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5篇
  免费   1287篇
  国内免费   535篇
电工技术   1516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1313篇
化学工业   1560篇
金属工艺   439篇
机械仪表   943篇
建筑科学   1938篇
矿业工程   372篇
能源动力   313篇
轻工业   1479篇
水利工程   606篇
石油天然气   808篇
武器工业   105篇
无线电   20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06篇
冶金工业   992篇
原子能技术   163篇
自动化技术   1543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442篇
  2020年   513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482篇
  2015年   487篇
  2014年   1102篇
  2013年   812篇
  2012年   1317篇
  2011年   1329篇
  2010年   963篇
  2009年   904篇
  2008年   839篇
  2007年   1047篇
  2006年   1008篇
  2005年   861篇
  2004年   717篇
  2003年   728篇
  2002年   567篇
  2001年   469篇
  2000年   378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7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电力通信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的需求和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体现电力通信专业特色为主线,对建立各单位通信专业共享的、统一的、标准检索/管理/维护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进行了目标分析、需求分析和功能分析。重点探讨了平台的安全策略、数据库架构、跨平台检索、界面设计、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为电力通信专业标准化活动和电力通信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2.
基于Q学习的互联电网动态最优CPS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控制性能标准(control performance standard,CPS)下互联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不确定随机系统,应用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理论的Q学习算法可有效地实现控制策略的在线学习和动态优化决策。将CPS值作为包含AGC的电力系统“环境”所给的“奖励”,依靠Q值函数与CPS控制动作形成的闭环反馈结构进行交互式学习,学习目标为使CPS动作从环境中获得的长期积累奖励值最大。提出一种实用的半监督群体预学习方法,解决了Q学习控制器在预学习试错阶段的系统镇定和快速收敛问题。仿真研究表明,引入基于Q学习的CPS控制可显著增强整个AGC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有效提高了CPS的考核合格率。  相似文献   
43.
Transmission of image/video messages ove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s becoming a standard way of communication due to very efficient compression algorithms that reduce required channel capacity to an acceptable level. However, all compression standard techniques are strongly sensitivitive to channel disturbanc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s suitable only for practically noiseless channels. In standard noisy channels, the effect of errors on a compressed data bit stream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systematic errors defined by the structure of data blocks, and random errors caused by amplitude changes of transmitted components. A systematic error can be detected at the receiver through control of the data stream structure and corrected by error concealment methods or by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procedures. Random errors, noise and burst‐like errors, as well as impulse noise, should be controlled through channel coding. It is reasonable that an integrated source and channel coding methods should be preferred and should give better coding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a new framework for an image/video coding approach has been presented in which the source and channel coding is integrated in a unique procedure. Image compression is performed in a standard way of the JPEG algorithm based on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 and error control coding is based on the real/complex‐number (N,M) BCH code using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specified with zeros in the time domain, i.e. with root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tested on two examples, an one‐dimensional real‐valued time sequence coded by real‐number (20,16) BCH code using DFT, and an example of an image coded by complex (10,8) BCH code using DFT with the correction ability of up to 8 impulses per transmitted 8×8 block. In addition, two decoding methods based on Berlekamp–Massey algorithm (BMA) and the minimum‐norm algorithm (MNA) have also compared. Copyright © 199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4.
H.264软件解码器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H.264软件解码器的结构,指出了影响速度的瓶颈,并给出了一种优化方案-从程序结构入手,结合MMX^TM技术,对H264软件解码器进行全面的优化。优化后的解码器在P3/800MHz以上的PC机上能够对于CIF格式的H.264序列进行实时解码。  相似文献   
45.
中首先介绍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组织概况,然后概括说明了IEEE关于局域网/城域网IEEE802.2标准系列,以太网集成电路标准图标,特别着重讨论了关于以太网的IEEE802.3系列标准,在SDH/WDM网络上传输以太网帧信号的相关规范和10吉比特以太网技术标准。最后指出,10吉比特以太网技术标准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将在通信领域展现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TI DSP算法标准及其相关背景,重点阐述了算法标准中对于处理多线程、多任务时算法编写的相关规定,并从多线程、多任务的角度论述了这些规定的必要性.最后介绍了笔者的算法开发环境并论述了在该环境中如何从算法标准的角度做的整体设计,描述了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如何应用这些规定。  相似文献   
47.
主要阐述了乌鲁木齐广电网络公司建立广电综合业务平台的一些经验以及系统功能,从多个角度解释了广电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组成,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业务集成、流程关系、系统特色。该系统主要侧重于广电网络系统平台,以平台为基础,可以构建非常强大的业务应用流程,比如办公自动化、数据收费等,该系统可作为广电同行建立类似系统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48.
宽带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OPA623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流模技术和互补双极工艺制造的集成电路具有良好的高频性能,用其构成的电流反馈放大器频带宽,转换速率高,在视频和射频信号的放大和处理以及高速数字通信系统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OPA623集成“运放”,简要介绍电流反馈放大器的原理、性能及其在高清晰度电视及有线电视传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9.
在分析电视与网络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电视利用网络的优势可以扩大信号覆盖面。实现信息双向交流传播;网络利用电视的人才和信息资源优势,可以提高信息可信度和权威性,因此,必须实现两种媒体的强势联合。  相似文献   
50.
结合沧州市网络的实际情况,主要分析HFC电缆分配系统双向传输改造的建设标准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