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8篇
  免费   525篇
  国内免费   394篇
电工技术   335篇
综合类   314篇
化学工业   793篇
金属工艺   135篇
机械仪表   100篇
建筑科学   427篇
矿业工程   528篇
能源动力   183篇
轻工业   197篇
水利工程   75篇
石油天然气   183篇
武器工业   664篇
无线电   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806篇
冶金工业   141篇
原子能技术   99篇
自动化技术   18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电网因其在电能传输方面的关键性作用,在我国民生项目建设领域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电网杆塔上的绝缘子一旦发生自爆(也称“缺陷”),绝缘子会自动剥落,输电线路就会产生安全隐患,严重时会降低输电线路的运行寿命,甚至会引发供电中断,发生大范围的停电事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目前,主流的巡检方法为人工巡检,该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也存在一定主观出错率,已不适用于目前电路巡检的实际情况。本设计采用YOLO V5网络模型,对无人机航拍影像中绝缘子串及绝缘子自爆进行自动识别。首先通过平移、翻转、裁剪等,对航拍绝缘子影像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广,并对增广后的数据集在LabelImg中进行标注,然后利用YOLO V5网络模型对绝缘子串及绝缘子自爆进行识别,最后采用PyQt5框架在PyCharm中设计了绝缘子自爆识别的系统界面,对模型进行调用,实现了绝缘子串及绝缘子自爆识别。本设计采用从网络上下载、国家电网提供、数据增广所得到的500张无人机航拍影像作为数据集,对所得数据集进行人工标注,再使用YOLO V5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YOLO V5网络模型对绝缘子串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最高识别精度为90.2%,对绝缘子自爆的最高检测精度为80.8%。这说明了YOLO V5网络模型在绝缘子串识别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但是由于训练集中绝缘子自爆的样本影像数量有限,所以该网络模型对绝缘子的自爆识别存在一定局限性,本实验能够部分代替人力实现电网绝缘子智能巡检,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62.
This study deals with the synthesis of the Ti2AlC phase using the Electro-Thermal Explosion under Pressure with Confinement (ETEPC) technique. The effects of the ETEPC technique and the milling process parameters on the TiCx phase content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Ti2AlC phase were investigated. The latter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morphology of the powder mixture and aluminum melted amount.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above parameters allowe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desired reaction,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Ti2AlC phase with a purity of about 97?wt%. The results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the ETEPC process enables one to control both time and material synthesis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63.
One of the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phenomenon of explosion underwater and its impact on the structures is to use the conical shock tube. These tubes produce a lot of pressure using a tiny explosive charge. In this essay, the geometry of the established/manufactured explosive shock tube is demonstrated first and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operating the tube is presented. Then, the explosion of a given amount of explosive charge in the conical shock tube is studied by benefiting the LS‐DYNA cod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done by Lagrange‐Oiler selected multi‐materials solutions. To ensure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selected method in the software, the results of the stimulated model is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outcomes accordingly, after accrediting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 the stimulating and scrutinizing the effects of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n the function of explosive shock tubes is proceeded. In this research, the effect of the cone head angel on the produced pressure inside the shock tube is analyzed first. Then, the function of shock tubes with different lengths is checked. Moreover, after changing the scale of the explosive charge and studying the outcome, stating the reasons for changes in each parameter and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xplosive proportion and the water volume inside the shock tube, an equation for the equivalent mass for all sock tubes with different angels is exhibited and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relation is revised. Finally, by examining the pressure and impulses changes in different intervals, an equation is presented to anticipate the pressure and impulses in different shock tubes.  相似文献   
64.
临界直径是确定炸药合理装药直径、预防炸药拒爆和不完全爆轰的重要指标,对炸药性能提高和高效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设计了一种连续压导探针和楔形装药装置,在对炸药爆速进行测试的同时,利用炸药在临界直径不完全爆轰的特征,通过寻找爆轰波传播的拐点确定炸药临界直径。试验结果表明:装药密度为0.9g/cm3的铵油炸药爆速为3 261 m/s,临界直径为12.5 mm。提供了一种可同时测得炸药爆速和临界直径的方法,该方法简单,试验费用低,对炸药参数测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为了测定三氨基三硝基苯(TATB)基含铝炸药在不同气氛中的爆热,使用绝热式量热弹对其压装药在真空、0.1 MPa氮气、0.1 MPa空气、0.1 MPa氧气和1.5 MPa氧气条件下的爆热进行了测量,研究了其能量释放规律,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对固相产物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ATB基含铝炸药在真空、0.1 MPa氮气、0.1 MPa空气、0.1 MPa氧气和1.5 MPa氧气条件下的爆热依次增加;环境中压力的增加会导致爆热值增大,在0.1MPa氮气中,TATB基含铝炸药的爆热值比真空中增加了15.7%。环境中氧气量的增加也使爆热值增大:0.1 MPa空气中的爆热值比0.1 MPa氮气中增加了7.8%,0.1 MPa氧气中的爆热值比0.1 MPa氮气中高出49.7%,1.5MPa氧气中的爆热值比0.1 MPa氮气中高出146.1%。在富氧气氛下测试TATB基含铝炸药的爆热时,所测爆热接近于炸药的燃烧热,且爆炸产物的XRD结果也表明Al粉已基本氧化完全。同时,在0.1 MPa氮气气氛下没有检测到氮化物Al N的存在。该方法可对不同气氛下含铝炸药的爆热进行测量,并对爆炸产物中Al的存在形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6.
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硬脂酸粉尘火焰在上端开口的圆柱形垂直燃烧管道的传播过程。试验利用高速摄影系统和红外热成像仪记录了火焰的传播过程和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温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采用Fluent软件计算得到的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模拟结果揭示了硬脂酸粉尘爆炸过程中气流速度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时刻,气流速度高于粉尘火焰传播速度,是造成粉尘二次扬尘,进而产生持续爆炸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7.
苗朝阳  李秀地  杨森  耿振刚 《爆破》2016,33(1):131-136
为研究坑道内爆炸冲击波相似律问题,进行了不同药量坑道堵口爆炸实验,并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原型坑道与模型坑道爆炸冲击波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自由大气中不同,同一坑道内不同药量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不符合爆炸相似律;若原型坑道与模型坑道几何相似,装药量之比为几何相似比的三次方,则原型坑道与模型坑道内爆炸冲击波符合爆炸相似律;坑道内爆炸冲击波数值模拟时,若原型坑道与模型坑道网格尺寸符合相应的几何相似比,则冲击波计算结果满足相似律,当坑道截面网格密度为1675~2977时可以达到计算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8.
郭晶  王庆 《爆破》2017,34(3)
为了探明煤粉在密闭空间中的爆炸特性参数,利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研究了不同点火能量对煤粉爆炸行为的影响,对比CaCO_3和Al(OH)_3两种惰性介质的抑爆效果及惰性介质的抑爆效力随点火能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重点探讨。结果表明:随着点火能量的增加,爆炸压力随着煤粉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同一浓度下,粉尘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升压速率呈线性上升,在高浓度下,粉尘爆炸压力受点火能量的影响更显著;添加CaCO_3和Al(OH)_3能够降低煤粉的爆炸压力,相对于CaCO_3的物理抑爆而言,Al(OH)_3的物理-化学抑爆效果更佳;惰性介质抑爆效力随点火能量增加而下降,建议采用5~10 k J点火能量考察惰性介质对煤粉爆炸的抑制效力。  相似文献   
69.
徐维铮  吴卫国 《爆破》2017,34(4):40-45
封闭空间爆炸载荷主要包含瞬态冲击波和持续时间较长的准静态超压。为了研究封闭空间爆炸载荷特性,基于FORTRAN平台,采用三阶WENO有限差分格式编写了爆炸波高精度三维数值计算程序。应用Sod激波管、双爆轰波碰撞等经典算例验证了所开发数值程序的可靠性。在封闭空间内炸药爆炸波数值计算的基础上,基于冲量等效原则提出封闭空间内爆炸载荷简化模型,理论推导给出准静态超压峰值计算公式并通过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该公式的可靠性。开发的高精度爆炸波三维数值计算程序及提出的简化载荷模型可用于封闭空间内爆炸载荷的快速计算,为工程抗爆结构设计提供载荷输入。  相似文献   
70.
为了研究不同烤燃条件下复合推进剂(PBT/HMX/Al/AP/BU)的响应特性,采用DSC研究了复合推进剂及单组分的热分解特性。复合推进剂的初始分解温度为187.27℃,单组分中BU初始分解温度最低,为192.95℃,表明复合推进剂的热分解过程是从BU开始;分别测量了在快/慢烤试验中,复合推进剂内部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快烤试验中,样品内部温度分布极不均匀。点火90 s后,样品发生反应,此时样品中心的温度为85℃,钢管端盖破裂,样品发生燃烧反应。2)慢烤试验中,样品内部温度分布均匀,几乎无温度差,样品发生反应时,样品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均为133℃,试验后样品钢管完全破碎,样品发生了爆轰。由此可见,慢烤试验中,由于样品内部温度分布均匀,发生反应时,大部分样品都处于临界反应温度,一旦激发,破坏效应比快烤试验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