxus baccata females were deprived of generative organs.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years of the experiment, measurements were made in every season from the control and bud-removed shoots of females and control males. Bud removal caused an increase in nitrogen concentration almost to the level detected in the needles of male specimens, but only in current-year needles. Moreover,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control female shoots were present in the C:N ratio and increment biomass, but they disappeared when bud removal was applied to females. Additionally, between-sex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for content of phenolic compounds, carbon and starch, and SLA, independent of the female shoot reproductive effort.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nitrogen uptake in seeds and arils may explain the lower nitrogen level and consequently the lower growth rate of females compared to males. At the same time, reproduction did not disturb carbon level in adjacent tissues, and two hypotheses explaining this phenomenon have been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羟乙基纤维素(HEC)、硫脲(N)、聚乙二醇(P6000)和N,N-二甲基二硫代甲酰胺丙烷磺酸钠(DPS)这四种添加剂对6μm电解铜箔性能的影响。最佳的添加剂配方为:HEC 1.0 mg/L,P6000 2.0 mg/L,N 0.05 mg/L,DPS 2.0 mg/L。  相似文献   
14.
郑虹 《食品工业科技》2014,(08):210-213
对黑曲霉产木聚糖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实验设计,对黑曲霉发酵稻谷壳产木聚糖酶的最佳碳源及其添加量、培养时间、水的添加量进行优化,建立了木聚糖酶产量随蔗糖添加量、培养时间和水的添加量变化的多项二次回归方程,并得到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是:培养时间为78h,水的添加量为57%,蔗糖添加量为1.3g时,木聚糖酶的酶活力可达221.5U/g,比优化前提高了1.76倍,预测模型可靠,可利用该模型对黑曲霉产木聚糖酶的最优发酵条件进行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15.
利用闪式提取法提取落叶松树皮中的原花青素。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实验对结果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提取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优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为4min,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原花青素得率达11.42%。该方法操作简单、速度快、得率高,适用于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16.
松脂液制备氢化松香较优工艺条件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洁 《广东化工》2009,36(6):70-71,256
以松脂为原料,Raney-Ni为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催化加氢制备氢化松香,以产品中二氢枞酸及四氢枞酸含量的总和为指标,设计了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到了反应的较优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占松脂液的6%、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100min、反应压力为9MPa。  相似文献   
17.
马雄华 《广东化工》2009,36(3):90-92
为培养地方发展需要的人才,对材料合成与加工实验进行了改革,并对相关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元素迁移的模拟模型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童纯菡 《核技术》2001,24(6):449-455
从野外不同地质体上,观察到地壳中元素是以纳米微粒状态被上升气流迁移的。为了进一步研究,设计了模拟以上升气流通过矿层、矿层加盖及围岩的模型层。实验结果显示,在模型中上升气流迁移的粒子仍是纳米微粒,并且采样片上含量也是随时间积累而增加。当有水层和玻璃盖层时,部分元素仍能穿透盖层,部分元素迁移受阻挠。纯扩散实验说明纯扩散迁移也存在,不过迁移量很小。列出模型实验中用扫描探针显微术观察到的纳米微粒照片。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集束氧枪对熔池的冲击搅拌效果, 重点分析了在两种环境下, 不同环流布置模式对超音速氧气射流流场与冲击能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对比在高温喷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 分析射流轴向速度与射流总温流动状态, 研究不同环流布置模式下集束射流冲击特性.通过分析不同数量网格的可靠性, 选取合适的数值模拟模型, 并采用涡耗散概念模型和多步燃烧反应机理计算超音速状态下氧气与甲烷的混合与燃烧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高温喷射试验数据吻合程度较好.环流布置对拉瓦尔管出口流速无明显影响, 主氧射流核心段随环流孔径与主氧射流间距的增大, 有先提高后下降的趋势, 且不同环流布置模式对主氧核心段均有延长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实验教学的经验,研究了金属切削过程中采集试样标本的“快速落刀”装置和制备试样样本的镶嵌机,并进行了切削变形规律观察和测量,取得了一定的实验效果,设计的两种装置,被用于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和研究生的课题实验中,由于它制造容易,成本价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集和制备试样稳靠,作为本科生课堂的实验装置和研究生的课题试验装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