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5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403篇
电工技术   108篇
技术理论   8篇
综合类   956篇
化学工业   712篇
金属工艺   111篇
机械仪表   203篇
建筑科学   830篇
矿业工程   203篇
能源动力   134篇
轻工业   369篇
水利工程   118篇
石油天然气   78篇
武器工业   1025篇
无线电   658篇
一般工业技术   731篇
冶金工业   558篇
原子能技术   44篇
自动化技术   117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364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511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592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455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5篇
  1970年   5篇
  1967年   4篇
  1966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9篇
  1963年   5篇
  1961年   5篇
  1960年   5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Recent years have seen a growing call for inquiry-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education,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are perceived as increasingly valuable tools to support this approach.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mobile technology-supported inquiry-based learning (mIBL) in secondary science education. More evidence-based, nuanced insights are needed into how using mobile technologies might facilitate students' engagement with various levels of inquiry and enhance their science learning. We, therefore, conducted a robust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SLR) of the research articles on mIBL in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that have been published from 2000 to 2019. We reviewed and analysed 31 empirical studies (34 articles) to explore the types of mIBL, and the benefits and constraints of mIBL in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LR suggest new research area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provide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teachers' selection, use and design of mIBL approaches in their teaching.  相似文献   
42.
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是我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高度重视这两项工作,十一五以来陆续出台了鼓励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的相关鼓励政策。节能与科技管理系统是企业展示自身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成果和经验的窗口,在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作者利用Dreamweaver和ASP技术构建企业节能与科技管理系统的一些认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43.
基于演绎推理法和文献研究法,探索耕地细碎化的概念、过程、机制和效应,并构建耕地细碎化研究框架,为耕地细碎化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①耕地细碎化是耕地在自然-人为双重因素驱动下,耕地地块在形态上不断分割、变小,耕地产权在主体上不断细分、多元的过程,并分别表现为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耕地景观细碎化和耕地权属细碎化; ②耕地细碎化研究应遵循“诊断-机制-效应-治理”的理论框架,耕地细碎化诊断需从形态和权属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机制可从自然切割力、利用切割力、设施切割力和管理切割力4个方面揭示不同因素的作用机制,效应需揭示不同尺度下耕地细碎化形态和产权的趋势性转折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影响,治理研究应按照“问题识别治理潜力治理路径保障措施”的逻辑顺序构建。  相似文献   
44.
表面科学与工程在纳米技术发展与应用中的直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科学与工程在纳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尤其在纳米尺度材料的制备和纳米制造等领域。在纳米材料领域,纳米晶块材料的界面问题和纳米尺度的分子自组装的表面与界面问题是极富挑战性的前沿工作。在纳米制造领域,微机械部件的微纳米尺度的操作手设计和运动副表面的微观失效、摩擦磨损和润滑等问题也将开辟表面科学与工程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5.
浅析科技英语中词义的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例阐述了在进行科技英语的汉译时,只有根据原文的专业、行业、技术内容、词的本义和可能的引伸义,结合词的上下文语境,才能准确、恰当地确定英语词义的汉译。文章指出明白通畅、浅显易懂、准确的词义是科技英语汉译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46.
哲学与创新     
历史和逻辑都表明,创造与繁荣是哲学、科学、艺术的某种高峰汇合。哲学兴趣的贫弱,无疑是大学创造力充分展现的基本障碍之一。对创造目的的思考也需要是前提性的,哲学性的。  相似文献   
47.
卢百平  钟仁显 《铸造技术》2007,28(1):146-148
分子动力学方法是进行物质原子或分子层次计算机模拟时所采用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给出原子尺度上材料及其演化过程细节的可能性,具有无先例的准确性,使材料设计和性能预测成为可能。本文分析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综述了分子动力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介绍了最近发展的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指出材料科学中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8.
生物质资源的高值转化是研究热点。由于现有的生物质利用技术存在的技术单一,缺乏系统性理论指导等问题,导致原料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理论体系。通过深入分析生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在综合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学这一理念,从生物质原料工程学,生物质转化过程工程学和生物质产品工程学三方面对生物质利用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为生物质类可再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9.
21世纪新玻璃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玻璃是指与传统玻璃相比具有不同性质、功能和用途,或采用与传统玻璃不同的成分、原料和制备工艺而得到的玻璃材料及制品.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多门高新技术为支柱的新经济时代,新玻璃主要用于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能源与再生能源、新材料、海洋科学、环境保护方面.本文阐述了新玻璃的特征、品种、制备与发展.  相似文献   
50.
Catalysis is central to most industrial processes for chemical manufacturing. As catalytic processes have become more complex and more demanding, selectivity has become the central issue in their design. Selectivity is defined by the relative rates of competing reaction pathways available to crucial intermediates, and can be controlled by subtle changes in the nature of the catalyst, the reactants, and/or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do this in a systematic manner,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catalytic reaction mechanisms is needed. Here a connection is drawn between the key elementary steps comprising hydrocarbon conversion reactions on surfaces and those known to occur on discrete organometallic complexes. This way, the hydrogenation, dehydrogenation, hydrogenolysis, chain growth, and isomerization reactions typical in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are redefined in terms of hydride elimination, oxidative addition, reductive elimination, migratory insertion, and 1, 2-shift elementary steps, among other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knowledge already available from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can be used to further adv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urface science involved in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Thanks to the commonality of the chemistry involved, a better synergy could also be established between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development. These ideas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in a critical and personal way.*Invited contribution to the special volume entitled The Interface between Heterogeneous and Homogeneous Catalysis, stemming from contributions at the recen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lations between Heterogeneous and Homogeneous Catalysis, and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Robert L. Bur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