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8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提起颐和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恢弘的建筑以及秀丽的风景。巍峨的万寿山,清幽的昆明湖,殿堂轩室、亭台楼阁分布其间。其实,吸引大量游客驻足观赏的并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还有那一幅幅精美的建筑彩画,花卉翎毛、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美伦美幻,引人遐想。颐和园成园于封建社会晚期,其建筑彩画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所有彩画类型,既有金碧辉煌的和玺彩画,又有图案繁复的旋子彩画,以及精美的苏式彩画和整片连做的海墁彩画等。颐和园作为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园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彩画的高超工艺和绘制水平。  相似文献   
92.
10日上午,北京地铁4号线颐和园北宫门外区间实现贯通,这也标志着北京地铁4号线全线贯通,4号线也成为北京2009年第一条全线贯通的地铁线路。据介绍,目前北京在建地铁包括4号线、6号线一期、8号线二期、9号线、10号线二期、亦庄线和大兴线共7条线路。今年还将开工建设15号线一期、  相似文献   
93.
本文对北京珍稀保护动物——雨燕的光照特性、在颐和园的分布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雨燕晨昏数量观测,并选用典型室外照明光源进行现场光照实验,初步得出雨燕受人工照明影响的原因及其光照承受照度阈值,提出相关照明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94.
徐锋  刘庭风 《园林》2004,(4):4-5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清代盛期乾隆皇帝亲自指导设计的园林,可以说是乾隆造园艺术的巨大成功。在选址上,利用原有的湖泊,一为兴修水利,二为孝敬母亲,从1750年始建,历11年,在1761年建成。1860年英法联军入京,该园受重创,幸得慈禧偏爱,于1885年动用海军军费3600余万两,直至1893年修复完工。无奈7年后八国联军再度洗劫园林,慈禧再度巧立名目修园,不过,在园中住不到五年就命归黄泉了。该园解放后得到修缮,199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95.
徐少泽 《石材》2024,(3):1-3
本文探究颐和园澄怀阁传统木作营造工艺,研究澄怀阁木作修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技术角度研究木作修缮中的打牮拨正和大木墩接等关键步骤的构造做法与工艺特点。通过文献研究和勘查资料,结合施工做法及施工的经验与手法,分析整理出颐和园澄怀阁木作修缮的营造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96.
周娉倩  刘庭风 《中国园林》2022,38(3):139-144
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园林设计哲学和东方文化形式的缩影,作为皇家宫苑的典型案例,对诠释传统相度文化具有代表性意义.以颐和园万寿山山形、昆明湖水势及前山庭院布局为例,采用历史文献(图像)分析方法,即通过光绪朝文字史料与园林图景的比对,重点关注山水庭院中的图景相称,并提取其中所反映的图像符号,解读空间布局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7.
本文基于社会主义特色未来学校视角,以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中的第二课《颐和园》为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和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案例设计,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文明,建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8.
边宇  马源 《建筑电气》2006,25(6):31-34
阐述了颐和园夜景照明设计中考虑电气照明节能问题的诸多方面,从照明景点的选择、确定合理照度、保证照明质量、节能灯具的选择、后期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分别阐述了颐和园夜景照明设计中对节能的考虑。  相似文献   
99.
中国的阁     
伯益 《建筑工人》2010,31(6):1-1
“阁”原来主要用于藏经、藏书、供佛等,但现在它与楼的用处已难截然区分,因而常以楼阁相称。如长江三大名楼公认是黄鹤楼、滕王阁和岳阳楼,楼与阁就没有区别。阁有大如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也有小如扬州仅立于马路中心的文昌阁。  相似文献   
100.
北京的颐和园是对中国风景园林造园艺术的一种杰出的展现,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颐和园是中国的造园思想和实践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思想和实践对整个东方园林艺术文化形式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以颐和园为代表的中国皇家园林,是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