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68篇
  免费   6168篇
  国内免费   2884篇
电工技术   173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198篇
化学工业   20099篇
金属工艺   5193篇
机械仪表   2092篇
建筑科学   6390篇
矿业工程   975篇
能源动力   1349篇
轻工业   2702篇
水利工程   505篇
石油天然气   3070篇
武器工业   905篇
无线电   307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738篇
冶金工业   1555篇
原子能技术   167篇
自动化技术   1064篇
  2025年   53篇
  2024年   1439篇
  2023年   1160篇
  2022年   1425篇
  2021年   2027篇
  2020年   2143篇
  2019年   1923篇
  2018年   1708篇
  2017年   2232篇
  2016年   2288篇
  2015年   2135篇
  2014年   2974篇
  2013年   3104篇
  2012年   3969篇
  2011年   4107篇
  2010年   3175篇
  2009年   3379篇
  2008年   2765篇
  2007年   3814篇
  2006年   3703篇
  2005年   3000篇
  2004年   2486篇
  2003年   2297篇
  2002年   1991篇
  2001年   1791篇
  2000年   1512篇
  1999年   1237篇
  1998年   1046篇
  1997年   841篇
  1996年   651篇
  1995年   526篇
  1994年   467篇
  1993年   402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8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溶解共混法制备含30%硅灰石的聚乳酸/硅灰石新型生物医用复合物膜.将大鼠成骨细胞ROS 17/28系种植在复合物表面使其存活,考察生长情况和复合物的生物活性,并与目前研究应用较多的聚乳酸/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磷酸三钙及聚乳酸/珍珠层粉复合物进行比较.荧光染色实验及MTT测试表明,4种复合物膜表面细胞均可以正常的生长和增殖,且呈现出聚乳酸/珍珠层粉>聚乳酸/硅灰石>聚乳酸/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磷酸三钙的结果,说明聚乳酸/硅灰石复合物材料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适于应用在骨修复及骨组织工程领域.  相似文献   
92.
利用氧亚甲基连接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多嵌段共聚物或氧亚甲基连接的聚氧乙烯多嵌段共聚物与高氯酸锂的络合物作电池的电解质,锂片作负极,几种含钒的化合物作正极,组装了全固态二次锂电池.研究了不同正极材料、不同电解质和不同温度对电池短路放电性能的影响以及电池的重复短路放电性能.研究表明,正极材料V_6O_(13)的性能优于Na_(1+x)V_3O_8;电解质(PEO)_n·LiClO_4的性能优于(PEO-PPO)_n·LiClO_4,这与它们的电导率分别为3.2×10~(-3)S·cm~(-1)和2.2×10~(-3)S·cm~(-1)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河北省南部电网500 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的运行与试验情况,分析了复合绝缘子憎水性能明显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94.
复合电耙道浅孔留矿采矿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剑楠  单宝强  王文福 《黄金》2004,25(12):24-25,34
针对老柞山金矿矿体形态复杂,下盘矿体膨胀的开采技术条件,提出并试验了复合电耙道浅孔留矿采矿法.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类似矿山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张飞 《铜业工程》2013,(1):47-50
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了根系——土壤复合体的宏观力学性质,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研究了土壤和根系——土壤复合体的应变。结果表明,生态防护对加固土壤、保护边坡体有可支持的力学依据,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壤的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96.
C/C复合材料使用后由于氧化表面硬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经再次防氧化处理后,测试了表面硬度及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氧化后C/C复合材料试样的表面肖氏硬度为HS70时,再次防氧化处理后,其表面硬度增至HS80,在700℃恒温静态氧化条件下,氧化失重率分别为0.44%/15h,1.2%/22h,其抗氧化性能最强。表面硬度为HS40的C/C复合材料试样,距表层1mm深度范围内其硬度均低于基底,再次防氧化处理后其硬度值从HS40增至HS60,其700℃抗氧化性能最差,氧化失重率分别为3.93%/15h,6.52%/22h。  相似文献   
97.
钨铜化合物氢还原制备钨铜复合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钨铜化合物氢还原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找到了制备均匀细颗粒钨铜复合粉的热力学途径--彻底快速除去还原系统中的水分.设计了封闭还原系统,用此系统进行氢气热还原,不仅使氢气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容易判断反应终点.通过系统内的特殊装置除水,降低了还原温度,在600℃下还原得到了混合均匀的钨铜复合粉.系统能彻底快速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分,使反应物的湿度大大降低,确保得到细颗粒的钨铜复合粉,其平均粒径小于80nm.  相似文献   
98.
张超灿  刘丹  王涛 《材料导报》2004,18(4):33-36
综述了近几年以聚乙烯亚胺(PEI)为主链的液晶高分子的研究进展.从PEI型液晶高分子的原理、结构和性能方面着手,展望了几类新型PEI液晶高分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
本文简要介绍了脲醛树脂基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生产工艺流程,探索玻璃纤维、纳米蒙脱土、丁腈橡胶粉以及玉米淀粉种类和用量对脲醛树脂基高分子材料耐电击穿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玻璃纤维作为增强剂对脲醛树脂基高分子材料的耐电击穿强度影响最为明显,纳米蒙脱土次之,玉米淀粉的加入对脲醛树脂基高分子材料的耐电击穿强度影响不明显,而丁腈橡胶的加入对脲醛树脂基高分子材料的耐电击穿强度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改性后的脲醛树脂基高分子材料的耐电击穿强度能超过17KV/mm,最佳耐压时间在100s以上。  相似文献   
100.
The starch composite films (SCFs) will be one of the best alternative packaging materials to petroleum based plastic films, which mitigates white pollu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However, weak mechanical stability, water resistance, and dyeability has hindered the application of SCFs. Herein, a bioinspired robust SCFs with super-hydrophobicity and excellent structural colors were prepared by fiber-reinforcement and assembling SiO2/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 amorphous arrays on the surface of SCFs. The properties of the designed SCFs were investigated by various methods includ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a tensile test, contact angle (CA) test, and an optical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btained SCFs possessed a higher tensile strength (55.17 MPa) attributed to the formed abundant hydrogen bonds between the molecular chains of the starch, cellulose fiber, and polyvinyl alcohol. Benefiting from the nanostructure with rough surface which were modified by materials with low surface free energy, the contact angle and sliding angle of the film reached up to 154° and 2°, respectively. The colors which were produced by the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of the coherent scattered light could cover all of the visible regions by tuning the diameters of the SiO2 nanoparticles. The strategy in the present study not only reinforces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water resistance of SCFs but also provides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way to color the them, which shows unprecedented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packaging materials of the starch composite fil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