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156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253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18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0篇
冶金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7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论审美特征     
以美的客观实在性和美感的主观情趣性为前提,分析了审美的特殊性,揭示和论证了审美所具有的三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感受工作、生活的压力,生活情趣成为重要的心理需求。这使得情趣性设计,成为纷繁的产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情趣设计来源于生活,立足于产品与人的亲和力,它激发人们的情感思绪,增加工作、生活的活力。情趣设计成为不可忽视的创意方向。  相似文献   
13.
陈勤 《数码摄影》2008,(5):134-137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诗人贺敬之这样描写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道出了桂林山水只有在云雾之中才充满灵气,在中国画中,画家们也爱用以虚衬实的手法来营造画面,如大画家齐白石的大写意艳鸟,常常是大片虚化的环境里突现一鸟一花,  相似文献   
14.
一种常见的观点,老黄花梨家具选用的材料都是大料直纹的,这也代表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素雅、清雅……笔者对这种观点并不是要反驳,而是认为我们应该回到当时的历史状况来看待这个问题:其一,古代没有汽车,只有马车、牛车、驴车和人力"轮船",搬卸木头几乎都是靠人力。其二,古代开料制作家具没有今天的电锯,靠的是纯人工的"拉大锯"。  相似文献   
15.
情趣化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高职语文的教学改革目标,因此高职语文在注重应用性的同时,也应加强情趣化教学。旨在分析语文情趣化教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探讨语文情趣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从而还语文课程“人文性”本来面目,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同时让语文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6.
章探讨了“两课”教育与人素质教育的关系。人素质教育是通过、史、哲、艺术等人丈社科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素养和审美情趣,它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两课”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的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努力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接班人,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上是属于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7.
双关语既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又是一种特有的语言手段。对中英文广告中的双关语进行剖析,说明其运作过程、使用形式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将“尸体美容师”这一行当作为故事主题拍成符合大众审美情趣且具有普世价值观的现代电影,这本身便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行动。然而,最后这部呈现在观众的《入殓师》是那样的温馨柔美,清新流畅,不管你是心存温暖或是热泪盈眶地看完这部电影,最后获得的绝不会是伤感与惆怅。本片曾夺得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2009)最佳外语片之殊荣。  相似文献   
19.
曹成明 《轻工设计》2012,(23):267-268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在产品设计教学课程中培养和建立同学们的情感创意思维。根据情感化设计的特点,从幽默的外观形态、引导思维的趣味性、产品的意境、以及从人的感官功能加以分析的色彩、声音、气味、质感等形式要素入手,逐步建立同学们的情感创意思维。  相似文献   
20.
一双鞋,不仅透露出一种审美情趣,更传递着一种文化气息,甚至还延续并书写着人类发展的历史。鞋的发明与历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要走路,必须要穿鞋。鞋是我们的足装,虽然处于人体结构中的"最底层",但其作用却不能小视。我们常说"一双鞋决定一个人整体造型的成败",这话一点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