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6篇
综合类   38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6篇
矿业工程   29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566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桂中坳陷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中坳陷上古生界中、下泥盆统以及下石炭统页岩具有良好的生烃及储集条件,但受多期构造运动改造,页岩气保存条件复杂。从宏观和微观分析入手,对该区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进行综合评价,预测其勘探潜力及有利勘探区。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钻井资料、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泥页岩物性分析数据以及构造演化史和埋藏史-热史恢复,从盖层封闭性、断裂和抬升剥蚀作用影响等方面评价了桂中坳陷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结果表明:桂中坳陷中泥盆统泥页岩沉积厚度大(暗色泥页岩厚250~650 m)、分布连续且韧性和微观封闭性较好,可作为页岩气直接和区域盖层;下石炭统虽然分布局限,但韧性和封闭性好,可作为局部盖层;燕山期为研究区主要变形期,大量叠瓦状逆冲断裂和高角度逆冲断层在此时发育,对现今残存的页岩气藏分布格局起着决定性影响,坳陷中、西部遭受的构造改造相对较弱;强烈的剥蚀作用破坏了页岩气的保存,但坳陷中、西部地区剥蚀程度较小。总之,桂中坳陷中、西部的柳江低凸起内天山背斜及西部、马山断凸中部和红渡浅凹中部一带页岩盖层分布稳定且韧性和封闭性较好、遭受的构造破坏较弱、剥蚀厚度较小,为页岩气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22.
南黄海盆地在以中、新生界为主开展的油气勘探历时近30年,至今未获工业油气流。而盆地中、古生界石油勘探程度很低,目前仅只有少数钻井钻遇中、古生界,对其基本油气地质条件认识存在不足。此文运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和盆地模拟技术,利用钻井资料,类比下扬子陆区石油地质条件研究成果,对下扬子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海相地层烃源岩、储层和盖层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该盆地中、古生界下一步油气勘探指出了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23.
盖层对气藏的保存极为重要,其封盖能力的优劣决定了气藏的“存亡”。盖层的宏观封闭性是指盖层厚度、岩性、纵横向分布等宏观特征所体现出来的封闭能力,是盖层封闭能力的最直接表现,也是控制大中型气田(藏)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中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针对该层系的勘探工作可以为大气田提供重要的后备储量,改变气田储量丰度偏低的状况。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陕甘宁盆地中部上古生界8个层段的盖层宏观封闭性进行了评价。结合实钻资料分析表明,该区上古生界试气较好的井大部分在封闭性隶属度高值区内,对气层封盖起重要作用的是上古生界及其上的泥质岩;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的封闭隶属度值明显高于其他层段,并且对区域性天然气富集有控制作用。研究结果可揭示上古生界气藏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4.
火山岩油气藏已经成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勘探开发挖潜的一种重要类型,但卡因迪克地区石炭系火山岩至今尚未获得突破.通过深入剖析周边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类型、储层及盖层特征,深化认识了火山岩在复杂构造带上的成藏规律,初步确定构造条件、岩相特征、裂缝发育程度和保存条件为油气成藏的4个关键因素,并通过对比预测了卡因迪克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成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储层厚度、孔隙性、盖层组合、库容和注采能力等的研究,发现受北方物源控制的榆林气田北区山2气藏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布面积广、厚度达、连通性和渗透性好,盖层组合良好,为建立地下储气库准备了良好的储存空间和盖层封堵条件.该区采用的以水平井为主的开采方式为天然气的注入和采出提供了较大的渗流面积,使得开发晚期地层压力下降之后注气能力较强,注气时地层压力升高后采出能力较强,从而有利于建成储气库.  相似文献   
26.
Bongor盆地位于西非裂谷系和中非裂谷系交汇部位,是受中西非裂谷系影响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Bongor盆地下白垩统下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生烃潜力较大,整体达到了好烃源岩的评价标准,并且具有储集性能良好的砂体以及有效的圈闭和良好的保存条件,有利于油气的生成、运移以及聚集成藏,勘探前景很好。  相似文献   
27.
以透彻分析徐深大气田形成的具体原因为目的,通过徐深大气田源岩、圈闭、输导通道和盖层条件解剖及它们与气田分布之间关系分析,对徐深大气田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首先,对源岩的分布发育及地化特征进行研究,得出徐深大气田的源岩最主要为沙河子组煤系地层暗色泥岩,其为徐深大气田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气源供给;其次,对徐深大气田圈闭条件进行了剖析,可知徐深大气田有利圈闭为火山岩中有利储集岩相和断裂配合圈闭;再次,对徐深大气田的天然气输导通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源断裂和不整合面输导通道有气源断裂和火山岩顶面不整合面2种,气源断裂为沙河子组源岩生成天然气向营城组火山岩中垂向运移提供了输导通道,火山岩顶部不整合面为火山岩内天然气向高部位侧向运移提供了输导通道;最后,对徐深大气田的保存条件进行研究,可知登娄库组二段泥岩和营城组一段顶部高声波时差火山岩盖层为徐深大气田形成提供了有利的保存条件.总之,徐深大气田的形成与上述4个地质条件密切相关,是徐深大气田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8.
油气盖层力学性与封闭性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滇黔桂地区7种不同岩性的盖层岩样,进行了岩石力学性质测试计算,对油气盖层的力学性与封闭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用岩石抗压强度,硬度,塑性系数等主要力学参数,对盖层岩石进行了分类。对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盖岩力学性的初步分类标准,从力学性角度对膏岩,泥灰岩,碳酸盐岩等的封闭进行了评价,为油气保存条件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定量数据。  相似文献   
29.
盖层的排替压力决定了盖层的封闭性质。在钻井较少的地区,可以利用地震资料研究盖层的排替压力。先利用地震资料通过迪克斯(DIX)公式计算出层速度,然后转化为声波速度与排替压力的相互关系,再将校正后的地震速度取代声波速度即可计算出排替压力值,为江汉油区白垩系勘探新油气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试论湖南涟源凹陷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实测的构造要素和盆地分析,恢复了涟源凹陷中生代以来六期不同体制的构造应力场,讨论了该区构造应力场与盖层构造形成和发展的关系。印支期以北西-南东向挤压为主,奠定了盖层构造基本格架;燕山-喜山期北西-南东向伸展与挤压交替进行,使盖层构造复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