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8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5篇 |
综合类 | 36篇 |
化学工业 | 64篇 |
金属工艺 | 16篇 |
机械仪表 | 53篇 |
建筑科学 | 56篇 |
矿业工程 | 17篇 |
能源动力 | 37篇 |
轻工业 | 9篇 |
水利工程 | 15篇 |
石油天然气 | 62篇 |
武器工业 | 8篇 |
无线电 | 11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9篇 |
冶金工业 | 5篇 |
原子能技术 | 11篇 |
自动化技术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国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造成各大单位对于石油的需求量显著上升.近年来,我国针对海上石油勘测开展了大量研究.海上石油无人平台物流的需要由混输海管和注水海管运输,然而由于管道结蜡和杂质沉积等问题,需要相关人员采用海管通球方法处理.然而,油气海管内环路通球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海上石油无人平台油气海管内环... 相似文献
82.
本文结合呼和浩特闻都城市广场综合楼7#、8#楼工程实例,设计采用CFG桩地基加固方法,工程施工工艺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凝土灌注成桩工艺。 相似文献
83.
长距离内壁观测装置主要用于管道内壁表面的观察与检测。我们采用非球面环式反射镜及CCD摄像头,把成像用电缆远距离传输,在管外进行图像信息处理,并用监视器显示图像。该仪器的特点是全视场,成像清晰、软式工作距离长。 相似文献
84.
85.
针对波纹传热表面结构复杂难以测量管壁温度的特点,提出了二次曲线拟合法测量波纹管传热系数的方法,研究结构参数对波纹管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为开发和设计结构合理的波纹管换热器提供依据。用W illson拟合曲线分离法,对一定的结构参数波纹管经一次拟合建立传热特性与介质物理性质的准数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结构波纹管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二次拟合确定结构参数的影响。用该方法得到的波纹管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在实验范围内计算误差小于15%。减小侍测侧与非侍测侧传热系数的比值,可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86.
螺旋驱动管内机器人自适应运动机理与机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螺旋驱动式管内机器人在直管道和不同曲率半径弯管道中的环境适应能力,对自适应运动机理这一问题展开研究。考虑管道环境特点,在机器人运动学和力学建模的基础上,分别提出直行运动机理、转向运动机理和负载能力调节机理。调节螺旋轮倾角能够使螺旋驱动式管内机器人具有环境自适应性,并能够避免运动干涉和滚轮打滑的问题。基于自适应运动机理,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联动机构的螺旋驱动式管内机器人。自适应联动机构通过偏心臂反馈环境信息,并利用差动原理改变螺旋轮倾角。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器人能够机械自适应地通过直管和不同曲率半径的弯管,同时能够通过自适应联动机构调节负载能力。 相似文献
87.
根据三辊轧管变形的特点,分析了三辊轧管辊形在变形区各段对荒管内扩径值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论证,提出了轧辊台肩和辗轧带母线与出口锥母线的夹角是影响轧后荒管内扩径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
通过实验研究了航空煤油在内径为1mm的微小圆管内的传热情况.实验压力范围为:(673~741)KPa,流体平均温度范围为:(43.9~109.5)℃,流速为:4m/s,实验管内径为1mm,外径为2mm,管长为360mm,实验结果表明:在该实验范围内,在内径为1mm的微小圆管内,航空煤油的传热规律和常规尺度圆管中传热经典公式相吻合. 相似文献
89.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管内行走机器模型,探讨了模型的设计方法,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该机器人能在水平或垂直上升管内平稳行走. 相似文献
90.
阐述了高效换热器的设计关键是提高管内流速,选择适当的污垢系数、折流板。指出对换热器还应进行精确地计算,并采取适当的防腐措施,以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