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33篇 |
免费 | 586篇 |
国内免费 | 32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23篇 |
综合类 | 619篇 |
化学工业 | 2355篇 |
金属工艺 | 189篇 |
机械仪表 | 340篇 |
建筑科学 | 788篇 |
矿业工程 | 2777篇 |
能源动力 | 144篇 |
轻工业 | 2035篇 |
水利工程 | 425篇 |
石油天然气 | 1402篇 |
武器工业 | 29篇 |
无线电 | 23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22篇 |
冶金工业 | 663篇 |
原子能技术 | 35篇 |
自动化技术 | 2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2篇 |
2023年 | 306篇 |
2022年 | 421篇 |
2021年 | 528篇 |
2020年 | 415篇 |
2019年 | 294篇 |
2018年 | 153篇 |
2017年 | 259篇 |
2016年 | 295篇 |
2015年 | 390篇 |
2014年 | 647篇 |
2013年 | 537篇 |
2012年 | 626篇 |
2011年 | 595篇 |
2010年 | 547篇 |
2009年 | 522篇 |
2008年 | 613篇 |
2007年 | 555篇 |
2006年 | 522篇 |
2005年 | 542篇 |
2004年 | 502篇 |
2003年 | 505篇 |
2002年 | 439篇 |
2001年 | 400篇 |
2000年 | 334篇 |
1999年 | 284篇 |
1998年 | 225篇 |
1997年 | 242篇 |
1996年 | 233篇 |
1995年 | 214篇 |
1994年 | 168篇 |
1993年 | 144篇 |
1992年 | 123篇 |
1991年 | 123篇 |
1990年 | 112篇 |
1989年 | 105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留路断层是留北东部地区主要的油源断层。为研究断层两侧油气成藏规律及差异性,以断裂控烃、控藏理论为指导,利用三维地质建模恢复断层形态,在分析断层两盘裂缝发育程度、断层与圈闭的配置关系和断层活动性的基础上,研究留路断层对新近系油藏发育程度、部位、层位和规模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留路断层断面形态控制油藏富集区域,油藏集中在断层走向转折附近;断层带结构分带性及断层与圈闭的产状配置关系是留路断层下降盘油气富集差异的主要原因;断层活动性控制油气富集与分散,断层活动性强,油气富集规模大、油藏赋存层系多。 相似文献
82.
针对传统的乙烯基单体共聚物类降滤失剂在高温高盐油藏效果差的缺点,利用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反应得到了一种耐温耐盐钻井液降滤失剂WB-FLA-2,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WB-FLA-2的合成条件。借助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了降滤失剂WB-FLA-2的分子结构和热稳定性,考察了降滤失剂WB-FLA-2的降滤失性能。结果表明,钻井液降滤失剂WB-FLA-2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总质量分数20%,单体质量比DMAA:AMPS∶DMDAAC∶NVP=10∶2∶1.5∶1,引发剂用量0.5%,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55℃。WB-FLA-2的热分解温度为255℃;在淡水基浆(5%膨润土+0.3%Na_2CO_3+淡水)中的最佳加量为2%。在淡水基浆中加入2%WB-FLA-2后,基浆老化前的API滤失量由28.4 mL下降至2.8 mL,150℃老化24 h后的API滤失量由78 mL下降至7.0 mL,在3.5 MPa×150℃条件下的高温高压滤失量也由130.8 mL下降至36.1 mL。组成为5%膨润土+0.3%Na_2CO_3+淡水+30%NaCl+2%WB-FLA-2的盐水泥浆经150℃老化24 h前后的API滤失量分别为12.4 mL和14.9 mL。降滤失剂WB-FLA-2表现出优良的降滤失性能和耐温耐盐性能,有望用于高温高盐地层。 相似文献
83.
非均质油藏水驱或聚合物驱后,油井附近区域中低渗透储层难以波及,剩余油饱和度较高。为深入了解压裂液滤失性对压裂增油效果的影响,比较了5种压裂液的滤失性能,通过改变压裂液滤失时间和裂缝长度,研究了压裂液滤失性对增油效果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与改性胍胶相比,合成聚合物压裂液滤性能良好,滤失液可以将水平裂缝入口附近区域岩心中剩余油驱替到岩心深部区域,在后续水驱作用下剩余油再沿裂缝返回采出端,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通过选择压裂液类型以及增加压裂施工时间和裂缝长度,可使压裂液滤失量增加,滤失液波及体积增大,发生运移剩余油量增加,导致采收率增幅提高。从技术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推荐"聚合物溶液+聚合物凝胶"段塞组合进行施工,合理的压裂裂缝长度为1/5数1/3注采井距。 相似文献
84.
基于测井资料划分识别页岩气储层的方法有多种,但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及其识别精度均有差别。因此,优选出页岩气储层的区域性识别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的综合分析比对,建立了页岩气储层与非储层的识别标准,深入剖析了重叠图法、?lgR识别法、总有机碳含量计算识别法的原理及适用性,并结合岩心分析资料对各方法进行评价、对比和精度分析,最终优选出常规测井资料组合法结合体积密度TOC指示法作为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的识别方法。结果表明:建立识别标准可为精确划分识别页岩气储层提供重要依据;自然伽马、密度及声波时差重叠曲线对页岩气储层的识别效果较好,而补偿中子由于受黏土影响较大而不适于作为该区的叠合曲线;孔隙度测井曲线重叠法识别非富有机质页岩气层的效果不佳;体积密度TOC指示法的划分成果能满足精度要求,而自然伽马TOC指示法识别精度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85.
《精细石油化工》2017,(3):44-48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AM/AMPS/DMAAC/DAAM四元共聚物,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测定了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研究了不同加量、不同温度下聚合物的降滤失性能,与油田常用降滤失剂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m(AM)∶m(AMPS)∶m(DMDAAC)∶m(DAAM)=5∶3.6∶1∶0.4,w(引发剂)%=0.3,聚合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6h条件下,其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107;当温度达到130℃时,AM/AMPS/DMDAAC/DAAM四元共聚物的滤失量在淡水基浆中保持在10mL以下;在淡水基浆中,在AM/AMPS/DMDAAC/DAAM四元共聚物的加量为0.2%时,其滤失量为8.4mL。四元共聚物在淡水、盐水、人工模拟海水三种基浆的滤失量均小于FA367和低黏CMC在三种基浆的滤失量,且四元共聚物在三种基浆的滤失量均在10mL以下,符合SY/T 5621—93的API滤失量标准。 相似文献
86.
膜滤系数(MF)是油田注水水质好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注入水的渗透性和对地层的堵塞趋势一种模拟。特定过滤累积量的MF值不能准确反映注入水的渗透性和堵塞趋势。 相似文献
87.
高渗透地层压裂液滤失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高渗透地层而言,由于压裂液滤失速度较快,滤失量较大,难以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滤饼区,这时压裂液的滤失主要是受裂缝与油藏之间压力差的作用,而传统的滤失模型将裂缝到油气藏的区域分为滤饼区、侵入区和油气藏区,考虑压裂液的滤失受到压裂液黏度、地层流体压缩性和压裂液造壁性等3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但不能描述压裂液向地层作动态渗流的情况,因此,就无法用于高渗透地层压裂液的滤失计算。文章考虑压裂液为非牛顿型流体、在施工过程中向地层作平面二维流动的实际情况,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高渗透地层压裂液滤失模型,通过数值求解,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高渗透地层,考虑地层未有滤饼区的形成、压裂液的非牛顿特性和压裂液向地层作二维渗流滤失的实际情况,计算结果更符合现场实际,这可以减少压裂施工的风险,提高压裂设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8.
高温酸化助排剂HC2-1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了满足高温油藏和深井酸化作业残酸返排的需要,通过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复配研究,得到了高温酸化助排剂HC2—1。其性能评价结果表明,HC2—1具有使用浓度低、表面活性高的特点,在20%的HCI溶液中,当其浓度为50mg/L时,表面张力为20.7mN/m;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在180℃下恒温48h,HC2—1仍保持较高的表面活性;具有良好的耐盐能力,加有HC2—1的20%HCl溶液和CaCO3反应至HCl完全消耗,整个反应过程体系无新相生成且表面张力基本不变;可增大酸液体系的润湿角,进一步降低毛细管阻力,使酸液返排率由46%提高到97%,在促进酸液返排的同时与原油不发生乳化反应。 相似文献
89.
姜慧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3):88-90
梁112块沙四段薄互层油藏属于典型的高压、特低渗透油藏,具有油层多、单层薄、砂岩与泥岩交互等特点。常规压裂效果不理想。通过建立单井模型,确定了压裂应以增加裂缝的长度为主;利用FracproPT软件模拟优化加砂规模;根据油层物性特点优化射孔方案;配套应用粉陶降滤和控制缝高等技术优化了水力压裂工艺。2004年共对11口井实施了大型水力压裂,平均加砂量为42.5m3,平均加砂强度为1.6m3/m,累积增产原油达2.75×104t。 相似文献
90.
高密度钻井液随钻堵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和油气层分布的特点,使塔里木盆地易发生高密度条件下的井漏。多种堵漏处理措施,如降排量、降密度、静止堵漏、随钻堵漏、桥接堵漏、注水泥堵漏等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这类漏失问题。根据井漏及堵漏情况,开发出了高密度条件下使用的随钻封堵护壁剂。该堵漏剂主要以改性纤维作为骨架材料,改性沥青和天然有机高分子作为填充材料,以弱交联聚合物为变形填充材料,并辅以有机硅为粘结护壁材料,是一种具有物理化学堵漏功能的新型随钻堵漏剂。经流变性、砂床滤失性、润滑性、油层保护性等性能评价,表明该处理剂加入后,对钻井液流变性影响小、可辅助降低API滤失量和润滑系教、能碴著降低砂床滤失鼍。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保护油气层的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