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65篇
  免费   13061篇
  国内免费   9319篇
电工技术   4407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8167篇
化学工业   35543篇
金属工艺   13881篇
机械仪表   5627篇
建筑科学   2646篇
矿业工程   2026篇
能源动力   5129篇
轻工业   7454篇
水利工程   1032篇
石油天然气   4889篇
武器工业   1074篇
无线电   244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121篇
冶金工业   5195篇
原子能技术   1885篇
自动化技术   12330篇
  2024年   423篇
  2023年   2397篇
  2022年   3456篇
  2021年   5093篇
  2020年   4033篇
  2019年   3735篇
  2018年   3409篇
  2017年   4216篇
  2016年   4523篇
  2015年   4610篇
  2014年   6454篇
  2013年   7420篇
  2012年   8584篇
  2011年   10391篇
  2010年   7989篇
  2009年   9032篇
  2008年   8169篇
  2007年   9563篇
  2006年   8669篇
  2005年   6924篇
  2004年   5963篇
  2003年   5096篇
  2002年   4141篇
  2001年   3443篇
  2000年   3023篇
  1999年   2431篇
  1998年   1960篇
  1997年   1620篇
  1996年   1522篇
  1995年   1268篇
  1994年   1219篇
  1993年   956篇
  1992年   745篇
  1991年   611篇
  1990年   490篇
  1989年   317篇
  1988年   205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115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58篇
  1981年   56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15篇
  1975年   18篇
  1951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3D human pose estimation in motion is a hot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 vision. Howev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 is affected by the complexity of 3D spatial information, self-occlusion of human body, mapping uncertainty and other problem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3D human joint localizat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stage regression depth network and 2D to 3D point mapping algorithm. First of all, we use a single RGB image as the inpu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heatmap and multi-stage regression to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coordinates of human joint points. Then we input the 2D joint points into the mapping network for calculation, and get the coordinates of 3D human body joint points, and then to complete the 3D human body pose estimation task. The MPJPE of the algorithm in Human3.6 M dataset is 40.7. The evaluation of dataset shows that our method has obvious advantages.  相似文献   
992.
The impact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biometrics is much more efficient at interpreting data than humans, which results in completely replacement of manual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s in forensic science. Because the single modality‐based biometric frameworks limit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accuracy and anti‐spoofing capabilitie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low quality data, therefore, information fusion of more than one biometric characteristic in pursuit of high recognition results can be beneficial.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 multimodal biometric system based on information fusion of palm print and finger knuckle traits, which are least associated to any criminal investigation as evidence yet. The proposed multimodal biometric system might be useful to identify the suspects in case of physical beating or kidnapping and establish supportive scientific evidences, when no fingerprint or face information is present in photographs. The first step in our work is data preprocessing, in which region of interest of palm and finger knuckle images have been extracted. To minimize nonuniform illumination effects, we first normalize the detected circular palm or finger knuckle and then apply line ordinal pattern (LOP)‐based encoding scheme for texture enrichment. The nondecimated quaternion wavelet provides denser feature representation at multiple scales and orientations when extracted over proposed LOP encoding and increases the discrimination power of line and ridge features. To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first attempt is a combination of backtracking search algorithm and 2D2LDA has been employed to select the dominant palm and knuckle features for classification. The classifiers output for two modalities are combined at unsupervised rank level fusion rule through Borda count method, which shows an increase in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recognition and verification, that is, 100% (correct recognition rate), 0.26% (equal error rate), 3.52 (discriminative index), and 1,262 m (speed).  相似文献   
993.
Skype是一款基于新一代P2P通讯技术的全球性互联网通讯软件,它通过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向客户提供免费的高质量通话服务,Skype使用了P2P协议混合技术,这是P2P技术发展演化过程的新形式,它结合了集中式和分布式的特点,在网络的周边节点采用集中式,在超级节点之间采用分布式。文章重点通过对Skype混合P2P网络机制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Skype通讯网络流控阻断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基于P2P的云计算模型及其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将P2P技术和云计算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可靠的、可扩展的、低成本的文件共享模型PA-Cloud。该文介绍了PA-Cloud的文件下载和更新过程,并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PA-Cloud进行对比实验表明,PA-Cloud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降低服务提供商的成本。  相似文献   
995.
AD7745是一种响应快速兼超低功耗的高精度电容数字转换器,其采用的通信总线I2C是一种简单双向的两线制同步串行总线,它只需要一根数据线和一根时钟线即可实现连接器件之间的数据传送,但目前广泛应用的51系列单片机均不具有这种接口;文章详细研究了AD7745芯片内部的测量原理及寄存器配置方式,设计了其与单片机的硬件连接电路,使用STC89C52RC单片机的两条普通I/O线,通过软件编程模拟I2C总线所要求的操作时序,实现了对AD7745的控制与数据读取;同时,给出了其中关键程序,调试结果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6.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智能汽车环境感知领域中;雷达和摄像机的空间标定是伴随信息实时融合的道路检测技术的基础;结合智能汽车的实际应用,提出了针对激光雷达和摄像机的空间标定方法;通过特制的标定板来获得雷达数据和图像数据,选取激光雷达坐标系作为世界坐标系,通过参数拟合的方法来求取图像坐标系与雷达坐标系的变换关系,进而实现两种传感器的空间配准;该方法只需要标定板就能够完成激光雷达和摄像机的空间标定,标定精度高,实现了多个传感器世界坐标系的统一,避免了后续处理中数据解释的二义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简单准确,满足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997.
SVG的3D实现     
王丽丽 《工矿自动化》2012,38(12):33-36
针对SVG在3D图形的描述与绘制上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SVG的3D实现方法;详细介绍了SVG的2D坐标系到3D坐标系的转换原理,给出了转换到3D坐标系后的SVG-3D图形的绘制与操控流程,并以在3D场景中绘制一个正立方体和圆球体为例,介绍了在HTML页面中采用JavaScript创建3D场景和绘制与操控这2个图形的实现。  相似文献   
998.
基于龙芯2F处理器设计紧凑型便携机主板,基于处理器内部集成的PCI总线接口扩展显示、USB2.0、IDE、千兆网络等多种外围接口,突破系统电源设计、中断路由实现等关键技术,运行VxWorks操作系统,已经应用于项目,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99.
曾锋  杨通  姚山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1):276-277,287
针对目前四轴激光测量机的不足,设计了一种五轴逆向工程点云数据采集系统;在四轴的基础上增加了激光测头的旋转轴,采用基于PCI总线的运动控制系统及USB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并植入了图像采集系统,通过二次开发技术利用Windows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函数对扫描范围进行自动识别;软件系统使用了采集路径规划及测量数据优化处理算法;在原始数据测量及曲面反求建模两个方面进行了实例应用,零件大斜度面和垂直于工作台的表面均能覆盖测量,并且所有点云数据是一次测量完成,实验结果验证了本系统的可行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00.
嵌入式低压电力线通信风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利用原有供电线路,免去重新布线之苦,非常适用于诱导通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了基于LPC2132(ARM7)与ST7538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诱导风机控制系统,对系统的主要电路作了设计,包括基于LPC2132与ST7538的控制器电路连接图、电力线载波通信接口、CO检测、烟雾检测等模块电路;讨论了主/从通信过程、风机控制及系统的软件设计;系统主要用于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大型场馆等需自动通风及防火的场所;该设计方案与传统的总线式通风控制系统相比,具有系统构建简单、成本低、即插即用、抗干扰能力强、调试维护方便等优点,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