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32篇
化学工业   51篇
金属工艺   82篇
机械仪表   33篇
建筑科学   83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篇
冶金工业   23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研究利用桃中多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地域特征进行产地溯源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稳定同位素比质谱技术,测试桃样品中54种元素和碳(13C/12C)、氮(15N/14N)、氢(2H/1H)、氧(18O/16O) 4种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不同产地桃的特征指标,采用逐步判别分析,建立产地判别模型,开展平谷、顺平和丹东桃产地溯源。结果 不同产地桃中碳和氧同位素比值差异显著(P<0.05),Na、Mg、Al、K、Mn、Cu、Zn、Rb、Sr、Cd和Ba等11种元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筛选C、H、O、Mg、Al、K、Fe、Cu、Zn、Cd等10项指标建立产地判别模型,进行原始回代检验和留一交叉检验,判别准确率均为100%。结论 研究表明,同时利用桃中多元素含量和稳定同位素比值特征指标建立产地判别模型,能够区分不同产地的桃,为桃产地溯源的可行性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22.
景观设计的人文要素概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了解人文概念的基础上,文章确立了景观设计的人文要素概念,以及景观设计概念与文明进程,并对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地位和意义进行了阐明,进而理顺景观设计的人文要素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3.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W-10Ti合金。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了合金的微观组织,利用Den Broeder方法计算了合金的互扩散系数,测试了合金的密度和显微硬度,并与真空烧结的合金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真空烧结相比,SPS烧结的合金组织均匀,富钛相少且细小,W在富钛相中的固溶度和Ti在富钨相中的固溶度都有所增加,且Ti在富钨相中的固溶度增加得更多。W-Ti合金的互扩散系数与W的摩尔浓度有一定的依赖关系,随着W摩尔浓度的升高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SPS烧结的合金互扩散系数比真空烧结高出2个数量级。SPS法制备的W-Ti合金相对密度为96.1%,显微硬度HV0.05为5.21 GPa。  相似文献   
24.
Zr-4合金包壳包覆的U-Zr合金有望发展成为水冷反应堆的金属型核燃料。而燃料与包壳材料之间的相容性是反应堆安全运行的关键,但是,关于U-Zr合金燃料与Zr-4合金包壳材料界面元素扩散和反应的研究很少。为研究U-Zr合金与Zr-4合金之间的相容性和扩散行为,采用真空热压扩散法制备U-10wt.%Zr/Zr-4扩散偶,随后在高真空中580-1100℃高温热处理样品。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检测扩散偶的界面微观结构和元素分布。系统研究了两种合金之间的相容性。δ-UZr2层和厚约20nm的富铀层形成于热压扩散法制备的样品界面。测量了合金界面扩散系数常数和扩散激活能,分别为4.23(±0.63)×10-6 m2/s和160.73(±1.67) kJ/mol。结果表明U-10wt.%Zr/Zr-4扩散偶的扩散系数大于U-Zr合金的,特别是在低温段。  相似文献   
25.
测试了加稀土元素的奥氏体热作模具钢的组织、强韧性及热稳定性,并利用SEM对冲击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和高热稳定性,稀土的加入改善了钢的组织性能,室温冲击韧性超过300J/cm2,在750℃保温20h的试验条件下,硬度降低1~3HRC,表明试验钢可以运用在高温工作条件下。  相似文献   
26.
研究环保Bi黄铜中各元素含量对切削性能的影响,对合理选择其化学成分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表明,随着Cu含量的提高其切削性能逐渐下降;随着Bi含量的提高其切削性能逐渐提高;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其切削性能先减少后增加,且稀土含量在0.03%和0.09%时的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27.
东营凹陷通王地区中古生界油源主要来自于牛庄洼陷新生界Es4、Es3和Ek2烃源岩,新生界生成的油气在异常压力作用下通过断层、不整合和砂体输导体系向中古生界碳酸盐岩、碎屑岩储层运移。结合油源特征、生储盖组合及输导体系特征,将研究区油气成藏模式归纳为新生古储-复合运移模式,油气藏类型主要有不整合、断层和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28.
固体中的扩散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中原子的互扩散行为导致的扩散应力不仅可以引起材料的宏观变形,而且可能在材料内部形成特殊的微观组织.系统阐述了固体中原子扩散与应力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区别了应力扩散与扩散应力的概念,并通过流点体积生长率的推导,建立了互扩散区域内流点应力、应变与原子扩散流之间的变量关系,提出描述固态互扩散区域内扩散应力与应变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固态反应周期层片型结构的形成机理和薄片扩散偶的扩散弯曲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9.
史永高 《建筑师》2009,(1):75-78
在框架结构获得普遍应用以后,建筑构件往往被分为两个部分:承重构件(线性框架)与空间构件(围护与分隔墙体)。这样的一种两分虽然有着实际操作和陈述上的便利,但是它缺乏学科内在的严密性与整体性,并因此而造成教学上概念理解方面的缺陷。本文反对这么一种简单化的理解方式,而是致力于探索在承重作用以外,线性构件的空间意义。为此,在简短的问题陈述以后,论文以森佩尔的“面饰”概念来展开对于空间的讨论,接着,论文以线性框架为主要研究对象,指出其与施马索夫的空间概念的暗合,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呈现了限定与划分这两种空间创造方式的不同性质。最后,指出这一研究在建筑基础教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概述了我国古代的儒家、道家及阴阳五行学说,对该学说应用于现代心理咨询工作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把该学说应用于心理咨询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