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11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17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粮食与油脂》2016,(9):67-69
建立了凝胶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GPC–UPLC)法测定动物油中苯并(α)含量的方法。动物油样品经丙酮–乙腈(40∶60,V/V)混合溶剂提取,凝胶色谱净化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苯并(α)在2.0~50.0μg/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3、1.0μg/kg,平均回收率为79.6%~104.8%,RSD为0.53%~2.86%。  相似文献   
142.
该文建立了双色谱柱在线净化-超高速液相色谱仪联用检测动植物油脂(猪油、花生油、茶籽油、大豆油、调和油)中苯并(a)方法。采用正己烷-异丙醇溶液提取试样中苯并(a),提取液过滤后进样,利用试验组建的双色谱柱系统进行在线净化,第一根色谱柱为分离、富集柱,采用Kromasil反C18(4. 6 mm×150 mm,5μm)柱;第二根色谱柱负责进一步分离苯并(a),采用Chrom Spher pi(80 mm×3. 0 mm,5μm)色谱柱。试验结果表明,样品中苯并(a)含量在1. 0~20. 0 n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 999 6,检出限为0. 08μg/kg,在1. 00、5. 00、10. 00μg/kg加标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82. 0%~91. 6%,相对标准偏差为1. 89%~4. 29%。该方法可用于常见动植物油脂等易受苯并(a)污染的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3.
苯并[a]是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质之一,我国对食品中苯并[a]的限量有严格的规定。本文探讨了食用植物油生产过程中苯并[a]的污染来源,提出了污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4.
采用中性氧化铝小柱净化样品,建立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并(a)的方法。样品以正己烷为提取剂,净化、蒸发浓缩后正己烷溶解,荧光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V/V),流速0.5mL/min,外标法定量。苯并(a)在0.10~5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8;在空白样品中添加3个水平的标准品,回收率在91.7%~97.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n=3);最低检出限为0.01μg/kg,定量限为0.03μg/kg。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稳定性好、选择性好、灵敏度高,为植物油中苯并(a)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5.
采用内标苯并(b)屈校正,建立了正相固相净化-反相液相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用油中苯并(a)的方法。正相Plus Silica固相萃取柱作为净化柱,反相C18柱作为分离柱。以苯并(b)屈作为内标,测定了苯并(a)的校正因子。使用本方法,苯并(a)在液态食用油和固态食用油中的检出限分别为0.01和0.03μg/kg。苯并(a)在不同食用油回收率在83%~108%之间,方法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7.7%和13.2%。  相似文献   
146.
在狭鳕鱼皮弹性水凝胶的动态形成过程中引入了荧光探针。结果表明,在6.67%的鱼皮明胶溶液中,单体的荧光强度和I1/I3值均随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当浓度为40μmol/L时,单体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而当浓度为20~60μmol/L时,I1/I3值均处于较高水平,数值相近;探针的IE/IM值随浓度的增大一直升高,当浓度为2~40μmol/L时,比值偏低。综合考虑上述三个因素,选用浓度为40μmol/L的作为荧光探针应用于狭鳕鱼皮水凝胶的动态形成过程。实验确定I1/I3值能够用来表征溶胶中分子间的交联情况,其凝胶时间点为7h;但是IE/IM值则无法表征分子间的交联。这为表征其它鱼皮凝胶的动态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7.
探讨了茶油在微波辐射与常规加热两种不同的加热方式处理过程中苯并(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与常规加热的热效应机制不同,对茶油中苯并(a)含量的影响也不一样。常规加热时,茶油中苯并(a)总量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是达到一定温度时,茶油会产生油烟挥发时带走一部分苯并(a),导致茶油中检测出的苯并(a)含量随时间(小于120min)的变化规律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下降的趋势,增加和减少的幅度与温度有关;微波加热时,茶油中苯并(a)的含量随着功率和时间的增大先增加然后下降。   相似文献   
148.
为寻找更好的选择性降焦减害手段,本文将卷烟滤嘴浸入壳聚糖酸溶液中,考察其对有害物质的去除效果。首先考察了四种有机酸对壳聚糖的溶解能力,然后结合酸对卷烟吃味的影响,选择乳酸作为溶解酸,考察壳聚糖脱乙酰度、添加量及酸浓度的变化对主流烟气中苯酚和苯并[a]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实验考察范围内,酸种类、壳聚糖脱乙酰度、壳聚糖添加量以及乳酸对苯并[a]和苯酚的释放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9.
分析了天津市近几年空气环境中苯并(a)的污染来源、污染现状。说明天津市环境空气中苯并(a)呈逐渐上升趋势,为此提出了控制苯并(a)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0.
目的:建立肉制品中的苯并(α)的检测方法。方法:肉制品经超声提取后,提取液经GPC分离净化,浓缩后用乙腈定容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87.5%~95.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检出限为0.1μg/kg。结论:本法前处理简便,定量准确可靠,适用于肉制品中苯并(α)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