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10篇
  免费   1609篇
  国内免费   1267篇
电工技术   484篇
综合类   1373篇
化学工业   470篇
金属工艺   130篇
机械仪表   395篇
建筑科学   7272篇
矿业工程   1107篇
能源动力   372篇
轻工业   79篇
水利工程   1939篇
石油天然气   57篇
武器工业   135篇
无线电   110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08篇
冶金工业   146篇
原子能技术   36篇
自动化技术   578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482篇
  2021年   560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560篇
  2016年   532篇
  2015年   542篇
  2014年   1027篇
  2013年   768篇
  2012年   1259篇
  2011年   1348篇
  2010年   1139篇
  2009年   1123篇
  2008年   972篇
  2007年   1107篇
  2006年   861篇
  2005年   622篇
  2004年   539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岩体结构面对大跨度隧道工程稳定性影响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沈阳至大连(简称沈大)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韩家岭隧道区域调查和分析,研究了岩体结构面对隧道施工过程的影响,围岩失稳方式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92.
该文利用附属柔性分离盘对圆柱涡激振动(VIV)控制问题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针对弹性支撑的圆柱及不同长度柔性分离盘的试验模型,在雷诺数7 500-40 000情况下,测定不同约化速度(3.5-18.7)下的振动瞬态位移。结果表明:柔性分离盘长度(L)/圆柱直径(D)比为0.6、0.8和1三种圆柱的横向无因次均方根振幅远小于单圆柱,涡激振动抑制效果很好,均在77.6%以上,其中L=0.8D的圆柱抑制效果最佳,几乎无振动;而L=1.2D和1.5D的圆柱反而出现振动增强,约4.5%和9%。对比单圆柱的共振区,附属柔性分离盘的圆柱共振区在约化速度上更靠后且范围更大。  相似文献   
93.
本文依据陶瓷隧道窑热工测试数据和热平衡报告,采用多元回归和逐步回归统计理论,得到了陶瓷隧道窑单位重量热耗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和逐步回归数学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可对单耗进行预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94.
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为缓解关中渭河沿线城市和工业缺水问题,而提出的由汉江调水到渭河流域的大型水利工程。椒溪河段工程为穿河段,地形地质相对复杂,隧洞施工期的通风问题也相对比较严重。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方法对带有支洞隧洞的通风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几种典型工况下隧洞内的流场和浓度场在施工期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掌子面以及支洞内涡流对气流及有害气体分布的影响。在气流排散通道不顺畅时,掌子面附近的涡流区域内涡流的大小和位置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并随通风时间的增加影响范围逐渐降低。隧道爆破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随着气流的流动发生移动和扩散过程,并逐渐排向洞外。通过对隧洞主洞与支洞内气流和有害气体排散过程的研究,得出隧洞爆破后在通风作用下隧洞的掌子面附近和支洞与主洞的交叉位置处形成涡流区,涡流的产生和变化不断的消耗通风的机械能,降低通风效率,对有害气体的排散造成一定的阻滞作用,隧洞内有害气体的排散过程包括移动和扩散两方面,移动过程将CO排向洞外,扩散过程不断的降低洞内CO峰值,总结出了不同工况下隧洞内达到安全浓度的时间,对隧洞施工进度给出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5.
溪源泄洪洞出口位于闽江之上,为分析泄洪洞出口处的设计水位,采用设计流量和水位流量关系推求法及实测水位资料推求法两种方法对工程设计水位进行计算,经过合理性分析,工程所在地近年水位变化剧烈,采用设计流量和水位流量关系推求法更符合现状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设计成果。  相似文献   
96.
为了适应高水头泄洪消能的需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泄洪内消能工,即洞内淹没射流与水平旋流梯级内消能工。以流量1 200 m3/s、最大总作用水头150m为标准进行了该消能工的体型设计,然后对设计的消能工进行了1∶60.25几何比尺下的水工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下游出现与明渠相似的多种水跃流态,淹没射流孔口系数0.5~0.56,起旋器喉口流量系数0.32~0.35之间;旋流空腔直径先增大后迅速减小最后平稳,在旋流阻塞孔口处空腔直径又迅速增大最后稳定;下游水位H下小于2.0 D时,下游旋流洞段压强相对变化幅度较小,H下大于2.0D时,上下游水位对旋流洞压强影响较大;上游水位的变化不影响淹没射流速度相对变化,下游水位的变化,对水平旋流洞段影响较大;上游淹没射流消能、竖井消能、旋流洞消能与下游旋流阻塞扩散消能的消能率分别占总消能率的15%、10%、30%、10%,其中下游水平旋流洞段承担主要消能部分。  相似文献   
97.
针对目前工业化大生产Tc=120,240℃等PTC陶瓷,以其烧结机理和典型的烧成曲线为依据,设计建造出双层推板式电脑控制隧道窑,通过半年多生产实践表明:只要选择适当的配方,能够满足大规模连续生产的要求,其窑温控制精度在±2℃内,产品合格率大于90%;日产量达1.8片左右(片子尺寸为25×15×2.8mm);其正常消耗功率为30kW左右吡同类窑节约1/4-1/3能源。  相似文献   
98.
A study has been made of the electrochemical etching of 99.99% aluminum foils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50 mA cm–2in AlCl3–HCl solutions (1 m Cl) at 80 °C. The solutions were made by dissolving metallic aluminum into 1m HCl solution, to give a Cl concentration of 1 m. The number density of etch tunnels and the homogeneity of tunnel length decreased, and the mean pit size and its standard deviat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l3+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potential transients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50 mA cm–2, current–potential curves at a scan rate of 10 m Vs–1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a.  相似文献   
99.
任庆国 《人民长江》2017,48(16):54-59
为准确、科学及全面地对隧道变形进行趋势判断和预测分析,将隧道的变形过程划分为中期阶段和长期阶段,利用R/S分析对其位移序列和速率序列进行趋势判断研究,再利用PSO-BP神经网络对各阶段的变形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R/S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两者的一致性。利用两个工程实例进行检验,得出各序列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说明各序列均具有持续变形的长期性,且位移序列的趋势性均大于速率序列的趋势性;同时,变形预测结果也显示隧道后期变形将持续增加,验证了R/S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0.
杨波  刘浩 《人民长江》2017,48(15):57-61
楔形环管片是盾构隧道曲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珠海-澳门轻轨某急弯隧道为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了楔形环管片在不同管片幅宽、楔形量、隧道曲率半径、千斤顶压力等条件下管片纵向接头的受力情况,重点分析了管片环间接头的最大正负弯矩。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盾构隧道曲线半径减小,正负最大弯矩均增大,不同隧道转弯半径下,管片最大正负弯矩均随接头抗弯刚度的增大而增大;不论正负弯矩,均有管片幅宽越小最大弯矩越大的现象。不同管片幅宽下,管片最大正负弯矩均随接头抗弯刚度的增大而增大;曲线半径为150 m时,最大正弯矩基本随着千斤顶压力呈线性增大的趋势,最大约为1 180 k N·m。研究结果对今后的急弯盾构隧道管片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