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48篇
  免费   5167篇
  国内免费   3816篇
电工技术   616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5193篇
化学工业   14398篇
金属工艺   10016篇
机械仪表   6341篇
建筑科学   7489篇
矿业工程   2092篇
能源动力   5582篇
轻工业   5601篇
水利工程   619篇
石油天然气   4682篇
武器工业   1095篇
无线电   59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643篇
冶金工业   6518篇
原子能技术   1096篇
自动化技术   2023篇
  2024年   717篇
  2023年   2750篇
  2022年   3152篇
  2021年   3741篇
  2020年   2802篇
  2019年   2623篇
  2018年   1168篇
  2017年   1940篇
  2016年   2263篇
  2015年   2724篇
  2014年   5250篇
  2013年   4084篇
  2012年   4771篇
  2011年   4786篇
  2010年   4080篇
  2009年   4355篇
  2008年   4555篇
  2007年   4063篇
  2006年   3659篇
  2005年   3564篇
  2004年   3387篇
  2003年   2872篇
  2002年   2502篇
  2001年   2329篇
  2000年   1910篇
  1999年   1673篇
  1998年   1558篇
  1997年   1523篇
  1996年   1355篇
  1995年   1292篇
  1994年   1121篇
  1993年   980篇
  1992年   982篇
  1991年   930篇
  1990年   840篇
  1989年   813篇
  1988年   155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目的多元热流体吞吐技术是海上稠油开发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但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暴露出易发生“气窜”的问题,即N_(2)、CO_(2)等非凝析气体容易突破到周边生产井,导致其电泵气锁关井影响生产。方法以渤海NB稠油油田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视化实验方法,研究防止气窜的治理策略。结果筛选出适合油田的磺酸基泡沫调堵体系,命名为QGQ-4,优化研究出最佳注入参数为质量分数0.4%、泡沫干度在60%以上、地面预制泡沫注入方式。与单纯多元热流体驱相比,泡沫辅助多元热流体驱可提高油藏波及,有效封堵气窜通道,提高平面波及系数37%。结论研究成果现场应用后,受益井初期高峰日产油增加到措施前的1.5倍,日产油由措施前的50.5 m^(3)增至措施后的高峰日产油75.7 m^(3),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22.
富油凹陷是大型油气田形成的资源基础,控制或影响着大中型油气田(藏)的形成和富集分布,而优质烃源岩是形成富油凹陷的物质基础,探讨中国近海富油凹陷优质烃源岩发育机制与成因对潜在富油凹陷的遴选意义重大。中国近海已证实的富油凹陷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受控于强断陷、适度遮挡、富营养和热事件4个主要因素。“强断陷”作用可形成深凹陷,为烃源岩的发育提供足够的可容纳空间,同时形成半深湖—深湖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与保存。烃源岩沉积期,物源搬运路径上的“沉砂池”等对粗碎屑进行“适度遮挡”,可控制粗碎屑向凹陷的输入量,使凹陷区特别是深洼区主要发育细粒沉积物形成泥质烃源岩。凹陷及其周缘的深部热液活动、火山灰、流经花岗岩物源区的河流等向凹陷输入丰富的营养物质,导致湖盆水体“富营养”,可促进藻类勃发并提供大量沉积有机质,同时形成缺氧环境,有利于优质烃源岩发育。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等晚期“热事件”加速了烃源岩热演化,扩大了有效烃源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烃源岩规模性生油。  相似文献   
923.
渤海湾盆地发育多类、多套热储层,其中新近系馆陶组砂岩热储埋深适中、厚度大、分布广泛,为盆地主力热储之一,但过去的研究缺乏针对全区馆陶组地热资源的系统性评价。为此,在全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研究基础上,通过收集整理钻井、地质和物探资料,系统刻画了馆陶组热储平面展布特征,并评价了馆陶组热储地热资源量,圈定了地热资源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1)渤海湾盆地第四系—古近系现今平均地温梯度为34.7±3.5℃/km,平均大地热流值为64.4±8.1 mW/m2,反映了新生代裂谷盆地属性,具备了形成大型中—低温地热田的地热背景;(2)馆陶组热储温度分布区间为19.6~96.2℃,平均值为56.3℃,相对高温区主要出现在黄骅坳陷、渤中坳陷,冀中坳陷等地区,总体分布趋势与盆地现今地温场格局基本一致;(3)盆地110个县级以上城市馆陶组热储地热资源量折合标煤99.6×108 t,平均地热资源丰度148.6×104 t/km2,属于资源条件最好的一类油田地热资源,其中66.7%集中分布在华北油区;(4)盆地馆陶组热储最大概率...  相似文献   
924.
为解决勘探井获取深地层岩心困难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最高工作温度达205℃、具有高可靠性的液压旋转井壁取心仪。该取心仪由地面系统、控制采集短节和机械液压节组成,并采用一体式保温瓶技术、被动式热管理技术和解卡技术,提高了取心仪的耐温性和工程安全性。通过模拟仿真和地面测试,验证了这些关键技术的功能。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取心仪可在189℃高温高压环境、钻井液相对密度和地层压差较大的探井正常作业,平均岩心收获率大于90%,且具有耐高温、防压差卡钻、取心时效和岩心收获率高的特点,尤其是对存在扩径、缩径和井壁垮塌等问题的井段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925.
深层油气储层高温、高压、高应力特点给钻井工程带来极大挑战,其中钻井液漏失是常见的钻井复杂工况之一,严重制约其勘探开发进度。为研究在深层钻井过程中温度对钻井液漏失的影响规律,以ABAQUS软件平台为基础,建立了考虑钻井液动态循环的热-流-固全耦合漏失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钻井液温度条件下的井周应力分布、地层温度场变化、漏失裂缝延伸规律和钻井液漏失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钻井液温度低于地层温度时,会产生“冷却”效应,导致地层遇冷收缩,井周应力降低;低温循环会降低漏失排量阈值,且相同排量下,低温循环漏失发生得更早。然而,低温钻井液对于地层温度场的影响仅存在于近井区域。短期内,诱导裂缝宽度和长度依然由钻井液排量主导,仅在近井区域的裂缝宽度上表现出了“冷却”效应的影响。建立的热-流-固全耦合模型可以描述动态钻井过程中温度对钻井液漏失规律的影响,可为高温地层钻井设计和现场施工提供研究方法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26.
《电子设计技术》2007,14(12):I0005-I0005
ADI提供了一系列适合工业应用的独一无二的电源管理和转换解决方案,包括热插拨控制器、低压差稳压器(LDO)、开关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等。  相似文献   
927.
论述了红外热像技术及其在温度(场) 测试方面的特点,红外热像设备的研究发展历程 及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对红外热像技术在材料或构件的无损检测与评价,电力和石化设备的状态热诊断,构(建) 物的状态检测与节能评测,电子元器件、PCB 板及整机的自动测试,地震、岩爆等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国内外应用研究进展的情况进行了简要评述,并展望了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8.
研究了金属连线上的焦耳热对连线温度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集成电路多层金属连线上的温度模拟器(LTem).该模拟器采用一种相对简单的热学解析模型,详细考虑了通孔效应以及边缘效应对温度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考虑了通孔效应以及边缘效应之后,金属连线上的温度分布情况有了较大程度上的降低,LTem可以得到更贴近实际情况的金属连线温度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29.
简要介绍了可靠性评估(REM)测试结构设计,并介绍了REM试验中与时问有关的栅氧化层击穿(TDDB)、热载流子注入(HCI)效应和电迁移(EM)效应的评价试验方法及实例。REM技术与工艺过程控制(PCM)、统计工艺控制(SPC)技术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对工艺的可靠性评价与控制,某集成电路生产公司将它应用于金属化工艺中.确定了工艺输入变量与电迁移可靠性的相关性,优化了金属化工艺试验条件,提高了金属化系统的抗电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930.
引线键合机工艺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3个方面分析了热超声键合相关工艺技术,结合工艺时序图对键合头功能作了介绍,并对弧形的控制过程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