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789篇 |
免费 | 2143篇 |
国内免费 | 82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507篇 |
技术理论 | 3篇 |
综合类 | 2231篇 |
化学工业 | 2563篇 |
金属工艺 | 1273篇 |
机械仪表 | 2630篇 |
建筑科学 | 2545篇 |
矿业工程 | 1886篇 |
能源动力 | 657篇 |
轻工业 | 1300篇 |
水利工程 | 516篇 |
石油天然气 | 1333篇 |
武器工业 | 902篇 |
无线电 | 343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617篇 |
冶金工业 | 1707篇 |
原子能技术 | 261篇 |
自动化技术 | 439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390篇 |
2023年 | 322篇 |
2022年 | 496篇 |
2021年 | 725篇 |
2020年 | 739篇 |
2019年 | 432篇 |
2018年 | 359篇 |
2017年 | 537篇 |
2016年 | 729篇 |
2015年 | 820篇 |
2014年 | 2096篇 |
2013年 | 1459篇 |
2012年 | 2417篇 |
2011年 | 2322篇 |
2010年 | 1767篇 |
2009年 | 1634篇 |
2008年 | 1482篇 |
2007年 | 2107篇 |
2006年 | 1862篇 |
2005年 | 1644篇 |
2004年 | 1385篇 |
2003年 | 1365篇 |
2002年 | 1082篇 |
2001年 | 931篇 |
2000年 | 803篇 |
1999年 | 652篇 |
1998年 | 457篇 |
1997年 | 389篇 |
1996年 | 321篇 |
1995年 | 250篇 |
1994年 | 177篇 |
1993年 | 136篇 |
1992年 | 97篇 |
1991年 | 78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75年 | 10篇 |
1973年 | 3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112.
探讨了铁精粉铁品位在线监测的测试原理,给出了基于USB的铁品位在线监测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案,设计了以STM32F103为核心控制芯片的单片机系统硬件电路,针对不同的传输要求,分别利用USB接口技术、RS485-USB接口技术以及无线USB技术,进行高速、低成本、距离可选的数据传输通信。基于USB2.0版本协议,进行了USB固件编程、驱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的开发,采用Visual C#进行计算机控制处理软件的编程及调试,实现了对设备的设置和控制、数据的读写、显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3.
详细阐述了基站蓄电池性能老化原因、基站蓄电池检测系统功能、硬件组成及系统实施效果;通过对现网分析,得出了对蓄电池的有效监测方法及衡量蓄电池的重要参数,希望能对今后的基站通信安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4.
115.
分布式紧耦合虚拟专用网可靠性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构建在互联网络基础上,具有多个服务质量约束要求的分布式紧耦合虚拟专用网可靠性能,该文提出一套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首先,在赋有权值参数的互联网络中,计算出所有满足约束条件的分布式紧耦合节点之间路由。然后,根据这些路由建立满足服务质量要求的网络邻接矩阵,对邻接矩阵进行分解与整合等变换,求得满足约束条件的不交化网络状态集。最后,根据不交化网络状态集得到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式,进而完成可靠性指标计算。由于所有过程都实现了代数化或逻辑代数化计算,所以易于计算机编程实现。论述了算法关键环节的正确性。通过算例、实验以及与传统算法结果比较等方式,说明新算法能够非常贴切地反映出分布式紧耦合虚拟专用网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6.
非正弦波通信时域正交椭圆球面波脉冲设计方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针对非正弦波信号的频带传输问题,同时为了有效提高非正弦波通信系统的频带利用率及功率利用率,提出了时域正交椭圆球面波脉冲集设计方法。通过参数设置、频段划分、求解方程、Schmidt正交化等步骤设计时域正交椭圆球面波脉冲集,调整脉冲参数实现脉冲集信号的频谱搬移与频谱控制,脉冲集信号为频谱特性可控的带限信号。仿真结果表明:时域正交椭圆球面波脉冲集具有较好的能量聚集性,利用该脉冲集实现多路信息并行传输时,在保证系统具有较好的功率利用率前提下,系统的频带利用率可快速接近奈奎斯特速率。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120.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实验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开发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实验装置的背景;叙述了TC787芯片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芯片的各个管脚的功能;详细介绍了该实验装置的触发电路的设计思路、设计结果和工作原理;介绍了该实验装置的主电路部分的结构和特点。该实验装置性能可靠,符合本科生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