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695篇 |
免费 | 746篇 |
国内免费 | 47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21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1048篇 |
化学工业 | 22189篇 |
金属工艺 | 2256篇 |
机械仪表 | 516篇 |
建筑科学 | 4560篇 |
矿业工程 | 470篇 |
能源动力 | 261篇 |
轻工业 | 2466篇 |
水利工程 | 315篇 |
石油天然气 | 731篇 |
武器工业 | 95篇 |
无线电 | 80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643篇 |
冶金工业 | 461篇 |
原子能技术 | 350篇 |
自动化技术 | 1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96篇 |
2023年 | 532篇 |
2022年 | 581篇 |
2021年 | 735篇 |
2020年 | 743篇 |
2019年 | 498篇 |
2018年 | 249篇 |
2017年 | 366篇 |
2016年 | 416篇 |
2015年 | 679篇 |
2014年 | 1805篇 |
2013年 | 1542篇 |
2012年 | 1893篇 |
2011年 | 2040篇 |
2010年 | 1957篇 |
2009年 | 2200篇 |
2008年 | 2457篇 |
2007年 | 2091篇 |
2006年 | 2133篇 |
2005年 | 2208篇 |
2004年 | 2241篇 |
2003年 | 1784篇 |
2002年 | 1217篇 |
2001年 | 1076篇 |
2000年 | 1001篇 |
1999年 | 871篇 |
1998年 | 876篇 |
1997年 | 793篇 |
1996年 | 811篇 |
1995年 | 704篇 |
1994年 | 649篇 |
1993年 | 543篇 |
1992年 | 568篇 |
1991年 | 507篇 |
1990年 | 427篇 |
1989年 | 339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51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194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用预先制备的含有不饱和二元酸的醇酸预聚物与丙烯酸单体共聚,然后在醇酸树脂分子中通过与甲基丙烯酸单体聚合引入羧基,合成出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再选用合适的助剂与该树脂一起配制出性能优良的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涂料,研究了酸性单体的用量,催干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不同增稠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树脂的酸值为40 mg/g(以KOH计)左右,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5%,水性催干剂用量为树脂固含量的0.8%,增稠剂RHEOLATE299的用量为涂料总质量的0.5%时,涂料表干时间20 min,实干时间≤12 h,涂膜的60°光泽为95,铅笔硬度为H,耐水时间72 h。 相似文献
113.
以环氧树脂、衣康酸、柠檬酸、多种硅烷偶联剂为主要原料,经过开环、水解、脱水、接枝共聚等步骤,合成了多种有机硅改性水性紫外光固化生物基环氧树脂。探讨了反应温度对体系反应速率的影响,考察了中和剂种类、光引发剂种类及用量、硅烷偶联剂种类及用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00°C,中和剂为三乙胺,有机硅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且其质量分数为环氧基的20%时,与未经改性的衣康酸-柠檬酸-环氧树脂相比,所制有机硅改性树脂及其涂膜性能良好:水接触角由41.497°增大到71.210°,铅笔硬度由H上升到6H,柔韧性由5 mm上升至2 mm,附着力1级,泡水24 h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4.
115.
通过羟乙基腰果酚醚(HCE)与高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HMMM)在对苯磺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醚交换反应制备了多臂腰果酚基氨基树脂(HF),并对腰果酚长脂肪链上不饱和双键进行环氧化,再通过环氧基团与丙烯酸的开环反应制备了新型多臂腰果酚基光固化树脂(AEHF)。通过红外光谱仪表征了AEHF的结构,采用实时红外对树脂的光固化机理进行了研究,测试了涂层的基本性能、机械性能及热稳定性,并与已经商品化的石油基树脂P170A(三聚氰胺丙烯酸酯)与CN981(多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预聚体具有较高的双键转化率,并且其固化膜能够兼顾较好的附着力、硬度及柔韧性,综合性能可与传统石油基涂料相媲美。 相似文献
116.
117.
近年来,国内研制的聚烯烃复合绝缘子对鸟害防治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为研究其相应性能,对聚烯烃伞套材料进行了硬度试验、可燃性试验、材料电气性能试验以及1 000 h紫外光试验,并与硅橡胶材料的相应性能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聚烯烃材料的硬度值较高,采用垂直燃烧法对两种材料进行了可燃性试验,依据标准评定等级均为V-0级。聚烯烃材料的表面、体积电阻率和交流击穿强度均比硅橡胶材料要高,尤其是体积电阻率高了近3个数量级。两种材料经过光老化试验后均未出现明显的表面降解现象,但其力学性能均有所降低,尤其是硅橡胶材料的拉伸强度下降明显,比未进行光老化的材料降低了11. 8%,而聚烯烃材料在光老化试验后能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8.
UV固化三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DI、三官能团聚酯(PE)、丙烯酸羟乙酯等合成了可以紫外光固化(UV)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羟基官能度、加料顺序等对产物合成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成中,温度控制在第1步是45~50℃,第2步在75℃为好,在第1步中加入丙烯酸羟乙酯便于控制平均分子质量。应用表明该聚合物具有韧性、附着力优、硬度好、耐候性好、耐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9.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层民用住宅建筑中,但是国内并无关于其的防火标准要求。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ALC板)和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对结构进行保护,运用ABAQUS建立不同工况下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模型,模拟轴压和单面ISO-834标准升温曲线共同作用下结构的温度场分布及变形情况,并对其抗火和耐火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受火时间增加,墙体截面温度梯度越来越小,受火30~180 min,混凝土中部温度与受火面钢板温度之差在67%以上;增大栓钉和对拉螺栓间距会增大受火初期墙体的轴向膨胀位移和轴向压缩变形量;受火180 min下,当高厚比大于16时,其对轴向膨胀位移值无明显影响;增大轴压比会减小受火初期墙体的轴向膨胀位移,且当温度相同时,墙体轴向压缩变形量越大。当采用20 mm厚ALC板或10 mm厚非膨胀型防火涂料时,结构温度均未达到结构临界温度,表明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防火保护层厚度可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