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06篇 |
免费 | 844篇 |
国内免费 | 76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53篇 |
综合类 | 575篇 |
化学工业 | 2790篇 |
金属工艺 | 1790篇 |
机械仪表 | 311篇 |
建筑科学 | 808篇 |
矿业工程 | 398篇 |
能源动力 | 94篇 |
轻工业 | 506篇 |
水利工程 | 275篇 |
石油天然气 | 349篇 |
武器工业 | 229篇 |
无线电 | 43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019篇 |
冶金工业 | 644篇 |
原子能技术 | 128篇 |
自动化技术 | 1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5篇 |
2023年 | 455篇 |
2022年 | 576篇 |
2021年 | 592篇 |
2020年 | 385篇 |
2019年 | 434篇 |
2018年 | 195篇 |
2017年 | 288篇 |
2016年 | 324篇 |
2015年 | 327篇 |
2014年 | 556篇 |
2013年 | 498篇 |
2012年 | 574篇 |
2011年 | 580篇 |
2010年 | 553篇 |
2009年 | 641篇 |
2008年 | 685篇 |
2007年 | 639篇 |
2006年 | 532篇 |
2005年 | 509篇 |
2004年 | 454篇 |
2003年 | 320篇 |
2002年 | 267篇 |
2001年 | 280篇 |
2000年 | 211篇 |
1999年 | 173篇 |
1998年 | 170篇 |
1997年 | 112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69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01.
102.
103.
104.
原子分辨的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方法具有原子分辨功能,可实现外力作用下材料的组织结构与缺陷相互作用,以及微观结构在时间-空间演化过程的观测。受制约于高空间分辨电子光学系统的要求,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物镜极靴空间极小,原子分辨的原位力学实验系统在国际领域长期没有突破,基本属于空白。本文综述了研究小组近二十年来围绕原子分辨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工作,包括研发原子分辨的材料力学行为实验系统,在实验系统基础上发展的实验方法及开展的相关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主要在多晶金属中的晶界塑性原子机制方面取得的较系统的工作,包括发现晶粒转动位错攀移机制、晶界滑移机制、晶界位错攀移与阶错(disconnection)反应机制、晶界位错锁形核与解锁机制、晶界迁移与扩散机制、晶界发射偏位错形核孪晶机制、孪晶界位错塞积与位错交滑移机制等。上述实验系统和相关科学仪器研发上取得的进展为原子尺度动态观测材料弹塑性力学行为和界面弹塑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晶界塑性原子机制的科学发现有助于发展先进结构材料体系。 相似文献
105.
《陕西水利水电技术》1996,(1):7-9
地质勘察总队是我院勘测设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于1952年,迄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随着我院的发展壮大,地质勘察事业也有长足的发展。现有职工5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83人,其中高、中级工程师141人。目前已成为一支拥有地质、钻探、物探、测量、室内外岩石、土工、环评、土水化学分析试验、野外岩土原位测试、岩土工程、凿井、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工作站)、出版、工业陶瓷及机械修造等专业的综合性勘察队伍。 相似文献
106.
以硝酸铁、硝酸钴和柠檬酸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微波加热自蔓延燃烧法制备出了纯的立方尖晶石型铁酸钴(CoFe2O4)纳米粒子,然后通过原位聚合将聚苯胺(PAN)对所得粒径约20~30nm铁酸钴纳米粒子进行了包覆,制得了PAN/CoFe2O4纳米复合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手段对所得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N链段与CoFe2O4纳米粒子之间存在作用力,通过原位聚合制得的PAN包覆在CoFe2O4纳米粒子表面,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进一步证实了PAN/CoFe2O4纳米复合物的形成。荧光分析结果表明,引入CoFe2O4纳米粒子后PAN荧光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107.
当前外场只对机载通信设备进行自检、功能检查,内场虽能进行性能测试,但是针对单个设备(子系统)的离位测试,不能反映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状态。也就是说,当前外场检查、内场测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必须寻求在外场条件下对通信系统进行原位性能测试的途径。以某型机载超短波通信系统为例,结合外场实际条件以及部队、厂所维修保障经验,提出了基于天线辐射和线缆连接两种原位性能检测方案。通过对方案设计、指标选取、测试原理及步骤的详细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的测试经历,实现了对机载通信系统的系统级性能的全面测试和验证,测试结果和数据对于部队掌握通信系统实际装机状态和更好地进行设备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8.
109.
在不增加过载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炮射导弹发射初速,提出采用包覆随行装药的火炮装药结构。建立了包含半可燃药筒在内的混合装药内弹道模型,主装药选取高能钝感发射药,随行装药利用低燃速药进行包覆处理,分析了不同随行率和包覆层厚度条件下内弹道性能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随行率的增加,弹丸初速提高;通过改变包覆层厚度能够很好地控制随行装药点火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110.
为深入认识ε晶型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ε-CL-20)分子的骨架内、外基团在升温过程中的结构演化规律,采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situ FT-IR),结合差示扫描量热(DSC),对ε-CL-20骨架内外基团的温度响应规律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ε-CL-20骨架外基团(—NO_2、C—H)的红外吸收峰强度随温度升高经历了三个变化阶段:线性下降阶段(ZⅠ)、加速降低阶段(ZⅡ)和第二次加速降低阶段(ZⅢ),可分别对应于CL-20晶体热膨胀、热致相变与热分解过程;分子骨架内C—N伸缩振动同样经历上述三个阶段,但ZⅡ、ZⅢ区域起始温度均明显高于骨架外基团,表明无论是热致相变还是热分解过程,骨架外基团对温度都更为敏感,而在更高温度下,骨架内基团才会对温度产生响应;骨架内C—C伸缩振动的温度响应特点更为复杂: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峰强仅经历一次加速降低阶段,同时C—C伸缩振动出现与ε-γ相变密切相关的新特征峰,表明相变过程使得分子骨架内C—C键的振动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进一步升温后发现新特征峰的面积相对占比在不断增加,说明这种骨架内振动模式的变化直至热分解结束前仍在不断进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