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6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0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8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10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论陶瓷餐具设计艺术美形式及其表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玉华 《中国陶瓷》2012,(2):66-67,72
陶瓷餐具设计中应当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来加强艺术美,艺术美形式主要是造型美和装饰美,表现方法则主要为注重消费者的审美个性和注重装饰的时尚性两种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92.
建筑幽玄     
幽玄作为日本的传统美学概念,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可能不具备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性方式,但是作为东方美学倾向的表述,它解释了东方艺术创作中的自然与创作对象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并通过笔者实际参与的项目窥见“幽玄”这一东洋美学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同时分析传统美学意识在诸多领域的繁衍中的偶然与必然以及这一东方美学概念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3.
王世兴 《陶瓷工程》2010,(10):38-38
钧瓷的“美”,是陶瓷界和美学界的一个共识。从最初的唐代“花瓷”,发展到宋代的“窑变”,多元性一直是钧瓷美的重要标识。它不仅包含了艺术美、科学美,同时也包含着工艺美,可以说,钧瓷美是诸多美的整合体。  相似文献   
94.
海纳百川     
潘国新 《江苏陶瓷》2010,43(4):59-59
先前做商品壶时,总感觉茶壶没什么大不了,有模型随便哪一个人都能做。大师壶也没什么大不了,也不外乎如此,后来做了十几年茶壶,与外界接触多了,尤其经过这三年大专的系统学习后,感觉茶壶的制作不是原来想象的那么简单,学问很深很深。宜兴紫砂有着悠久的历史、深蕴的内涵、丰富的表现形式,特别是紫砂艺术与文人的结合大大丰富了紫砂艺术美的深蕴内涵。  相似文献   
95.
陆嵘的蜕变     
陆嵘以她的慧心和汗水成就了一座完美的梵宫,而在这个过程中,她自己也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蜕变。  相似文献   
96.
邱惟钟 《中国宝石》2003,12(1):141-141
古今中外王公贵族的社交与爱情,常常因为钻石而增添罗曼蒂克的斑斓色彩.就在圣诞节的前夕,台北的钻石咨询中心与"和记宝石"精心策划了一场"皇家典藏艺术美钻"鉴赏会,以飨台湾品位非凡的名媛淑女们.  相似文献   
97.
成珺 《中国科技博览》2014,(40):235-235
美育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孩子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幼儿时期是是进行美育教育的最好阶段。学前儿童美育教育的任务是:教给儿童关于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初步培养儿童对周围生活、大自然、文学艺术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幼儿美育有其独特之处,它是以声音、颜色、线条、动作、  相似文献   
98.
从美术角度谈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美术方面谈谈对艺术的一些认识和看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9.
洪秀明 《陶瓷工程》2001,35(5):49-50
钧瓷“窑变”之独特性,与其十分讲究做足土,火工的文章相关,倘若再从艺术美的理论角度予以鉴赏,笔者认为还可围绕造型,纹路,釉色,流画和光泽美诸方面展开评价。  相似文献   
100.
美,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又十分玄妙的概念.历来人们对美的定义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甚至在理解上大相径庭.这是因为主体是审美的中心,是第一因素.而主体指的就是人,如若没有人,也就没有美.然而人又处在各个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经历、不同文化品位、不同思想境界,对于美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自然界中,很多自然物已具备了一定的形式特征,并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我们常把这些事物称之为自然美.称谓海之浩渺博大,高山之雄伟奇峻,河溪之蜿蜒曲折,花木之婀娜多姿等,都体现了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