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0篇
  免费   600篇
  国内免费   175篇
电工技术   103篇
综合类   294篇
化学工业   1844篇
金属工艺   68篇
机械仪表   76篇
建筑科学   101篇
矿业工程   36篇
能源动力   182篇
轻工业   179篇
水利工程   26篇
石油天然气   234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3篇
冶金工业   124篇
原子能技术   46篇
自动化技术   3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7 毫秒
991.
万文玉  肖宝清 《现代化工》2007,27(Z1):331-334
试验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氨吹脱反应器,采用雾化喷头代替了传统的填料,废水经过加压雾化后与上升的气流逆向接触,通过增加接触面积达到提高去除率的目的.对气液传质过程作了合理假设,运用微分学等数学方法,得到氨吹脱过程的传质模型,讨论了模型中参数的影响因素,说明了去除率η随着pH和温度的提高、运行时间的延长、鼓风量的增大而增大,通过试验验证了使用这种新型的氨吹脱反应器来处理含高浓度氨氮的废水,在合适条件下,氨去除率高于85%.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根据我校多年来《传质分离过程》教材建设的经验,介绍了《传质分离过程》“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编写体会。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ADV浮阀塔板在茂名石化公司芳烃抽提蒸馏装置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该装置进行标定表明:ADV浮阀塔板效率高、操作弹性大,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94.
立体传质塔板及其在维纶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立体传质塔板的结构特点,操作工况,特性等作详尽说明,展示了立体传质塔板在维纶行业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95.
大型多管膜式磺化反应器的传质和提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 《江苏化工》2005,33(3):46-50
通过有机物磺化或硫酸化传质过程分析,收集具体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的基础之上,对引进的3.8t·h-1大型多管膜式磺化反应器进行了较为详实的传质计算,验证了强化和提高磺化能力的可行性,结合实际生产操作数据,提出合理的提量幅度和弹性范围,提高了单套磺化装置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通过对无机纤维板干燥过程的分析,建立了干燥过程中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7.
磷酸三丁酯萃取硝酸的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改进的恒界面池内研究了磷酸三丁酯(TBP)-正庚烷(nC7H16)萃取硝酸的宏观动力学。采用热力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计算了两相内组份的传质系数及传质阻力。研究结果表明,萃取过程的传质阻力主要在有机相内。根据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进而分析了磷酸三丁酯萃取硝酸过程的机理,并以被萃组份的活度差为传质推动力作为计算基准建立了萃取速率的数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为2.5%。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此萃取过程为有机相内的扩散控制机制,扩散阻力主要来自有机相内TBP和萃合物HNO3·TBP分子的扩散。  相似文献   
998.
为了研究聚偏氟乙烯(PVDF)膜在碱液下的性能变化,采用单侧浸润方法对PVDF膜的接触角、临界水入口压力、气体渗透通量、孔径和孔隙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在浓度为1.5 mol/L的碱液中浸润300 h后,PVDF膜表面疏水性下降,膜孔被润湿,传质阻力增大.PVDF膜的疏水性随着碱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PVDF膜的浸润时间为150~250 h时,PVDF膜的气体渗透通量和孔径的变化幅度最大.浸润300 h后,PVDF膜的孔隙率增加,传质系数降低,传质阻力增加.随着碱液浓度的增加,PVDF膜的结构性能变化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9.
为了解决传统混合充氧机能耗高、水下安装维护难的问题,研制了新型文丘里混合充氧机,重点研究了电机转速对文丘里混合充氧机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机转速200~1 400 r/min条件下,文丘里混合充氧机的循环水量与电机转速呈线性关系;建立了基于气泡羽流模型的径向混合水流运动模型,并利用实测流速数据优化了水流的能量损失系数及夹带系数,成功模拟了不同电机转速条件下的径向水流速度分布;研究了不同电机转速条件下的有效混合半径,确定了文丘里混合充氧机的合适安装间距。电机转速400~1 200 r/min条件下,当电机转速逐渐增大时,水体复氧速率、氧的总传质系数和氧的传质效率均随之增大,混合充氧性能随之改善。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在实验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微波加热干燥湿物料的理论机理。提出了微波加热干燥毛细多孔湿物料是由初始加热阶段,压力泵水、泵汽(包括压力产生过程,压力泵汽水混合物主过程和压力驱动较难干燥水分蒸汽过程)阶段,干燥难干水分阶段组成。并结合反映每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建立了其特征物理模型。这些研究,比较全面的、抽象概括了微波加热干燥湿毛细多孔物料整个过程的物理特征。并初步分析了微波干燥过程驱动湿分的主动力——压力在无限长圆柱体内的分布规律。进而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集总湿容法建立反映干燥规律较实用的物理模型。并根据电磁能吸收的特点,将干燥过程分为两段建立模型。这组模型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实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