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3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26篇
电工技术   59篇
综合类   184篇
化学工业   733篇
金属工艺   214篇
机械仪表   107篇
建筑科学   209篇
矿业工程   287篇
能源动力   140篇
轻工业   384篇
水利工程   25篇
石油天然气   294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19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0篇
冶金工业   436篇
原子能技术   34篇
自动化技术   4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塔河油田稠油埋藏深(5 500~6 700 m)、黏度高(10~2~10~3Pa·s)、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开采难度大。针对常规稠油掺稀工艺存在稀油供应压力大、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提出了稠油注天然气气举降掺稀的方法。通过油气混溶室内实验和现场先导试验相结合开展了稠油注天然气气举降掺稀工艺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井筒举升难度大的稠油,利用天然气的混溶降黏和气举双重功效,能够有效地提升稠油井筒流动性,降低掺稀量,提高稠油开发效率。开展先导试验的XD1井在试验期间稀稠质量比由试验前1. 27下降至0. 63,平均节约稀油50. 4%,累计节约稀油421. 7 t,累计增油205. 4 t,取得了较好降黏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62.
河南稀油区为典型的水驱砂岩油田,厚油层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开发后期,由于井网结构、水质、储层物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注水结构严重失调,严重影响到产液结构的有效调整,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难度加大.通过近几年包括井网进一步完善、回注污水水质达标、"四分注水"、整体调剖和聚合物驱等主要内容的注水结构调整,同时进行产液结构调整,使整个稀油区的地下开发形势变好,实现了注水开发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3.
对中原油田开发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敏  肖继威 《断块油气田》2011,18(5):602-606
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内发现的油田多为陆相沉积,多油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原油性质多属中高黏度,油水黏度比一般高于20,在注水开发中形成较强的非均质性和水驱油的非活塞现象。注水开发的基本规律是:注水开发早、中期含水上升速度快,采出程度低,相当多的水驱可采储量要在高含水期采出。70年代末发现的中原油田,储层比较均匀,特别是原油性质好,低密度、低黏度,油水黏度比小,和其他开发油田有很大不同,避免了注水开发过程中的非均质性和注入水的非活塞现象,其基本规律是:注水开发的早、中期含水上升速度慢,采出程度高,相当多的水驱可采储量在中、低含水期就可采出,中原油田濮城沙一段油藏的开发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中原油田的储层具有小孔隙、细喉道、低渗透的特点,和大孔隙、粗喉道、高渗透油田有很大的不同,开发中必须区别对待,特别是保护油气层不受污染,要形成大思路、大政策,贯彻到油田开发的始终,实现注水开发的高水平、高效益。  相似文献   
64.
塔河油田超稠油混合掺稀降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裴海华  张贵才  葛际江  刘清华  吴芳 《特种油气藏》2011,18(4):111-113,120,141
塔河油田超稠油的开采关键在于降黏,实践证明掺稀降黏是塔河超稠油开采的有效方法,但稀油与稠油在井底混合均匀程度不高,使得降黏效果与室内实验差距较大。研究发现,在掺稀油时掺入少量混合芳烃可提高掺稀降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态下混合芳烃对塔河超稠油有良好的溶解能力,掺入混合芳烃能够显著降低超稠油黏度,且降黏效果好于单一掺稀油效果,同时又可节约稀油资源。  相似文献   
65.
塔河油田超深井井筒掺稀降粘技术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基于热量传递原理和两相流动理论,建立了井筒掺稀油降粘工艺中产液沿井筒流动与传热的热力学模型。计算了产液沿井筒的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同时进行了不同掺稀条件下降粘的室内实验。运用该模型结合实验结果对塔河油田稠油井掺稀降粘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掺稀降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井筒掺稀油降粘工艺适合于含水率低于20%的油井,开式掺稀油反循环比开式掺稀油正循环生产更有利于提高降粘效果,塔河油田井筒掺稀降粘合理的掺稀比率为1:2至1:1。  相似文献   
66.
为保持地下压力,在油田开采过程中需向地下油层中注水,注入水中最为常见的三种细菌是腐生菌、铁细菌和硫酸还原菌,这些细菌的存在会降低注入水水质并腐蚀管道,影响油田开采。为客观评价三种细菌检测的准确度,采用绝迹稀释法检测技术,利用Bottom-Up法,通过21组数据对三种细菌检测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绝迹稀释法检测油田注水三种细菌的不确定度分别为:硫酸还原菌±4 mL-1,腐生菌±6 mL-1,铁细菌±16 mL-1。通过Bottom-Up法对检测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可真实、准确地反应油田注入水中三种细菌的实际含量范围,为油田注水达标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7.
利用Aspen Plus对连续萃取精馏过程进行模拟,选择NRTL-HOC热力学方法进行精馏塔的估算与操作条件优化.结合模拟结果,对水和醋酸二元物系进行了间歇萃取精馏实验,考察进料比、回流比、精馏时间对醋酸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流比为4、进料比为1.0时,水和醋酸的分离效果最好,在蒸馏400min时,达到分离要求.  相似文献   
68.
文章提出了一种采用干气稀释法测量高温高湿的解决方案,其工作原理是将被测高温高湿气体与干气以一定流量比例混合,稀释至仪器可测量的温度、湿度范围后进行测量.鉴于高温高湿时样气和干气的流量相差悬殊,采用高温流量计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对于常压样气(如烟道气),需采用抽气法测量,稀释比例不宜大于10倍.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69.
《中国金属通报》2013,(16):16-19
黄金白银稀土锑钨钼铟钽……一季度黄金消费同比增幅超过25%据中国黄金协会5月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黄金消费量为320.54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5.34吨,同比增幅高达25.6%。黄金协会称,从产品类别来看,一季度黄金首饰用金178.59吨,同比增长16.3%;金条用金120.39吨,同比增长48.8%;金币用金4.03吨,同比增长137.1%;工业用金13.49吨,同比下降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