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321篇 |
免费 | 7646篇 |
国内免费 | 500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022篇 |
综合类 | 6172篇 |
化学工业 | 27991篇 |
金属工艺 | 13109篇 |
机械仪表 | 4895篇 |
建筑科学 | 5506篇 |
矿业工程 | 1787篇 |
能源动力 | 629篇 |
轻工业 | 4230篇 |
水利工程 | 1270篇 |
石油天然气 | 3056篇 |
武器工业 | 1569篇 |
无线电 | 414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9091篇 |
冶金工业 | 4168篇 |
原子能技术 | 536篇 |
自动化技术 | 27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5篇 |
2023年 | 3039篇 |
2022年 | 3543篇 |
2021年 | 3805篇 |
2020年 | 2873篇 |
2019年 | 2733篇 |
2018年 | 1642篇 |
2017年 | 2274篇 |
2016年 | 2435篇 |
2015年 | 3016篇 |
2014年 | 5539篇 |
2013年 | 4219篇 |
2012年 | 5187篇 |
2011年 | 5248篇 |
2010年 | 4646篇 |
2009年 | 4906篇 |
2008年 | 5267篇 |
2007年 | 4906篇 |
2006年 | 4348篇 |
2005年 | 4390篇 |
2004年 | 3896篇 |
2003年 | 3472篇 |
2002年 | 3103篇 |
2001年 | 2648篇 |
2000年 | 2324篇 |
1999年 | 1767篇 |
1998年 | 1747篇 |
1997年 | 1411篇 |
1996年 | 1378篇 |
1995年 | 1304篇 |
1994年 | 1086篇 |
1993年 | 852篇 |
1992年 | 870篇 |
1991年 | 725篇 |
1990年 | 701篇 |
1989年 | 592篇 |
1988年 | 89篇 |
1987年 | 52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5篇 |
1965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1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1991,(10)
先进复合材料按传统观念不能用于一次性运载火箭的主结构。固然,减轻重量对于运载火箭是很重要的,但是复合材料的优良性能还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还不能足以证明已作过的研制件和合格品的必要成本能替代现有金属材料的结构设计。现有的运载任务正促使运载火箭向其运载能力的极限推进,特别强调需要研制大推力的大型运载火箭,以便在合理的成本条件下保证进入太空。麦克唐纳·道格拉斯空间系统公司正积极为先进运载系统研完重量轻、成本低的复合材料结构,为现有的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如德尔它、大力神、宇宙神等运载火箭,提供可行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72.
本文综述了国外碳纤维、陶瓷、聚芳酰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液晶聚合物纤维的发展现状,包括它们的生产能力、消费情况、性能特点,主要生产国和生产公司、产品牌号以及应用领域等,并指出了其生产进展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73.
引言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CFRTP)具有韧性高、易加工、抗腐蚀等独特性能,近年来受到各国研究者的关注,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在复合材料体系中,应用最广的是炭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如,碳/环氧树脂、碳/不饱和聚酯等。但这类复合材料存在不少缺点,如断裂韧性低、损伤容限小、成型加工周期长、预浸料不能长期保存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很大发展潜力,这是因为它具有如下优 相似文献
74.
75.
童研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5,(11):19-19
荷兰DSM工程塑料公司研制出50%玻璃纤维增强K—FG0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模量,而且成本得到明显的降低。降低成本的原因是新材料生产周期缩短,需要的材料更少,且模注件不需要外镀层。 相似文献
76.
77.
在多组分聚合材料所使用的助剂中,酯类增塑剂是最易得到和最常用的化合物之一,它可使其成为具有重要技术特性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8.
钾基CO2吸收剂的碳酸化反应特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钾基CO2吸收剂的碳酸化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利用热重分析、XRD、扫描电镜和氮吸附仪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分析纯碳酸钾的组分为K2CO3·1.5H2O,碳酸化反应速率缓慢;先将分析纯碳酸钾样品脱除结晶水后再进行碳酸化反应时,K2CO3与气氛中的水蒸气迅速生成K2CO3·1.5H2O,不利于碳酸化反应的进行;由KHCO3分解产生的K2CO3却表现出优越的碳酸化反应性能,20 min内转化率高达85%以上,经过多次循环试验后吸收剂仍保持很高的活性.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两种改性钾基CO2吸收剂碳酸化反应机理差异的原因,通过拟合计算得到了这3种钾基吸收剂的碳酸化反应速率常数,为干法K2CO3/KHCO3循环脱除CO2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