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08篇
  免费   1563篇
  国内免费   1170篇
电工技术   1439篇
综合类   2073篇
化学工业   238篇
金属工艺   182篇
机械仪表   748篇
建筑科学   7210篇
矿业工程   289篇
能源动力   149篇
轻工业   214篇
水利工程   314篇
石油天然气   399篇
武器工业   86篇
无线电   310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97篇
冶金工业   116篇
原子能技术   23篇
自动化技术   5459篇
  2024年   236篇
  2023年   604篇
  2022年   697篇
  2021年   833篇
  2020年   754篇
  2019年   874篇
  2018年   431篇
  2017年   646篇
  2016年   648篇
  2015年   864篇
  2014年   1505篇
  2013年   1286篇
  2012年   1621篇
  2011年   1505篇
  2010年   1327篇
  2009年   1328篇
  2008年   1516篇
  2007年   1241篇
  2006年   929篇
  2005年   819篇
  2004年   679篇
  2003年   524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王佳 《传感技术学报》2012,25(6):821-825
感覆盖率是WSN系统中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Sink节点的移动性能提高系统的传感覆盖率,人工势场能描述普通节点与Sink节点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势场方法有效的Sink节点移动控制策略,通过Sink节点的移动能够提高系统的传感覆盖率。普通节点搜集的数据能通过多跳的方式传送给Sink节点。在最初的随机部署之后,由人工势场产生的力迫使移动Sink节点移动到整个环境中的平衡点以获得更高的传感覆盖率。在整个算法执行过程中无需事先了解环境的情况,此方法能在实时的环境中采用。给出了具体的算法步骤,最后利用一个仿真实例对控制效果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2.
水下传感器网络移动节点定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下传感网中研究较少的移动节点定位问题,基于传统定位中常用的Chan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Chan算法。该算法通过曲线拟合进行运动轨迹预测,并利用节点的移动特性修正估计位置,从而提高了水下移动节点的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移动速度、通信半径、锚节点密度情况下,改进算法与传统的Chan算法相比,精度提高5%~10%。  相似文献   
93.
刘凯  余君君  谭立雄 《传感技术学报》2012,25(11):1539-1542
针对DV-Hop定位算法中距离估计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信标节点优选方案和跳数加权DV-Hop定位算法。首先通过设定跳数阈值,保留跳数较少的信标节点,然后剔除近似在一条直线上的信标节点,完成信标节点优选,避免未知节点无法定位的情形。此外,利用Friis模型推导出距离估计误差与信号传播跳数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传播跳数作为加权因子对定位结果进行了修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距离估计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高了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4.
为提高网络最大生存时间,提出Sink节点移动的无线传感网生存时间优化算法(LOAMSN)。该算法分析Sink节点移动时的流量平衡约束、最大传输速率约束、节点能耗约束等约束条件,将生存时间优化问题转化成优化模型。提出Sink节点的移动方法,即Sink节点利用节点的度值构建其移动路径,按照此路径循环移动收集数据。将Sink节点的移动认为是离散运动,Sink节点移动的生存时间优化模型分解成若干个Sink节点静止的生存时间优化模型,采用牛顿法求解每个Sink节点静止的优化模型,获得网络最大生存时间和节点发送数据量的最优值。仿真结果表明:LOAMSN算法能减少Sink节点停留位置上的节点能耗,平衡网络负载和节点能耗,提高网络最大生存时间。在一定条件下,LOAMSN算法比Sink节点静止时更优。  相似文献   
95.
梁天  周晖  徐晨  谢静  黄勋 《传感技术学报》2012,25(5):665-672
针对无线感知执行网中的节点协作问题,提出了多目标智能协作策略。在感知节点不完全连通的WSANs中,设计局部感知节点成簇算法,实现感知节点间的通信协作;以网络能耗均衡和信息传输时延为目标,应用离散多目标自由搜索算法对WSANs进行实时路径规划,实现簇头节点和执行节点间的协作,并通过路径惩罚策略和路径均衡策略,保证寻优结果的有效性、均衡执行节点之间的能耗。仿真实验表明:无线感知执行网智能协作机制能有效地选择多执行节点路径,实现网络协作的实时需求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96.
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各种网络安全伴随着信息化应用的开展和普及逐渐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传统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以各种独立的安全防护技术、设备为核心,无法在新的信息化形式下构建更加有效的整体防护和事件响应能力。本文以分布式计算的思路提出一种能够充分调度网络中各类独立的信息安全设备进行动态协同响应的联动模型。  相似文献   
97.
0引言 Helmholtz方程作为简化的波动方程,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求解Helmholtz方程的数值方法主要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等.这些方法主要基于网格近似或者需要背景网格积分,在处理高波数或高频率Helmholtz方程及高维问题时存在网格划分困难和内存消耗大等缺点.基于点的近似思想,无网格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网格的依赖,甚至不需要网格。  相似文献   
98.
P2P系统在构建覆盖网络时未考虑到与物理网络的结合,导致逻辑拓扑结构与物理拓扑结构严重不匹配问题,增加P2P相邻节点间的延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超级节点选取机制,将P2P网络中的节点按照物理位置划分成若干区域,保证区域内节点在物理位置上是相近的。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表明使用这种机制能降低半分布式P2P网络的信息检索延迟,有效地提高检索的效率,并且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99.
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现有序列定位算法存在的定位精度差、复杂度较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锚节点的序列定位算法。该算法根据未知节点与已有锚节点、虚拟锚节点(锚节点间连线的中点)间的RSSI值建立定位序列来获取未知节点的位置。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虚拟锚节点的序列定位算法比原有算法在定位精度上有较大提高,且降低了算法的硬件代价和时间代价。  相似文献   
100.
最初的ZigBee路由设计主要考虑开销控制等,对能量因素考虑不足.在原来的基础上,对MBCR协议进行改进,加强了低能量节点的控制、传输方向上对路由的控制,有效地使用低能量节点,减少了网络功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