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6篇
电工技术   22篇
综合类   148篇
化学工业   595篇
金属工艺   73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147篇
矿业工程   148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36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7篇
冶金工业   85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凝胶燃烧法合成LiCoO2超细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LiNO3和Co(NO3)2@6H2O为原料,柠檬酸为燃料.采用凝胶低温燃烧技术合成了LiCoO2超细粉体.并利用各种分析技术对柠檬酸和硝酸盐形成的凝胶及凝胶燃烧合成的粉体进行了研究柠檬酸硝酸盐凝胶在350-400℃之间发生燃烧反应,得到黑色疏松粉体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适当提高柠檬酸在凝胶中的含量.燃烧后得到的粉体晶粒尺寸显著减小未经燃烧的粉体中除含有LiCoO2外.还有CoO,Li2CO3等杂质相.但在450℃下经短时间煅烧后.杂质相消失,其晶相为层状岩盐结构的高温LiCoO2相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LiCoO2粉体的粒径有所增大.但远小于在相同煅烧条件下用固相反应法制备的LiCoO2粉体.这表明采用燃烧法更适于合成具有单一相结构的,可在低温条件下烧结的超细LiCoO2粉体.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近年来无机超细粉体改性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已在锂电隔膜改性上商业应用的Al2O3和AlOOH对传统聚烯烃膜和新型静电纺丝膜的改性方法和改性效果,随后又对常规无机材料TiO2和SiO2粉体对锂电隔膜的改性进行了叙述,最后对BN等非常规隔膜改性无机材料进行了简介;总结和讨论了无机材料改性后隔膜的组分、结构和性能对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无机材料改性锂电池隔膜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超细粉颗粒形貌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颗粒形貌对颗粒群的许多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流化床气流磨加工碳化硅磨料微粉为实例,对颗粒形貌控制的基本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并探讨了超细加工后的整形技术及超细加工前的预处理技术。可获得球形化程度好的等积形颗粒形貌,也可获得较好的多棱形颗粒形貌,这对提高超细粉的工业价值和经济价值,扩大应用领域和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球磨对ZrO2(Y2O3)超细粉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共沉淀法制备煅烧态ZrO2(Y2O3)超细粉末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球磨对其物理和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虽可以有效地减小粉末的团聚尺寸,但对粉末一次颗粒尺寸的的影响不大,球磨可以显著增加团聚程度较严重的锻烧态粉末的比表面积,但对团聚程度较轻的粉末,其影响大:球磨还可显著减小粉末的晶粒尺寸,这与粉末在球磨过程中发生了相变有关。此外,对团聚较严重的粉末,球磨可改善其烧结性能,但对团聚程度较轻的粉  相似文献   
15.
我国超细粉碎与超细分级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我国的超细粉碎与超细分级技术有很大的发展 ,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超细粉体涉及的行业众多 ,但对其粒度的分类至今国内尚无定论。通过调研 ,分析了目前国内超细粉碎设备的现状。对超细粉体分级技术中的干法分级和湿法分级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并对我国超细粉碎与超细分级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激光诱导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气相合成碳化硅超细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利  郑丰 《硅酸盐学报》1994,22(5):500-503
本工作首次采用有机硅试剂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为反应物,进行了激光导气相反应,制备出平均粒径为40nm的非晶SiC粉末,粉末中C/Si比随反应气流量的变化而变化。非晶SiC粉末在1873K,氮气中退火1h后转变为β-SiC及α-SiC,同时,粉末中部分氧杂质及自由碳脱出粉末。  相似文献   
17.
超细粉生产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改山 《硅酸盐通报》1993,12(2):43-47,71
  相似文献   
18.
相转移法制备超微粒子氧化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用相转移法制备超微粒子氧化铬,其制备过程为:先制备覆盖有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的非晶态超微粒子氧化铬,再热分解除去覆盖在表面上的表面活性剂,制备出晶体超微粒子氧化铬,所得纳米晶体氧化铬的平均粒径为60■。  相似文献   
19.
用Sol-Gel法合成莫来石超细粉机理及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硝酸铝为原料,用Sol-Gel法合成了莫来石超细粉。探讨了TEOS在硝酸铝存在下的水解缩聚机理。并用差热一逸气、X一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透射电镜等对莫来石的形成过程、结构及颗粒大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与了Sol-Gel过程,并起酸的催化作用,Al ̄(3+)也参与了网络结构。莫来石相是经过铝硅尖晶石转化成的,在1150℃明显生成。1200℃尖晶石相消失,全部为莫来石,平均粒径为0.05μm。  相似文献   
20.
陶瓷原料超细粉颗粒的分散与粒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首次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图象分析仪对陶瓷原料超细粉颗粒进行了粒度分析,指出了选取合适的分散剂对超细粉颗粒进行有效分散是粒度分析的关键。实验结果证明,用上述方法研究陶瓷原料超细粉的颗粒形状特征和粒度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