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1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79篇
化学工业   168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56篇
建筑科学   45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897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2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7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51.
咪鲜胺作为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环境亲和的杀菌剂,2008年国内咪鲜胺产能为7500吨,2010年全国咪鲜胺原药总产能增加到10500吨,2010年全国实际原药总产量4500吨左右,同年国内原药消费量在1500吨左右,出口原药接近2000吨。目前,连云港市金囤农化有限公司等几家大中型企业正在筹建咪鲜胺原药新建装置,预计2012年国内咪鲜胺原药产能将达到12000吨左右。  相似文献   
52.
以10家有代表性的缫丝企业为研究对象,借助数理统计理论和计算机软件对样本企业生产的鲜茧生丝检验量、生丝的品质指标的数据分布、鲜茧丝的正品率情况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鲜茧丝的委托送检量较大;在受检的鲜茧丝品质指标中,纤度变化、匀度变化质量较好且相对稳定;清洁、洁净质量较一般,受茧质影响波动性较大;抱合质量较差;外观色差是影响鲜茧丝正品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3.
鲜切菠萝因具有风味独特、食用方便和新鲜等特性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鲜切菠萝在经过一系列机械处理后,极易发生氧化褐变、质地腐烂和微生物侵染等现象,使其货架寿命缩短,严重制约了鲜切菠萝产业的发展。因此,有效保持鲜切菠萝的贮藏品质至关重要。本文对国内外关于鲜切菠萝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保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鲜切菠萝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 探究壳聚糖-柠檬烯涂膜对鲜切哈密瓜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无菌蒸馏水和2%壳聚糖涂膜处理鲜切哈密瓜作为对照组,用2%壳聚糖复配0.1%柠檬烯涂膜处理鲜切哈密瓜作为实验组,在贮藏第0、1、3、5、7 d对鲜切哈密瓜的感官、硬度、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色差、维生素C含量、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及菌落总数进行测定。结果 2%壳聚糖复配0.1%柠檬烯涂膜显著(P<0.05)减缓了鲜切哈密瓜果肉软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及色差值L*、a*、b*的改变;抑制了鲜切哈密瓜的呼吸强度、PPO和POD活性,增强了SOD和CAT活性,并抑制了菌落的生长,有利于鲜切哈密瓜感官品质的维持。结论 2%壳聚糖复配0.1%柠檬烯涂膜处理鲜切哈密瓜可以降低鲜切哈密瓜贮藏期间的营养物质损耗,减缓果肉的衰老变质,较好地...  相似文献   
56.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制作即食鲜面,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小麦粉、谷朊粉、瓜尔胶、乳酸及乳酸浸洗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并研究Nisin和ε-PL对即食鲜面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以中筋小麦粉为原料,谷朊粉添加量3%,蒸煮10 min时制成的即食鲜面品质最佳;(2)和面液中添加2%的乳酸,辅以浸洗工艺可提高即食鲜面的保鲜期;(3)添加0.3 g/kg ε-聚赖氨酸,结合2%乳酸液浸洗70 s,可将即食鲜面在35℃条件下的保质期延长至14 d。本研究结论可为即食鲜面的工业化生产和贮藏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7.
GC-MS analysis of off-odor volatiles from irradiated pork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main compounds of off-odor volatiles from irradiated refrigerated vacuum-packaged pork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 (GC-MS). 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compounds of off-odor volatiles were dimethyl disulfide, dirnethyl sulfide, dimethyl trisulfide, S-methyl thioacetate, and methanethiol. It was proved that the off-odor volatile came from irradiated S-containing amino acid and thiamin.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为探究鲜切果蔬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及耐药现状,采集北京五城区零售鲜切果蔬样品进行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及耐药性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食品微生物检验国家标准方法,分别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对目标菌分离株进行耐药性测定,并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筛查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结果 北京市五城区零售326份鲜切果蔬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和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污染率分别为15.34%、1.84%、0%、 9.51%和1.23%。本研究分离所得5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对青霉素和苯唑西林耐药,耐药率分别是90.00%和48.00%,31株大肠埃希氏菌主要对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耐药,耐药率为67.74%和64.50%,4株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均呈现多重耐药现象,而6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10种受试抗生素全部敏感。结论 本研究初步掌握了北京五城区零 售鲜切果蔬中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和耐药现状,可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9.
本文探讨了不同添加量的7种香辛料(桂皮、甘草、红花椒、大料、丁香、良姜、草果)对酱猪肉中杂环胺生成的影响。分别单独添加0.05%和0.10%的7种香辛料进行猪肉卤制,并用LC-MS/MS法检测酱猪肉中9种杂环胺的含量。结果表明:只用蒸馏水煮的空白猪肉,杂环胺总量很低(8.71 ng/g);用酱油、料酒、盐和糖卤煮的对照猪肉中,杂环胺总量很高(225.29 ng/g),为空白组含量的25.7倍,含量最高的两种杂环胺为Norharman和Harman(分别为84.99 ng/g和140.21 ng/g)。所选的7种香辛料在低剂量0.05%水平下,除桂皮、丁香、良姜外,其他香辛料对杂环胺的生成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而在0.1%水平下,除红花椒外,其他杂环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杂环胺的生成(p>0.05)。结论:酱油、料酒等调味料可以明显促进杂环胺的生成,0.1%香辛料对酱猪肉中杂环胺生成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丁香的抑制效果最好,0.05%和0.1%的丁香对杂环胺总量的抑制率分别为25.78%和36.21%。总之,香辛料对杂环胺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有抑制作用,且不同香辛料抑制作用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0.
针对我国米粉原料质量不稳定、标准化差、专用品种不明晰等问题,选取我国种植广泛的12种籼稻,研究鲜湿米粉原料加工适应性及配米技术。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天优华占、中嘉早1号、中早39号适合加工鲜湿米粉。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直支比、脂肪含量、衰减值、最终黏度值、回生值、白度与米粉综合品质显著相关,核心指标的适宜范围为:总淀粉含量78.5~85.5 g/100g、直链淀粉含量24.3~27.3 g/100g、支链淀粉含量53.5~58.5 g/100g、直支比0.44~0.48、衰减值400~800 cP、最终黏度值3500~3900 cP、回生值1600~1850 cP、白度大于76.4、脂肪含量0.72~1.14 g/100g。配米试验结果表明:把理化性质不同的稻米依据特定的标准进行精准化调配,制作的米线优于市售产品,该方法有利于保证原料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