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6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101篇
电工技术   105篇
综合类   337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46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2篇
无线电   14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7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0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主要介绍了光学薄膜在光通信的无源型器件中的原理及应用,并与光纤光栅和平面光波导型的无源器件作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12.
多粒度交换技术利用波带级路由以及光纤级路由,可有效降低光交叉连接器的复杂度.但多粒度交换增加了光网络的逻辑层次结构,使得网络中的路由与资源分配问题更为复杂,因此,在多粒度全光网中实现多层联合路由是提高网络性能的关键.本文对多粒度交叉连接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多粒度全光网中的多层联合路由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野锦德  沈保锁 《微波学报》1996,12(4):259-263
本文对微波副载波用电视群信号调频的光纤传输中的信噪比平衡问题进行了分析,推导出VSB-AM信号在解调后的信噪比表达式,引入了信噪比恶化系数的概念.为了实现多路VSB-AM信号间的信噪比的平衡,相应的微波副载波频偏应有确定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德民 《数字通信》1995,22(3):53-55
本文对ATM的主要技术问题和ATM技术的应用及目前国内外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地介绍,并对ATM技术在B-ISDN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应用趋势作了展望,从而从技术上指出了ATM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有线是视发展历史和现状,及其经营和管理方法。重点介绍了北美的CATV技术发展动向。最后,指出我国CATV事业发展中的应用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毛莉萍 《信息技术》2006,30(4):104-105
利用循环前缀(CP)引入的信息冗余,在利用接受信号的二阶统计特性实现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信道盲估计的子空间算法基础上,采用矩阵变换的方法,改善信息序列的非周期相关函数,推导出信道估计的新算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未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系统,提出一种复杂度适中的分组全分集全码率(GFDFR,Group—wise Full Diversity Full Rate)空时编码方案。该方案通过在发送端进行天线分组,各组独立编码,减小全分集全码率(FDFR,Full Diversity Full Rate)编码块的大小从而降低系统编解码复杂度;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进一步对子载波分组进行独立编码,获得频率分集(或多径分集),以适中的复杂度在不降低系统分集度的情况下保证了信息的全码率传输,是一种在MIMO信道中极具实用价值的空时编码方案。  相似文献   
18.
陈继明  唐友喜  李少谦 《通信学报》2003,24(12):111-116
在瑞利衰落信道下,本文研究了导引符号功率对相干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计算了由于不精确信道估计引起的系统性能损失,优化分析了导引符号与数据符号功率比,并给出完整的最优功率分配数学表达式。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给出了各种参数对最优功率比的影响,同时理论结果为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Recently,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GMPLS) and Automatic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s (ASON) standardizations. These technologies realize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d optical networks, interconnections among single-domai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networks, and direct communication over multi-domain WDM networks. Meanwhile, it is known that the topology of the Internet exhibits the power-law attribute. Since the topology of the Internet, which is constructed by interconnecting ASs, exhibits the power-law, 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large-scale WDM networks, which are constructed by interconnecting WDM networks, will also exhibit the power-law attribute. One of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a topology that adheres to the power-law is that most nodes have just a few links, although some have a tremendous number of them. Another property is that the average distance between nodes is smaller than in a mesh-like network. A natural question is how such a structural property performs in WDM networks. In this paper, we first investigate the property of the power-law attribute of physical topologies for WDM networks. We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WDM networks with mesh-like and power-law topologies, and show that links connected to high-degree nodes are bottlenecks in power-law topologies. To relax this, we introduce a concept of virtual fiber, which consists of two or more fibers, and propose its configuration method to utilize wavelength resources more effectively. We compare performances of power-law networks with and without our method by computer simul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our method reduces the blocking probabilities by more than one order of magnitude.  相似文献   
20.
带有光放大的波分复用技术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德明 《电信科学》1997,13(5):14-19
本文论述了波分复用技术的优点及其应用;介绍了波分复用技术与光纤放大器相结合后的发展概况2;评述了波分复用技术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在当前实用系统中的解决方案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