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15篇
  免费   1876篇
  国内免费   753篇
电工技术   1084篇
综合类   1457篇
化学工业   3146篇
金属工艺   2166篇
机械仪表   1303篇
建筑科学   2558篇
矿业工程   421篇
能源动力   2264篇
轻工业   431篇
水利工程   281篇
石油天然气   1247篇
武器工业   178篇
无线电   13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11篇
冶金工业   1025篇
原子能技术   818篇
自动化技术   60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412篇
  2020年   530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495篇
  2017年   578篇
  2016年   618篇
  2015年   598篇
  2014年   1176篇
  2013年   1052篇
  2012年   1388篇
  2011年   1594篇
  2010年   1204篇
  2009年   1181篇
  2008年   1057篇
  2007年   1325篇
  2006年   1170篇
  2005年   1031篇
  2004年   817篇
  2003年   859篇
  2002年   799篇
  2001年   698篇
  2000年   609篇
  1999年   561篇
  1998年   477篇
  1997年   392篇
  1996年   305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7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刘利平  马晓建  陈现玉 《冶金能源》2003,22(4):25-29,49
提出了一种管内装元件强化传热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此方法综合考虑了强化换热器管内传热膜系数的提高和管内流体阻力的增大,与普通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所带来的投资费用和使用费用变化,这个变化量可用净现值增量△NPV来表示。根据△NPV值来评价强化传热技术,从而为强化传热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及进行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s of NOx on the performance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PEM) fuel cell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a mixture containing NO and NO2, in a ratio of 9:1, into the cathode stream of a single PEM fuel cell. The NOx concentrations used in the experiments were 1480 ppm, 140 ppm and 10 ppm, which cover a range of three order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tests of durability, polarization, reversibility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showed a detrimental effect of NOx on the cell performance. The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impacts of NOx are mainly resulted from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 NO and HNO2 oxidation reactions, and the increased cathodic impedance. Complete recovery of the cell performance was reached after operating the cell with clean air and then purging with N2 for hours.  相似文献   
13.
Spectr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 (DBR) in 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s were studied with photoluminescence and double- crystal X- ray diffraction measurement. The expected high quality epitaxial DBR structure was verified. In the X- ray double- crystal rocking curves of DBR the zeroth- order peak, the first and second order satellite peaks were measured. Splitting of diffraction peak appeared in the rocking curves was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introduced deep energy levels on the structural perfection and optical propertie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建立垂直管吸收器管内泡式吸收过程中传热传质的数学物理模型,对其泡式吸收过程进行数值研究,获得泡式吸收方式的一些传热传质特性,为吸收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济钢第二炼铁厂针对原高炉煤气净化系统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研制了新的煤气净化系统。该系统采用单根文氏管、串联花环、丝网脱水器湿法除尘,取代原串联文氏管电除尘净化工艺。应用表明,新系统运行安全,净煤气含尘量小于10^mg/m^3,含水量小于5g/m^3,高炉风温提高90℃。  相似文献   
16.
江苏油田的庄 2、韦 2油田属强水敏油田 ,采用热 (水 )洗油井和化学清防蜡效果较差 ,两油田每年因洗井造成地层污染影响的产量损失在 5 0 0 0t以上 ,约占油田产量的 4 5 %。根据集肤效应 ,采用油管电热清蜡技术 ,在含水小于 6 0 %、井斜小于 4 0°的油井上可正常使用 ,一般通电加热 4 0~ 80min后 ,油井井口温度能达到 5 0℃左右 ,最高可达到 6 5℃以上 ,连续加热 5~ 6h即可达到清蜡目的 ,电热清蜡为周期 6 0~ 90d。影响电热清蜡主要指标因素是油井的产液量 ,产液量越小 ,所需要的加热电流和加热电压也越小 ,井口温度达到最高值越低 ,清蜡效果越差。试验的 7口井平均年度投入产出比达到 1∶5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7.
蒋式弘  陈明仪 《电子学报》1997,25(2):103-106
本文在条状屏彩色显象管校正透镜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蹼状屏彩色显示管校正透镜的优化设计方法并给出了设计实例,通过计算机模拟电子束轨迹和光线追迹,分析了校正透镜面型修正程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回顶法灌注混凝土浆的成桩工艺,分析了影响混凝土浆灌注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技术参数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连轧管“竹节”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丕军  卢于逑 《钢铁》1995,30(2):37-44
本文就各工艺参数对“竹节”的影响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在此基础上,对连轧管“竹节”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竹节”形态的基本特征;后“竹节”与轧制压力的关系;影响后“竹节”的主要工艺因素等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对前、后“竹节”形态明显不同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竹节”在线控制模型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ight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wo differential diffuse surface areas, a generalized radiosity approach is presented. Unlike the conventional radiosity method, curved surfaces are subdivided into triangular surface patches, radiosity is assummed to be vary across each triangular surface patch. By adopting linear interpolation scheme over each triangular surface patch, we have established a complete set of approximated radiosity equations. Their unknowns are radiosities of differential surface areas located at all vertices of surface patches. The generalized radiosity equation has also been extended to non-diffuse environment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great potential of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