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269篇 |
免费 | 3028篇 |
国内免费 | 229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914篇 |
综合类 | 2086篇 |
化学工业 | 6385篇 |
金属工艺 | 2386篇 |
机械仪表 | 1150篇 |
建筑科学 | 1471篇 |
矿业工程 | 911篇 |
能源动力 | 1386篇 |
轻工业 | 1931篇 |
水利工程 | 582篇 |
石油天然气 | 1972篇 |
武器工业 | 114篇 |
无线电 | 264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776篇 |
冶金工业 | 1289篇 |
原子能技术 | 1459篇 |
自动化技术 | 113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593篇 |
2023年 | 569篇 |
2022年 | 849篇 |
2021年 | 1042篇 |
2020年 | 1157篇 |
2019年 | 1225篇 |
2018年 | 1061篇 |
2017年 | 1191篇 |
2016年 | 1199篇 |
2015年 | 1066篇 |
2014年 | 1442篇 |
2013年 | 1652篇 |
2012年 | 1852篇 |
2011年 | 1961篇 |
2010年 | 1383篇 |
2009年 | 1465篇 |
2008年 | 1316篇 |
2007年 | 1620篇 |
2006年 | 1525篇 |
2005年 | 1328篇 |
2004年 | 1223篇 |
2003年 | 999篇 |
2002年 | 921篇 |
2001年 | 773篇 |
2000年 | 668篇 |
1999年 | 533篇 |
1998年 | 412篇 |
1997年 | 383篇 |
1996年 | 354篇 |
1995年 | 296篇 |
1994年 | 287篇 |
1993年 | 222篇 |
1992年 | 203篇 |
1991年 | 156篇 |
1990年 | 128篇 |
1989年 | 98篇 |
1988年 | 96篇 |
1987年 | 65篇 |
1986年 | 80篇 |
1985年 | 42篇 |
1984年 | 33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21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7篇 |
1959年 | 5篇 |
195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以4A和13X分子筛为吸附材料,考察废水pH值和Cd2+初始浓度等对Cd2+去除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分子筛对Cd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4A和13X分子筛投加量为0.16 g/L、废水pH值为5、Cd2+浓度为20 mg/L时,Cd2+去除率达到95%以上;分子筛对Cd2+的去除机理以离子交换吸附为主,交换出来的Na+与分子筛吸附的Cd2+摩尔浓度比为2;在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4A和13X分子筛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Lagergren二级速率方程,计算的饱和吸附容量 Q0分别为150.15、163.67 mg/g ,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2分别为2.45×10-3、3.96×10-4 g/(mg · s)。该吸附反应是一种单分子层反应速度较快的化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42.
43.
44.
描述如何简单地把标准Nielsen源必建成在线离子源,对它的一些性能进行测试并与标准离子源作了比较,讨论了它们的判别和产生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两离子源的放电特性无差别,改建后的离子源可考虑用来进行整体靶离子源试验。 相似文献
45.
46.
The distribution of neutrons produced by the reaction of 50MeV/u ^12C-ion on a thick Cu target are studied.The neutrons are measured with threshold activation detectors.Al.F,C,Al and In activation samples were used to measure neutrons with energy greater than 7,11,20,50MeV and thermal neutrons,respectively,The fluence rate,energy and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neutrons,total neutron yield of 12C-ion and the emission rate in the forward direction of neutrons over 11 and 20MeV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47.
采用碎块试验、双比重计试验、电动电位、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典型的分散性土和非分散性土在不同介质环境条件下的分散性及其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介质环境中的钠离子含量和pH值高低是决定土体是否产生分散的本质因素,两种因素缺一不可.如果土体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并且酸碱度呈强碱性,则土体具有分散性.通过掺加高价阳离子和酸性物质,降低土体中钠离子的相对含量和酸碱度,可对分散性土进行改良.在自然沉积条件下,分散性土的微观结构中含有较多的孔隙;而非分散性土比较密实,孔隙较少. 相似文献
48.
We present here a thermodynamic model for predicting multi-phase equilibrium of methane hydrate liquid and vapor phases under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pressure, salinity and pore sizes. The model is based on the 1959 van der Waals-Platteeuw model, angle-dependent ab initio inter- molecular potentials, the DMW-92 equation of state and Pitzer theory. Comparison with all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shows that this model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pressure, salinity and capillary radius on the formation and dissociation of methane hydrate. Online calculations of the p-T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methane hydrate at given salinities and pore sizes of sediments are available on: www.geochem-model.org/models.htm. 相似文献
49.
TiN/TiCN多层膜的高温抗氧化性研究对于扩大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鲜见相关报道。采用多弧离子镀与磁控溅射技术以不同调制周期在304不锈钢表面共沉积TiN/TiCN多层膜。采用XRD、XPS、倒置显微镜及高温氧化试验研究了多层膜的高温抗氧化行为。结果表明:TiN/TiCN多层膜表面光滑平整、均匀致密,薄膜主要为具有Ti-(C,N)键的fcc-TiN结构;随着调制周期的减小,TiN/TiCN多层膜生长取向发生转变,且具有(111)晶面生长织构;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多层膜的显微硬度逐渐降低,氧化增重速率不断增大,且在700℃之后变化速率较快,薄膜的开始氧化温度约为750℃;随着调制周期的减小,多层膜TiN与TiCN界面层数量增多,促使晶粒细化,提高了其致密性,还隔断了缺陷贯穿薄膜的连续性,显著降低了薄膜的孔隙率,致使O原子扩散困难,增强了薄膜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50.
Sung-Min Hwang Youn-Yi Jo Cinder Faith Cohen Yong-Ho Kim Temugin Berta Chul-Kyu Pa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22,23(10)
The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 (TRPV1) ion channe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eripheral nociceptive pathway. TRPV1 is a polymodal receptor that can be activated by multiple types of ligands and painful stimuli, such as noxious heat and protons, and contributes to various acute and chronic pain conditions. Therefore, TRPV1 is emerging as a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pain conditions. Notably, various peptides isolated from venomous animals potently and selectively control the activation and inhibition of TRPV1 by binding to its outer pore region. This review will focus on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venom-derived peptides interact with this portion of TRPV1 to control receptor functions and how these mechanisms can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ypes of analgesic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