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3篇
  免费   1133篇
  国内免费   856篇
电工技术   669篇
综合类   1391篇
化学工业   1510篇
金属工艺   556篇
机械仪表   1293篇
建筑科学   1008篇
矿业工程   673篇
能源动力   213篇
轻工业   649篇
水利工程   428篇
石油天然气   709篇
武器工业   122篇
无线电   227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94篇
冶金工业   381篇
原子能技术   103篇
自动化技术   2448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36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453篇
  2020年   377篇
  2019年   465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433篇
  2015年   482篇
  2014年   877篇
  2013年   699篇
  2012年   776篇
  2011年   856篇
  2010年   751篇
  2009年   749篇
  2008年   795篇
  2007年   703篇
  2006年   664篇
  2005年   625篇
  2004年   601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416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234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不同地质目标的叠前时间偏移成像解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云  高军  孙德胜  林吉祥 《石油物探》2006,45(3):217-229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地震勘探成像技术的发展,叠前时间偏移正逐步替代常规的NMO加DMO加叠后时间偏移成为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方法的主流。但对于不同的地质目标,叠前时间偏移的成像效果是否优于常规NMO加DMO加叠后时间偏移的成像效果呢?为此,从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方法、处理流程和处理参数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基于某地区三维数据常规处理结果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结果,针对不同地质目标进行了剖析与评价。认为: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垂向分辨率较常规处理明显降低,但对于空间波阻抗变化明显的河流和断层,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空间分辨率要高于常规处理;对于小于1/4波长的叠置薄储层,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的垂向和空间分辨率低于常规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2.
金添  周智敏  常文革 《信号处理》2006,22(2):238-243
地表穿透合成孔径雷达(Ground PENetration SAR,GPEN SAR)为了探测掩埋在地下的目标,通常工作在多层媒质的环境中。传统成像模型是建立在同一均匀媒质的假设上,不再适合于GPEN SAR的实际情况。本文首先建立了两层分区均匀媒质中的成像模型,然后利用后向投影(BP)算法定量分析了成像几何参数、土壤参数等对成像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种修正的后向投影(MBP)算法。MBP算法不仅能够校正两层分区均匀媒质对成像定位的影响,还能估计目标的掩埋深度,提供目标三维位置坐标。仿真结果验证了MBP算法在不同信噪比环境下,对多目标的三维定位精度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已经深入到广播影视的各个技术领域,全国省级以上电视台已经基本实现数字化。目前,国内大中型城市电视台也都处于模拟电视系统转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的阶段,面对新一轮的数字和产业发展浪潮,面对开放、竞争、融合和不断变化的信息领域,电视台应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掌握主动?目前,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正在建设为特定业务服务的计算机系统网络。如,素材收录系统、新闻业务系统、节目制作系统、硬盘自动播出系统等。  相似文献   
14.
在cdma20001x前向信道中,要对一段信号进行传送,一般选用QPSK调制,因为QPSK调制比QAM更适合噪音环境。采用TI6000系列的TMS320C6711芯片处理前向信道信号,可以对复杂性和实时性较高的信号做采集、量化、编码、调制等实时处理,主要功能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从而使系统具有结构灵活、可靠性高、可扩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孙杰 《电信技术》2003,(9):80-81
在经过大规模的光网络圈地运动之后,运营商在投资上越来越谨慎。如何帮助运营商建设一个可以创造利润的网络,建设一个既立足现在,又面向未来的网络成为设备厂商竞争的关键。目前,光网络市场最热的话题是如何在传统传输平台上传送多种业务,即MSTP(Multi-ServiceTransportPlatform)———多业务传送平台。西门子推出了全新的多业务平台SURPASShiT70系列,通过对第二层数据功能的集成从而实现对数据业务的支持,同时该设备还支持多达16个10Gbit/s线路侧接口,完成对各种任意网络结构的支持。随着VC鄄SEL(VerticalCavitySurfaceEmitting…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地杂波O.94μm激光后向反射率的测试,获取不同入射角的多背景后向反射率测试数据。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提供特征信息,为激光探浏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福建某厂生产的水平钢化炉用于生产汽车及建筑用的圆柱面弯曲钢化玻璃.其中的主要部件--弯曲钢化成型区--的作用是使玻璃弯曲钢化成型.它的主要结构是将丝杆螺母副安装于弯曲机构内.其工作原理为两侧的丝杆螺母副的旋向相反,每个螺母可在其铰链套内滑动,通过链传动,每个丝杆螺母副的位移量一致,从而使得弯曲机构形成一个圆柱面,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引入激光回馈的双光束干涉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刘刚  张书练  朱钧  李岩 《激光技术》2003,27(5):470-472
提出了一种引入He-Ne激光回馈的双光束干涉系统,并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对系统中的干涉信号及激光器尾光功率变化同时进行探测。发现当干涉仪的主回馈镜移动时,激光器尾光信号是正弦形波形,而干涉仪输出的是以双峰为一个周期的信号,双峰中一峰总是高于另一峰,并且当主回馈镜移动方向改变时,同一周期中两峰出现的顺序也随之改变。对实验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模拟出干涉信号及激光自身功率的变化曲线。理论分析及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完全吻合。讨论了利用发现的现象进行测量的可行性,所提出的测量方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9.
视频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实时性在通信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视频通信对基于视频压缩算法的传输误差非常敏感。本对系统的传输质量做了一定的分析,简要介绍了当前的一些抗误码技术,指出在不可靠的信道上。可以用前向纠错(FEC)和误码隐藏等误码恢复技术来获得质量可以接受的恢复图像。特别指出了信源/信道联合编码(JSCC)这种在发送端采取的措施来提高视频信号的抗误码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