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3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72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准零刚度隔振器作为国内外主流的非线性隔振器,凭借其高静态刚度和低动态刚度力学特性,在机械工程领域应用较多,但近零刚度范围窄、后期组装繁琐等问题限制了其隔振的应用范围,通过结构设计使近零刚度范围增大,且能通过一体化成型技术快速制备方面的研究仍较稀缺。本文基于能量屏蔽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零刚度单元结构,通过将外界输入能量循环于超材料内部,从而屏蔽外界对隔振对象的能量输入,达到隔振效果。该研究首先设计出具有优化潜力的初始结构,然后使用机器学习与有限元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初始结构进行优化,自动搜索出最优的超材料结构参数,且最优结构满足零刚度性能设计要求,之后使用3D打印对最优结构单元及2×2阵列结构进行一体化制造。并对样件进行静态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态压缩过程中,该结构的等效刚度在大范围内近似于0。又对阵列结构进行动态振动实验,结果得出,阵列结构在23 mm振幅下0.1~100 Hz范围内,9.2 kg载荷隔振性能最优,最小传递率可达−61 dB,载荷越接近9.2 kg隔振性能越好。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一体化成型等优势,可应用于列车座椅、康复医疗设备、精密仪器保护及微重力环境等领域下的隔振。  相似文献   
52.
华佳东  崔春  林京  张晗 《仪器仪表学报》2024,45(11):141-151
传感器阵列常用于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但在密闭金属外壳中,传统无线通信受电磁屏蔽限制难以实现有效传输。超声波因能够穿透金属结构,作为信息载体传输信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多通道同步传输可以提高通信效率,但信号串扰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声学超材料的通道串扰抑制技术,通过Lamb波频散曲线的带隙效应来阻止声波在通道间的传播。通过数值模拟设计超材料结构并确定带隙范围,然后通过实验验证串扰抑制的有效性。研究实现了三通道独立通信,显著降低了跨通道串扰,同时保证了信号解码的高精度,能够满足封闭金属结构的通信需求。这一研究为解决多通道超声通信的串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颖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为抑制封装系统中无意的电磁辐射,设计了一种单元尺寸为0.079λL× 0.079λL、厚度为0.057λL的新型电阻膜超材料吸波体结构. 该电阻膜超材料吸波体通过在玻璃基板的两侧溅射氧化铟锡薄膜,并在顶层设计图案化的强耦合结构实现了超带宽吸收. 通过仿真和实物测试证实了该吸波体结构在17~41 GHz频率范围内具有90%以上的吸收率. 为了进一步研究其电磁辐射抑制能力,将该吸波体应用于封装系统模型中,仿真结果显示在18~47 GHz频率范围内3 m辐射电场明显降低,最佳抑制效果达到18 dB. 所有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阻膜吸波体具有小型化、超宽带、极化不敏感和角度稳定的特性,其良好的辐射抑制能力为封装系统的辐射超标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4.
本研究将磁性吸波涂层融入至超材料的结构设计中,得到了一种新型低频复合超材料吸波体,吸波体由环形电阻膜、双层磁性吸波涂层和金属背板组成。采用CST仿真软件计算了超材料吸波体的吸收性能,研究了吸波体各个结构参数对吸收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超材料吸波体厚度为2.5 mm时,在1.9和4 GHz处存在2个吸收峰,在1.59~6.59GHz频率范围内反射损耗低于-8dB,吸收带宽达到5GHz。通过吸波体电磁场分布对吸波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吸波体低频吸收带宽的增加是由于表面的电阻膜图案改变了超材料吸波体的电场分布和磁场分布,促进了磁介质层的损耗。最后制备了吸波体样品并进行了反射率测试,实物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设计制备的吸波体具有优异的低频吸波性能,吸波带宽相比磁性吸波涂层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55.
对 10kV 开关站噪音特性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从声学理论出发设计了分形声学噪声屏障,对具有良好低频隔声性能的三阶隔声屏障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试验测量了噪声屏障对各频段噪声的衰减效果,验证了此声学超材料的降噪有效性;并且提出了一种结合超材料声屏障的有源噪声控制方法,来补偿声屏障边缘附近的绕射声波以进一步提升降噪性能.最后,设计搭建了一套结合超材料声屏障的噪声实验系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6.
复合的手征介质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征介质是近年来受到特别关注的科学,本文对左手手征介质材料的工作原理、构成和在微波、辐射波等方面的应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7.
    
A novel stable anisotropic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 algorithm based on the overlapping cells is developed for solving Maxwell's equations of electrodynamics in anisotropic media with interfaces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materials, such as the interface between anisotropic dielectrics and dispersive medium or perfect electric conductor (PEC). The previous proposed conventional anisotropic FDTD methods suffer from the late‐time instability due to the extrapolation of the field components near the material interface. The proposed anisotropic overlapping Yee FDTD method is stable, as it relies on the overlapping cells to provide the collocated field values without any interpolation or extrapolation. Our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simulate electromagnetic invisibility cloaking devices with both anisotropic dielectrics and PEC included in the computational domain. Numerical results and eigenvalue analysis confirm that the conventional anisotropic FDTD method is weakly unstable, whereas our method is stable.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8.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an aperture‐coupled wideband dual segment rectangular dielectric resonator antenna with metamaterial for C‐band application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antenna consists of Alumina (Al2O3) ceramic as upper segment and Teflon as lower segment. The combination of circular‐shaped coplanar split‐ring resonator and conducting strip has been used as metamaterial superstrate. With the use of metamaterial superstrate, the bandwidth of the antenna is increased by 48% through simulation and 22% experimentally. The broadside radiation pattern of the antenna is converted into directive radiation pattern with reduced beamwidth when metamaterial superstrate is used. The peak gain of the antenna is also enhanced by 33% through simulation and 31% experimentally with the use of metamaterial superstrate. © 2014 Wiley Periodicals, Inc. Int J RF and Microwave CAE 24:646–655, 2014.  相似文献   
59.
根据异向介质可以由具有等效负磁导率的开路环形谐振器阵列和具有等效负介电常数的细金属导线阵列构成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相互对等嵌入的开路环形谐振器的结构.与传统的开路环谐振器相比,新结构中内环和外环相互对称,具有更好的电流分布形态和电磁特性.采用这种新型开路环形谐振器阵列和细金属导线阵列组合,得到了一种新型的人工异向介质,并同时给出了完整的设计和仿真过程.通过对上述介质的功率传输特性和“负”Snell折射特性的仿真,表明该结构在特定的频段内表现出了明显的“异向”性质.  相似文献   
60.
研究了一种太赫兹光调制超材料传感器。该器件由金属-半导体复合结构(开口谐振环(SRR))和柔性聚酰亚胺衬底组成。光敏硅材料填充在器件上方的两个开口处。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外激励泵浦光的功率,光敏硅的电导率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复合超材料结构谐振峰的调制。进一步分析该结构在谐振频率下的电场和表面电流密度分布情况,讨论了其物理机制。此外,随着待测溶液(氯化钙)浓度变化,传感器谐振峰发生红移,其灵敏度为11.4 GHz/M。该器件可作为太赫兹波段液体传感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