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40篇
  免费   9187篇
  国内免费   5552篇
电工技术   4851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4786篇
化学工业   2262篇
金属工艺   1048篇
机械仪表   3915篇
建筑科学   2018篇
矿业工程   982篇
能源动力   507篇
轻工业   4267篇
水利工程   493篇
石油天然气   1192篇
武器工业   811篇
无线电   1220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24篇
冶金工业   797篇
原子能技术   571篇
自动化技术   22652篇
  2024年   414篇
  2023年   1462篇
  2022年   2448篇
  2021年   2660篇
  2020年   2621篇
  2019年   2029篇
  2018年   1741篇
  2017年   2256篇
  2016年   2423篇
  2015年   2776篇
  2014年   4192篇
  2013年   3674篇
  2012年   4492篇
  2011年   4721篇
  2010年   3520篇
  2009年   3467篇
  2008年   3508篇
  2007年   3781篇
  2006年   3104篇
  2005年   2578篇
  2004年   1934篇
  2003年   1582篇
  2002年   1182篇
  2001年   833篇
  2000年   688篇
  1999年   550篇
  1998年   458篇
  1997年   355篇
  1996年   338篇
  1995年   247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4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自由曲面五坐标数控加工干涉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用于环刀五坐标数控加工的干涉检查。该方法将干涉检查分为刀轴及侧刃干涉检查和端面干涉检查。首先将加工曲面分片,选取合适的初始点。然后利用自由曲面的微分特性,确定跟踪方向和步长,迅速计算出工件和刀具的最短距离,从而判断是否发生干涉。实验仿真表明,达到同样精度时,该算法计算效率远高于常规的三角面片法。  相似文献   
72.
基于扩展分形和CFAR特征融合的SAR图像目标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多信息融合技术在SAR图像目标识别中的应用。将扩展分形特征(Extended Fractal)与双参数恒虚警特征(Double Parameter CFAR)形成的多信息进行融合处理。运用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在决策层对SAR图像中的像素进行识别分类。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融合对像素分类的准确性明显好于单特征的检测结果,减少了虚警概率,提高了系统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73.
线性调频信号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线性调频信号体制雷达的数字脉冲压缩系统中对数字脉压后的脉冲串进行DFT相参处理时,若采样时刻偏离脉压回波的峰值时刻,不同的采样频率使得DFT相参积累后的信噪比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本文详细分析了采样频率分别为20MHz和10MHz时对信号相参积累的影响,并对幅值检测和M/N检测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M/N检测优于幅值检测。  相似文献   
74.
高功率脉冲水中放电的应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介绍了高功率脉冲水下放电的机理,然后综合论述了其应用和研究的状况,从较为成熟的脉冲水处理技术到医疗领域的ESWL应用技术,以及在脉冲电场食品杀菌和水下目标探测方面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最后指出了高功率脉冲电技术应用前景以及进行更系统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5.
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弹性-粘弹性复合结构随机响应的各阶谱矩的计算方法,它是一种时域复模态分析方法。利用此方法获得了弹性-粘弹性复合结构在白噪声、滤过白噪声等典型平稳随机激励下随机响应的各阶谱矩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粘弹性对各阶谱矩的影响。此计算方法简便、易用,无论单自由度或多自由度系统均适用,为进一步研究弹性-粘弹性复合结构在随机激励下的可靠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6.
This paper presents a low‐cost RF parameter estimation technique using a new RF built‐in self‐test (BIST) circuit and efficient DC measurement for 4.5 to 5.5 GHz low noise amplifiers (LNAs). The BIST circuit measures gain, noise figure, input impedance, and input return loss for an LNA. The BIST circuit is designed using 0.18 μm SiGe technology. The test technique utilizes input impedance matching and output DC voltage measurements. The technique is simple and inexpensive.  相似文献   
77.
子空间方法盲多用户检测技术分析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晋  张辉 《电讯技术》2003,43(2):93-96
着重分析了基于子空间跟踪的盲线性多用户检测算法 ,并对其内部算法模块进行了仿真比较 ,最后对算法性能改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8.
海杂波中基于混沌预测的目标检测方法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记忆库非线性预测的NP-CFAR方法是目前混沌海杂波背景中目标检测的一种典型而先进的方法.考虑到海杂波功率与特征的时变不稳定性,本文提出运用旋转超盒分类取代这一方法中的NP-CFAR进行目标检测,并探讨了运用盒维数特征提取进行预处理以节省运算开销的问题.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9.
As we approach 100 nm technology the interconnect issues are becoming one of the main concerns in the testing of gigahertz system-on-chips. Voltage distortion (noise) and delay violations (skew) contribute to the signal integrity loss and ultimately functional error,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and reliability problems. In this paper, we first define a model for integrity faults on the high-speed interconnects. Then, we present a BIST-based test methodology that includes two special cells to detect and measure noise and skew occurring on the interconnects of the gigahertz system-on-chips. Using an inexpensive test architecture the integrity information accumulated by these special cells can be scanned out for final test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相似文献   
80.
An adaptive antenna array is incorporated into a decorrelatingmulti-user detector to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DS-CDMA system capacity.Capacity improvement is due to beamforming gain, spatial diversity gain(assuming large angle spread), and the decorrelating effect. Thereceiver has been analyzed for the cases of sufficiently andinsufficiently spaced receiving antennas. The receiver consists of afront-end beamformer for every user in the cell and has knowledge of allusers' signature sequences. The beamformer estimates the desired userchannel vector, enhancing its signal and reducing the co-channelinterference from other directions. The multi-user detection, exploitingknowledge of other users, rejects those interferers whose arrival anglesare close to that of the desired user. The average uncoded Bit ErrorRate (BER) as a function of the number of in-beam active users, theaverage antenna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and the number of receivingantennas is examined in both single-path and multi-path Rayleigh fadingchannels. Analysis shows an increase in system capacity proportional tothe number of receiving antenn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