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5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52篇
电工技术   169篇
综合类   413篇
化学工业   114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75篇
建筑科学   6961篇
矿业工程   1124篇
能源动力   28篇
轻工业   144篇
水利工程   1049篇
石油天然气   34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17篇
冶金工业   112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684篇
  2013年   541篇
  2012年   624篇
  2011年   587篇
  2010年   679篇
  2009年   662篇
  2008年   672篇
  2007年   603篇
  2006年   486篇
  2005年   518篇
  2004年   486篇
  2003年   495篇
  2002年   416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3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后压浆灌注桩在普通成孔灌注桩基础上,增加了放置压浆管、注浆准备及压浆3个步骤,并于桩成孔后在孔底投放直径1—3cm的碎石。采用灌注桩复式注浆工艺进行地基处理,介绍了注浆工艺、施工设备、注浆管制作及高压注浆等技术措施,并提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实践证明,复合注浆技术不仅能显著提高桩的承载力、有效减少桩基沉降,且质量稳定可靠、无噪声、无振动、无污染。  相似文献   
102.
后压浆灌注桩在普通成孔灌注桩基础上,增加了放置压浆管、注浆准备及压浆3个步骤,并于桩成孔后在孔底投放直径1~3cm的碎石。采用灌注桩复式注浆工艺进行地基处理,介绍了注浆工艺、施工设备、注浆管制作及高压注浆等技术措施,并提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实践证明,复合注浆技术不仅能显著提高桩的承栽力、有效减少桩基沉降,且质量稳定可靠、无噪声、无振动、无污染。  相似文献   
103.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水闸、桥梁等基本建设项目日益增多,钻孔灌注桩作为此类工程的基础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特殊性,工程的质量监理也增加了新的难度,尽管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仍是灌注桩施工质量监理的三个重要环节,但钻孔灌注桩的监理实践告诉我们,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才是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只有做好了这二步,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才有根本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4.
本文根据嘉金高速公路沪清平连续跨线桥的钻孔桩施工经验,介绍常见钻孔桩质量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5.
106.
为了探究钻孔灌注桩在竖向成孔时伴随的孔周土体径向应力的卸荷情况,基于SMP屈服准则及非相关联流动法则,探讨了初始原位应力场条件下砂土竖向钻孔孔周存在的2个塑性区的应力状态工况,并推导了该工况的应力场、位移场的解答,给出了工况判别标准。结果表明:静止侧压力系数K0、土体内摩擦角φ的选取关系到孔周塑性区半径re,rp的变化,对塑性区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影响;不同K0和泥浆重度rmud下的孔壁相对位移、孔壁应力均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孔壁相对位移随K0增大而增大,随rmud的增大而减小,但孔壁径向和环向应力并不随K0的改变而改变;砂土竖向成孔的孔周塑性区范围几乎沿深度不发生变化,塑性半径rp对钻孔孔壁环向应力有较大影响。提出的理论解对于砂土初始原位应力场中的灌注桩成孔卸荷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7.
为更加深入研究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的承载特性与荷载传递规律,以印尼地区某工程为依托,对3根直径为800 mm的嵌岩灌注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桩身应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3根试桩的Q-s曲线均为缓变型,沉降量均不超过17 mm,回弹率较大,介于54.8%~70.9%之间,残余沉降较小,承载力较高,均满足设计要求。桩身轴力随桩顶荷载的增加逐渐增大,随深度逐渐递减;桩侧摩阻力的发挥具有异步性,随着荷载的增大,桩侧摩阻力逐渐发挥,在嵌岩段桩侧摩阻力最大,但仍未充分发挥;桩端阻力随桩顶荷载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大,在最大荷载作用下,桩端阻力占比约55%,表现出摩擦端承桩的特性。研究结果对国内桩基规范的完善以及当地桩基规范的制订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8.
苏晓栋    孟星宇    李致    何建新    陈灿明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0,(5):209-214
以某水闸基础的2根灌注桩为对象分别采用ABAQUS数值模拟、高应变试验以及基于地勘资 料的规范方法,对灌注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桩轴力、桩顶位移和极限承载力等方 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高应变试验、数模计算和基于地勘资料推求的桩基承载力结果较为接近,以 高应变结果为基准,数模计算与之相差6.51%,基于地勘资料推求结果相差22.09%。说明基于 ABAQUS数值模拟能实现灌注桩全过程的竖向承载性能模拟,达到快速、基本准确地确定灌注桩承载 力。  相似文献   
109.
针对传统的灌注桩施工纸质管理的低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的灌注桩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由服务器端、双客户端、网络协议拓扑组成。双客户端包含管理端及现场记录端,结合灌注桩施工现场,现场记录端通过网络将信息以数据包形式传输至服务器侦听端进行解析并存入数据库,管理端实时获取灌注桩最新的施工信息,并以可视化形式进行分类表达,归纳得出工程的进度、质量控制等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切实可行,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主要叙述磨基山公园冲击钻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