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219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3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57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室温快速交联一直是涂料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本研究在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中加入光活性乙烯基不饱和交联单体和与可见光匹配的光敏引发剂,共混后涂膜并在室温自然光下固化交联。考察了光敏引发剂用量、交联单体种类和用量、交联时间对乳胶膜交联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异丙基硫杂蒽酮(ITX)为光引发剂,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及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交联单体时,2~3小时乳胶膜交联程度大于50%,8小时内交联程度大于80%。  相似文献   
102.
以5种单官能缩水甘油醚——腰果酚缩水甘油醚(NC-513)、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苄基缩水甘油醚(692)、正丁基缩水甘油醚(660)及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侧链氨基聚硅氧烷为原料,通过环氧基与氨基的反应对侧链氨基聚硅氧烷进行改性。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改性聚硅氧烷的凝胶行为,表征了改性聚硅氧烷的结构。结果表明,NC-513与侧链氨基聚硅氧烷的反应活性最大;且室温以上时,改性聚硅氧烷凝胶的形成不受反应溶剂及原料反应官能团量之比的影响,所形成的凝胶为氢键物理交联;当温度升高时,会伴有羟基缩合的化学交联,烯键不与氨基反应。由于GMA中烯键和环氧基均与氨基反应,故形成化学交联凝胶。AGE、692、660改性聚硅氧烷在有溶剂的体系形成凝胶,在无溶剂情况下不形成凝胶。  相似文献   
103.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液体聚异丁烯(LPIB)的接枝物,并用苯乙烯为其共聚单体,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液体聚异丁烯( LPIB-g-GMA).研究了LPIB-g-GMA对不饱和聚酯树脂( UPR)力学性能及其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PIB-g-GMA含量的增加,UPR/LPIB-...  相似文献   
104.
利用熔融接枝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用量、共接枝反应条件对聚乳酸(PLA)熔融接枝马来酸酐(MAH)和GMA的共聚物(PLA-g-MAH/GMA)接枝率、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含量GMA有利于提高PLA-g-MAH的拉伸强度,但随着GMA用量的增加,PLA-g-MAH/GMA的接枝率逐渐降低;PLA-g-MAH/GMA的接枝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随共接枝反应时间的增加而提高;最大接枝率对应的反应温度为175℃;PLA接枝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较PLA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5.
反应挤出法制备LLDPE-g-(GMA-co-St)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接枝单体,苯乙烯(St)为接枝共单体,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熔融接枝,制备了LLDPE-g-(GMA-co-St).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共单体用量和抑交联剂亚磷酸三苯酯等对LLDPE接枝物接枝率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St的加入能有效提高GMA的接枝率,亚磷酸三苯酯有效抑制了LLDPE的交联.最佳配方为: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0.15份,GMA为3份,St为3份,亚磷酸三苯酯为1份.  相似文献   
106.
程红原  田明  张立群 《石油化工》2007,36(9):913-918
采用玻璃纤维(GF)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EGMA)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增强、增韧改性。用扩展流变仪测定了PET,PET-GF,PET-GF-EGMA熔体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损耗因子(tanδ)和动态黏度(h)等随角频率(ω)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PET熔体的G′远小于G″,h很小,PET熔体的形变主要来源于分子链的滑移;GF可同时提高PET熔体的G′和G″,但对G′的贡献略大,PET熔体的tanδ变小,h变大;EGMA可显著提高PET-30%GF(w(GF)=30%)熔体的G′和G″,但对G′的影响远大于G″,添加很少量的EGMA可使PET-GF熔体的tanδ迅速降低,PET-GF熔体形变中弹性形变的比例增大,同时PET-GF熔体的h(尤其在低角频率区)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07.
市场动态     
《中国涂料》2004,19(4):47-48
  相似文献   
108.
通过改变聚氨酯的催化剂,制备出不同凝胶顺序的增塑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同步互穿网络。采用FT-IR法跟踪网络形成的动力学。所制得的不同凝胶顺序的样品呈现完全相反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聚氨酯先凝胶的SIN样品是透明的,质地很脆;而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先凝胶的样品为不透明的,具有很好的弹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力学分析(DMA),从不同的侧面,对它们完全相反的性能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09.
析因设计法优化GMA/MBAA/AA三元共聚大孔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物质优化共聚物载体的蛋白质吸附量.选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丙烯酰胺(AA)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甲酰胺为致孔剂,正庚烷为连续相,通过双油相悬浮聚合制得一种大孔珠状共聚物载体,可作为固定化酶或蛋白质纯化介质的载体.测定了该共聚物载体的比表面积、孔径、孔容分布和环氧基含量.从过去的实验中知道,交联度、GMA含量和甲酰胺用量是影响BSA吸附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设计了一组23析因实验,分析结果,各因子的影响显著程度为交联度>GMA用量>甲酰胺用量,而交互作用均可视为是由误差所引起的.在此结果上进行的后续实验使树脂对BSA的吸附量从最初的9.1 mg·g-1湿树脂增加到25.6 mg·g-1湿树脂.  相似文献   
110.
针对聚丙烯腈(PAN)易燃以及传统阻燃技术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弊端,采用紫外光(UV)诱导接枝聚合与溶胶-凝胶技术相结合,以提高PAN织物(腈纶织物)的阻燃性。首先,通过紫外光接枝聚合技术,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到腈纶织物表面,制得接枝改性的腈纶织物。然后使用植酸尿素杂化的有机-无机杂化硅溶胶对接枝织物进行后整理,获得阻燃腈纶织物。借助热重分析及锥形量热测试对织物的热性能及燃烧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阻燃织物的残炭率高达31.4%,阻燃织物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烟雾生成速率峰值分别由374.4 kW/m2和0.06 m2/s下降到186.7 kW/m2和0.03 m2/s,织物表现出优良的阻燃和抑烟性能; 经过30次洗涤后,阻燃腈纶织物的极限氧指数值仍可以保留在27.3%,具有良好的阻燃耐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