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68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0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不锈钢微滤膜,对酶解RNA制备5'-核苷酸中杂蛋白的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压力、温度对膜渗透通量、杂蛋白截留率以及透过液中杂蛋白含量等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操作条件为:压力3.8 kg·cm-2、温度20℃,此时杂蛋白截留率达到66.7%、膜透过液中杂蛋白含量约为0.1 mg·mL-1.研究表明,滤饼层模型能较好地解释不锈钢膜的膜污染问题,通过考察膜渗透通量的恢复率,确定了最佳膜清洗方案,整个清洗过程只需要110 min,操作简捷,膜渗透通量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42.
研究放射性核素铼(188Re)标记脑胶质瘤U87-EGFRvIII(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 III)细胞反义寡核苷酸序列的制备方法,探讨其作为脑胶质瘤反义显像剂的可能性。采用细胞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Cell-based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Cell-SELEX)筛选脑胶质瘤U87-EGFRvIII细胞,得到一段高亲和力的反义寡核苷酸序列U2,然后采用直接标记法进行188Re的放射性标记,按照正交实验设计进行188Re最佳标记条件的摸索,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通过体外稳定性实验评价188Re-U2的放化特性,测定标记物静脉注射后在大耳兔不同时相血液放射性清除曲线,应用SPECT显像观察标记物在兔体内的放射性动态分布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标记条件下188Re-U2的标记率为70%±14%;经Sep-PaK C18反相柱分离纯化后,188Re-U2在生理盐水和血清中37 oC下放置24 h的放化纯度分别为70.6%和95.55%;188Re-U2在兔体内的血放射性清除迅速,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其余脏器内放射性均较低。188Re直接法标记U87-EGFRvIII细胞反义寡核苷酸U2的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标记率和体内外稳定性,并且体内分布动力学特性也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43.
《今日电子》2008,(3):80-80
随着碳纳米管(CNTs)的独特性能的证实,作为一个有前景的电极材料,单壁碳纳米管的使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CNT粘贴由充分混合单壁碳纳米管和矿物质而成的电极已经在大量的实例中看到。改进一个适当的催化剂,由此产生电极对于氧化还原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结果,  相似文献   
44.
啤酒厂废酵母经培养可转化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生成三磷酸腺苷(ATP).研究了初始葡萄糖、磷酸盐、Mg2+、IMP底物浓度、pH值等主要参数对转化率的影响以及纯化过程中洗脱液的选择.利用酵母体内的酶成功地对IMP进行了转化,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ATP转化率稳定在90%以上,含量超过85%,纯度超过99%.  相似文献   
45.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10):163-168
近年来,核苷酸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核苷酸含量检测的相关技术及应用情况,并详细介绍了核苷酸检测样品前处理过程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前处理方法主要有沉淀法、固相萃取法和快速溶剂萃取法三大类,其中固相萃取法去干扰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广。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离子色谱法。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检测婴幼儿配方乳粉中5种核苷酸含量的方法,而简单提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将会是今后核苷酸含量检测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通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核苷酸检测技术的文献综述,对其发展前景予以展望分析,旨在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监控和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6.
探讨不同热处理条件(温度110,115,120,125,130 ℃和时间25,40,55,70,85 min)对牛骨酶解液美拉德反应产物(EBBH-MRP)呈味特性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低于130 ℃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这与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变化趋势一致。风味核苷酸含量随温度上升呈增加趋势。在不同温度下,共检测到6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酸类和杂环类化合物。当热处理时间超过40 min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不断增加,风味核苷酸含量也缓慢增加。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减少,共检测到54种。醛类、酮类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至70 min,其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结论:适当的热处理条件可以提升EBBH-MRP的呈味及风味特性。  相似文献   
47.
选取汤品色泽、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可溶性固形物和香气成分等作为表征干贝汤制品的指标,研究贮藏湿度对干贝汤品风味特性的影响。通过固相微萃取方法提取干贝汤中的风味物质,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出150种挥发性化合物。研究发现:呈味氨基酸(主要是甘氨酸、牛磺酸、精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等)和呈味核苷酸(主要是5’-腺苷)在干贝汤中含量较高,对汤的滋味具有积极贡献。在4℃贮藏时,干贝的风味特性受环境湿度的影响,醛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和种类有明显变化。干贝汤风味保持最佳的是在RH 43%下贮藏的样品,其固形物含量为31%,呈味氨基酸含量为8338 mg/100 g干贝,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种类、数量以及相对含量也接近对照组样品。研究表明4℃、RH 43%的贮藏条件有利于干贝风味特性和风味成分的保持。   相似文献   
48.
本文选取配合饲料、杂鱼和混合饲料三种饲料,研究了不同饲料养殖对雌体三疣梭子蟹不同部位呈味核苷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并用电子舌对其整体滋味轮廓进行分析,以期寻找合适的人工饲料来代替杂鱼。结果表明:混合饲料组和配合饲料组性腺中GMP(5’-鸟苷酸)、IMP(5’-肌苷酸)和AMP(5’-腺苷酸)含量均已达到杂鱼投喂水平,配合饲料组体肉中AMP含量和肝胰腺中IMP含量显著低于杂鱼投喂组(p<0.05),混合饲料中仅肝胰腺的AMP含量低于杂鱼投喂组;混合饲料组性腺和体肉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均与杂鱼投喂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混合饲料组肝胰腺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分别是配合饲料组和杂鱼投喂组的1.44倍和1.21倍。综合分析表明,混合饲料组更为接近杂鱼喂养水平。电子舌数据同样显示人工饲料养殖雌体三疣梭子蟹会使其各部位滋味轮廓与杂鱼喂养有较小差异。   相似文献   
49.
挥发性香气成分和非挥发性滋味成分是食用菌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究平菇、香菇、双孢蘑菇、金针菇和杏鲍菇等5种食用菌鲜品中的风味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5种食用菌鲜品中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研究了不同组分对整体风味的贡献,并测定了5种食用菌的总游离氨基酸和5'-核苷酸的含量。结果显示:5种食用菌中共鉴定出35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醛类5种、酮类5种、醇类9种、烷烃类8种、杂环和硫化物6种、酯类1种和含氮化合物1种;其中共有成分8种,分别为苯甲醛、3-辛酮、1-辛烯-3-酮、3-辛醇、2-乙基己醇、5-甲基-2-乙酰基呋喃、2-戊基呋喃和甲氧基苯肟。平菇鲜品中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ROAV≥1)为1-辛烯-3-酮、1-辛烯-3-醇和3-辛酮;香菇鲜品中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1-辛烯-3-酮和甲硫醇;双孢蘑菇和金针菇鲜品中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1-辛烯-3-酮、3-辛酮和3-辛醇;而杏鲍菇鲜品中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是1-辛烯-3-酮和1-辛烯-3-醇。5种食用菌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72~3.65 mg/g,总呈味核苷酸含量为154.40~1013.60 μg/g,不同品种间总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含量差别较大。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食用菌风味特征,对食用菌品种的改良、定向培育及食用菌的加工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测定乳粉类产品中5种核苷酸,包括胞嘧啶核苷酸(cytidine monophosphate,CMP)、尿嘧啶核苷酸(uridine monophosphate,UMP)、腺嘌呤核苷酸(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鸟嘌呤核苷酸(guanosinemonophosphate,GMP)、次黄嘌呤核苷酸(inosinemonophosphate,IMP)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温水溶解后,经1%(V:V)甲酸沉淀蛋白离心后,分别通过固相萃取SPE法和超滤离心法有效净化其他干扰成分,从而进行前处理方法评价;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2.1mm×50 mm,1.8μm)为分析柱,0.1%(V:V)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分离。质谱采用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对纯水配制标准溶液和阴性基质溶液配制标准溶液进行比较,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 5种核苷酸在4.5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AMP、IMP和GMP在10~100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CMP和UMP分别在25~1000 ng/mL和100~10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90以上,方法检出限分别为UMP 5 mg/kg、CMP 1 mg/kg、AMP0.5 mg/kg、IMP 0.5 mg/kg、GMP 0.1 mg/kg。在10.0、50.0、100.0mg/kg加标水平下的超滤离心法的平均回收率在73.6%~1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6%~15.89%;SPE法的平均回收率在86.4%~10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2%~14.4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可以快速准确鉴别并定量乳粉产品中的核苷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