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9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篇 |
综合类 | 18篇 |
化学工业 | 11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轻工业 | 195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试验测试了9种保暖材料的克罗值、压缩弹性、厚度及克质量,对9种保暖材料的保暖性和压缩弹性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了材料的压缩弹性、克质量及厚度与保暖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材料1的保暖性最好,材料2次之,保暖性与材料厚度及压缩弹性有一定的关系,材料越厚,抗压性指标越小,材料的保暖性越好,保暖性与克质量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将24.5 tex水溶性维纶包芯平行纺棉纱在小样织机上进行织造,进行退维处理后获得包芯柔体纱机织物,然后对其断裂伸长、耐磨性、织物压缩性和吸湿性等进行测试,并与纯棉织物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该织物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高档织物. 相似文献
14.
15.
从性能要求出发,结合保暖、舒适、厚度三要素,探讨了保暖针织内衣的发展过程,并结合上海三枪品牌产品的例子,阐述了科技进步是不断提高保暖性内衣质量的关键,认为保暖内衣应具有对透气性和保暖性一定程度的自动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杨观瑞 《家庭科学·新健康》2011,(12):52-52
天冷盖厚被,其实还不如盖两层薄被更保暖。因为被子的保暖性取决于里面空气含量的多少。如果睡觉时盖两层薄被,就相当于在两层被子中间制造了一个“空气层”,增加了被子的保温效果,产生了1+1〉2的效果。也就是说,在被子材质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两条薄被的重量等于一条厚被,前者比后者更暖和。 相似文献
17.
Sorona纤维具有良好的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性,与羊毛混纺,可明显改善常规毛/涤面料的弹性和抗皱性能,也可用作高档针织毛衫的原料,以赋予服装舒适的弹性,并改善服装的手感及体感舒适性。文章以Sorona/毛混纺纱线为原料,织造了3种不同结构的针织物,并通过调节横机上成圈三角的弯纱深度,编织不同紧密度的针织物,系统地分析了弯纱深度对各织物透气性和保暖性能的影响关系,对Sorona/毛混纺针织毛衫的生产及质量控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横机弯纱深度对Sorona/毛混纺针织物的透气性、保暖性影响明显,随着弯纱深度的增大,织物的透气性增强,而保暖性能呈现出先减弱后增强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开发具有保暖、远红外及抗菌复合功能织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浸渍、浸轧、烘干、还原、烘干工艺制得棉/还原氧化石墨烯(RGO)针织物。通过SEM和XPS测试验证了RGO片状结构存在于纤维表面及纤维之间的空隙中。棉/RGO针织物表现出了一定的保暖、远红外及抑菌效果,且在水洗30次后还可保持较好的功能性。RGO分布于织物空隙中,使其透气率、芯吸高度和透湿量略有下降,拉伸强力有所提升。棉/RGO针织物不仅实现了保暖、远红外及抑菌复合功能,还基本保持了针织物原样的服用性能,展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高膨松性非织造布的加工方法和产品性能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才元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5,21(4):24-31
本文对三种不同粘合加固纤维网方法(乳液喷酒法,双组分低熔点纤维和热熔粉末粘合)所制得的高膨松非织造布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各生产过程特点和产品性能进行了比较,在高膨松性非织造布的体积密度范围内,有空气对流传热机理存在,导热系数随体织密度增加而降低,在单位面积重量相同条件下,膨松高的非织造布,织物表观厚度大,虽然导热系数高,但织物传热量较低,其绝热保暖性好。 相似文献
20.
利用正交试验,对面料、含绒率、充绒量、绗线数以及缝迹密度对羽绒服保暖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线性回归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羽绒服的保暖性主要是由充绒量和绗线数量两个因素决定的,它随着绗线数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充绒量的增大而增大。为服装企业设计羽绒服的相关参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