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44篇
  免费   8973篇
  国内免费   4995篇
电工技术   448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820篇
化学工业   10651篇
金属工艺   9524篇
机械仪表   4553篇
建筑科学   1295篇
矿业工程   947篇
能源动力   1776篇
轻工业   2598篇
水利工程   433篇
石油天然气   1872篇
武器工业   860篇
无线电   2077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868篇
冶金工业   2966篇
原子能技术   841篇
自动化技术   3255篇
  2024年   299篇
  2023年   1299篇
  2022年   1791篇
  2021年   2311篇
  2020年   2366篇
  2019年   2186篇
  2018年   2007篇
  2017年   2507篇
  2016年   2534篇
  2015年   2637篇
  2014年   3600篇
  2013年   3839篇
  2012年   4533篇
  2011年   4386篇
  2010年   3223篇
  2009年   3523篇
  2008年   3631篇
  2007年   4385篇
  2006年   4116篇
  2005年   3451篇
  2004年   3054篇
  2003年   2831篇
  2002年   2456篇
  2001年   2259篇
  2000年   1962篇
  1999年   1631篇
  1998年   1393篇
  1997年   1296篇
  1996年   1093篇
  1995年   978篇
  1994年   898篇
  1993年   682篇
  1992年   608篇
  1991年   489篇
  1990年   389篇
  1989年   280篇
  1988年   162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75年   8篇
  1959年   6篇
  195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01.
用染料激光放大器的横向稳态泵浦理论,对不同的入射光能量选择不同的增益计算方法,研究了双级染料放大器的泵浦能量分配比例、泵浦光总能量和信号光能量大小对激光增益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其他参数确定的放大系统,存在着最佳的泵浦能量分配比例,可获得最大增益输出。通过自编程序的计算,可方便地找出特定系统泵浦能量分配比例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地杂波O.94μm激光后向反射率的测试,获取不同入射角的多背景后向反射率测试数据。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提供特征信息,为激光探浏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机械合金化Fe-Ni粉末的相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XRD和Moessbauer等方法,研究了在Ar气氛下机械合金化Fe—Ni粉末相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机械合金化Fe64-Ni36粉末过程中,fcc相的数量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先增加然后减少,与加乙醇球磨Fe64-Ni36的情形相同.当Ni的含量(原子分数)大于50%时,有fcc相、顺磁相和FeNi3形成,当Ni的含量低于50%时,bcc相的数量随着Ni含量减少而增加.Moessbauer谱的结果表明,因球磨时间或Fe、Ni比例的不同,Fe—Ni球磨粉末固溶体具有不同结构的原子配比。  相似文献   
104.
闪光灯泵浦Nd3+:GGG激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闪光灯泵浦掺钕钆镓石榴石(Nd^3 :GGG)激光晶体,研究了脉冲宽度0.5ms、1ms、1.5ms和2ms的放电泵浦下激光输出,实验获得了1.92J的最大激光能量.  相似文献   
105.
引入激光回馈的双光束干涉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刘刚  张书练  朱钧  李岩 《激光技术》2003,27(5):470-472
提出了一种引入He-Ne激光回馈的双光束干涉系统,并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对系统中的干涉信号及激光器尾光功率变化同时进行探测。发现当干涉仪的主回馈镜移动时,激光器尾光信号是正弦形波形,而干涉仪输出的是以双峰为一个周期的信号,双峰中一峰总是高于另一峰,并且当主回馈镜移动方向改变时,同一周期中两峰出现的顺序也随之改变。对实验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模拟出干涉信号及激光自身功率的变化曲线。理论分析及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完全吻合。讨论了利用发现的现象进行测量的可行性,所提出的测量方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06.
系统分析了微光夜视器的结构及其原理,并结合当前器件存在的激光致盲威胁,提出了增强系统安全的新措施。同时,系统地介绍了防激光滤光材料一些重要的性能参数以及滤光材料的组成、制备加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的防激光材料能够有效地防护800nm,900nm以及10613nm等三个波长的激光,并且可见光透过率大于85%。  相似文献   
107.
在数据采集中采用带通采样,可大大降低采样率,但系统中的抗混叠滤波器会造成相位的非线性。采用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带通采样,然后再用FRR滤波器校正相位的非线性,从而不失真地还原原信号,最后在Matlab中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8.
用矩阵光学理论计算了由主振荡器和功率放大器组成的种子注入光腔。主振荡器光腔是由曲率半径R1=-250mm,R2=5000mm,相距L=2375mm的球面镜组成的正支非稳腔;功率非稳腔是由曲率半径R3=400mm,R4=5600mm,相距S=3000mm的球面镜构成的负支非稳腔。理论计算表明,该种子注入光腔可输出光束发散角约几十微弧的激光,可满足铜蒸气激光器主振荡器功率放大器(MOPA)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9.
Thermodynamic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Liquid HFC-227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heat capacity of liquid 1,1,1,2,3,3,3-hepta-fluoropropane (HFC-227ea) have been studied by a high-frequency thermal-wave method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94 to 345 K at pressures up to 2.8 MPa. The purity of the samples used throughout the measurements is 99.99 mol%. The experimental uncertainties of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heat capacity measurements were estimated to be within ±1.5 and ±2%, respectively.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HFC-227ea in the liquid phase decreases as temperature increases, while the pressure has an opposite effect.  相似文献   
110.
The phase behavior and volumetric 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PE) in solutions of n‐pentane and n‐pentane/CO2 were studied in a temperature (T) range of 370–440 K at pressures up to 60 MPa.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a variable‐volume view‐cell system equipped with optical sensors to monitor the changes in the transmitted light intensity as the P or the T of the system was changed. Lower‐critical‐solution‐temperature‐type behavior was observed for all of the liquid–liquid (L–L) phase boundaries, which shifted to higher pressures in solutions containing CO2. The solid–fluid (S–F) phase boundaries were investigated over a P range of 8–54 MPa and took place in a narrow T range, from 374 to 378 K in this P interval. The S–F phase boundary showed a unique feature in that the demixing temperatures showed both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trends with P depending on the P range. This was observed in both the PE/n‐pentane and PE/n‐pentane/CO2 mixtures. The density of these solutions were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P at selected temperatures or as a function of T at selected pressures that corresponded to the paths followed in approaching the phase boundaries (S–F or L–L) starting from a homogeneous one‐phase condition. The data showed a smooth variation of the overall mixture density along these paths.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89: 2201–2209, 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