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390篇 |
免费 | 3131篇 |
国内免费 | 229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907篇 |
综合类 | 2863篇 |
化学工业 | 4787篇 |
金属工艺 | 1041篇 |
机械仪表 | 2894篇 |
建筑科学 | 1399篇 |
矿业工程 | 706篇 |
能源动力 | 773篇 |
轻工业 | 2656篇 |
水利工程 | 322篇 |
石油天然气 | 708篇 |
武器工业 | 282篇 |
无线电 | 2157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019篇 |
冶金工业 | 624篇 |
原子能技术 | 468篇 |
自动化技术 | 379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764篇 |
2023年 | 1232篇 |
2022年 | 1424篇 |
2021年 | 1603篇 |
2020年 | 1389篇 |
2019年 | 1139篇 |
2018年 | 622篇 |
2017年 | 930篇 |
2016年 | 1036篇 |
2015年 | 1336篇 |
2014年 | 2772篇 |
2013年 | 2128篇 |
2012年 | 2687篇 |
2011年 | 2657篇 |
2010年 | 2401篇 |
2009年 | 2636篇 |
2008年 | 3000篇 |
2007年 | 2631篇 |
2006年 | 2415篇 |
2005年 | 2723篇 |
2004年 | 2603篇 |
2003年 | 2322篇 |
2002年 | 1826篇 |
2001年 | 1701篇 |
2000年 | 1405篇 |
1999年 | 1047篇 |
1998年 | 958篇 |
1997年 | 937篇 |
1996年 | 876篇 |
1995年 | 813篇 |
1994年 | 711篇 |
1993年 | 609篇 |
1992年 | 563篇 |
1991年 | 571篇 |
1990年 | 516篇 |
1989年 | 579篇 |
1988年 | 86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有担当、爱较真、能力强……”提起北化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红光公司DNT厂201工段硝化班班组长黄光树,同事们对他给予一连串的好评。参加工作19年来,黄光树在企业搭建的大舞台上,练就了自身过硬的技术本领,培养了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博得了单位领导和身边同事们的信任。 相似文献
22.
23.
多相流技术为大部分工程设计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钻井工程中,多相流理论主要用于解决井控、充气钻井和其平衡钻井过程中的井底压力计算。多年来,识别流型和准确计算摩擦损耗一个难题,甚至对环空几何形状考虑也很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力学模型。模型能准确的判断偏心环空流型和计算摩擦损失。分析得出,流型边界对流型识别和摩擦力损耗计算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以1-丙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醇与丙烯酰氯为原料合成了可聚合型氮烷氧基受阻胺—1-丙氧基-4-丙烯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PNOR)。采用溶液聚合法将PNOR和苯乙烯合成为高分子量氮烷氧基受阻胺(PSNOR),并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所合成的PSNOR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共混、制样,并进行加速老化实验。采用金相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仪对样条老化前后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老化800 h后,ABS/PSNOR表面孔洞比纯ABS少,且ABS/PSNOR的拉伸强度保留率为54.6%,高于纯ABS的28.6%。因此,PSNOR能长期有效地提高ABS的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25.
26.
27.
28.
针对光储型并网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问题,在微电网侧引入第三方微电网运营商概念,建立微电网净现值模型评价微电网项目投资运营可行性;在电动汽车用户侧引入技术接受度模型,从电动汽车需求侧响应技术的有用性和易用性两方面评价电动汽车用户对电动汽车需求侧响应技术的使用意愿。算例表明:技术接受度模型的建立可更全面评判电动汽车用户进行需求侧响应的意愿,更加符合实际的预测电动汽车可转移充电负荷响应量;并网型光储微电网在引入电动汽车需求侧响应机制下,可减少光伏弃电量,提高微电网规划周期内净现值。 相似文献
29.
在不同温度下热分解金属–有机框架-5(MOF-5),制备不同平均粒径、不同结晶度的六方纤锌结构纳米ZnO,通过刮刀法将制备所得ZnO浆料制备成ZnO光阳极薄膜,并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合成的MOF-5、ZnO纳米粒和ZnO光阳极薄膜的物相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ZnO纳米粒形貌和光阳极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F-5的煅烧温度越高,获得的ZnO纳米粒粒径越大,结晶度越高。ZnO纳米粒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制备的光阳极膜染料吸附量越大,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越高。然而,如果ZnO纳米粒粒径过小,结晶度太低,则会降低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当ZnO纳米粒平均粒径为65.5 nm,制备所得的电池效率最高;通过优化光阳极膜厚度,可进一步提高电池效率,当厚度为48μm时电池效率最高,为3.86%。 相似文献
30.
采用固相法制备Sm3+掺杂SrBi8–xSmxTi7O(27)(SBT–BIT–x Sm3+, 0≤x≤0.50)共生铋层状陶瓷,研究了不同掺杂量的Sm3+对样品的结构、介电、压电以及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陶瓷样品均为单一的共生铋层状结构,XRD精修和Ramam结果显示Sm3+掺杂引起样品晶格畸变的减小,适量的Sm3+掺杂降低了介电损耗tanδ,提升了压电常数d33,当x=0.30时,综合电性能最佳:压电常数d33=16.3 pC/N,tanδ=0.90%。在407 nm近紫外光的激发下,SBT–BIT–x Sm3+陶瓷样品在598 nm处存在最强的红橙光发射,当x=0.15时,发光强度达到最佳,Sm3+掺杂SBT–BIT共生铋层状陶瓷在光-电多功能器件等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