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98篇
  免费   2187篇
  国内免费   901篇
电工技术   6229篇
综合类   1123篇
化学工业   1041篇
金属工艺   298篇
机械仪表   1461篇
建筑科学   257篇
矿业工程   130篇
能源动力   1114篇
轻工业   95篇
水利工程   475篇
石油天然气   209篇
武器工业   141篇
无线电   25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89篇
冶金工业   149篇
原子能技术   514篇
自动化技术   1448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538篇
  2019年   431篇
  2018年   465篇
  2017年   640篇
  2016年   703篇
  2015年   751篇
  2014年   1036篇
  2013年   889篇
  2012年   1202篇
  2011年   1291篇
  2010年   900篇
  2009年   934篇
  2008年   975篇
  2007年   1151篇
  2006年   978篇
  2005年   836篇
  2004年   688篇
  2003年   569篇
  2002年   471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结构物理参数、几何尺寸、作用荷载和控制力同时具有随机性时 ,随机压电智能桁架结构中主动杆的配置位置和闭环控制系统增益进行了优化 ,基于系统最小储存能 ,构建了具有动应力、动位移可靠性约束的主动杆配置和控制增益的优化模型 ;并对结构动力响应的数字特征进行了推导。通过算例 ,验证了该优化配置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获得了若干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2.
With the object of evaluating its importance to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design, heat loss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tandard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design theory. The theory for both the constant hot and cold junction temperatures model and the constant heat input model are so modified. The modification is first order and, therefore, is limited to small leg heat-transfer coefficients. Numerical results using representative properties show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an exist between the optimum geometry and performance of a generator idealized as lossless and those of a generator designed by the modified theory. The largest differences occur with the constant heat input model.  相似文献   
83.
新型后坐加速度开关阵列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外后坐加速度传感器发展动向。介绍了新型后坐加速度开关阵列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参数选择和性能设计。给出了原理性静态、动态试验结果,以证明新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指出了这种新型结构的传感器所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84.
“双驱动足”回转式压电马达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提出一种“双驱动足”回转式压电马达,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根据工作原理,设计,研制了样机,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证明工作原理基本正确,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5.
讨论了目前流行的两种主流风力发电系统: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和永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着重分析了两种风电变流器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对风力发电系统发电机、变流器、无功支持和低电压穿越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6.
分析低励限制的应用目标和功能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低励试验目的和内容,为正确发挥低励限制功能及并网预防事故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PCC由于其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而被应用到励磁调节器实现方案中。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CC(CPU模块IP161)的励磁调节器,描述了其测频、测相、交流采样、脉冲形成等高速任务的实现原理,给出了现场试验波形。最后在控制性能和可靠性方面与常规DSP励磁调节器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88.
飞机交流发电机是飞机关键部件之一,监测其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设计实验数据获取平台采集交流发电机在转速上升(从6000转/分到8500转/分)、平稳运行(7500转/分)及转速下降(8500转/分到6000转/分)三个阶段的振动信号,利用符号序列Shannon熵的计算方法以及符号化方法设定合适参数对振动信号进行了处理,得出了交流发电机在三个阶段的振动信号的Shannon熵;通过初步的分析表明,交流发电机在正常状态下三个阶段的Shannon熵都比较有规律的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一旦发生振动异常将会引起Shannon熵突变;经过分析讨论,Shannon熵的突变与否是可以用来反映交流发电机在机械方面是否存在故障隐患的。  相似文献   
89.
文中针对脉冲产生器的市场供应与实际应用情况,给出了一种以单片机为CPU核心的可编程脉冲产生器的设计思路,阐述了完成该产生器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方法,并给出相应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流程;为了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将其应用于某测控系统的步进电机控制器中,并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等特点,特别是其脉冲宽度与周期可编程预置,不仅增加了设备的使用灵活性,而且扩大了应用范围,可推广应用于多种功能的测控系统中。  相似文献   
90.
An intelligent control for a stand‐alone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DFIG) system using a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neural network (PIDNN)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This system can be applied as a stand‐alone power supply system or as the emergency power system when the electricity grid fails for all sub‐synchronous, synchronous, and super‐synchronous conditions. The rotor side converter is controlled using field‐oriented control to produce 3‐phase stator voltages with constant magnitude and frequency at different rotor speeds. Moreover, the grid side converter, which is also controlled using field‐oriented control, is primarily implemented to maintain the magnitude of the DC‐link voltage. Furthermore, the intelligent PIDNN controller is proposed for both the rotor and grid side converters to improve the transient and steady‐state responses of the DFIG system fo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Both the network structure and online learning algorithm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is verified through experimentation.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and Sons Asia Pte Ltd and Chinese Automatic Control Soci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