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34篇
电工技术   87篇
综合类   171篇
化学工业   347篇
金属工艺   43篇
机械仪表   122篇
建筑科学   57篇
矿业工程   54篇
能源动力   22篇
轻工业   84篇
水利工程   41篇
石油天然气   67篇
武器工业   15篇
无线电   20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3篇
冶金工业   58篇
原子能技术   64篇
自动化技术   3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81.
敖包塔-葡萄花油田钻遇扶杨油层FⅡ油层组有效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0%~15%之间,平均为12.6%;空气渗透率一般分布在0.1~10×10-3μm2之间,属低孔、特低渗透性储层。通过对选用7项宏观参数与7项微观参数确定储层综合评价参数并建立分类标准,确定出每个评价参数的分级标准,将敖包塔-葡萄花油田FⅡ油层组的储层分为四类,其中Ⅰ类最好,为低渗透储层;Ⅱ类次之,为特低渗透储层;Ⅲ类再次之,为超低渗透储层;Ⅳ类储层最差,为极差储层。依据专家经验及大量反复实验的结果上确定了权重系数,预测了FⅡ油层组的储层有利区带,结果表明敖包塔-葡萄花油田FⅡ油层组以Ⅰ类储层和Ⅱ类储层区为主,其中最有利储层区(Ⅰ类储层区)主要呈条带状分布于研究区北部的葡332~葡54~葡115-51、葡31、葡462、敖10等井区。  相似文献   
82.
提出了基于RFID技术的远程物资管理系统,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83.
从4种培养基中筛选出MRS培养基为L.paraplantiumⅡ32的最适生长培养基。并运用点滴法,通过单因子筛选法,最终确定该菌生长、最大抑菌活性产生的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酵母粉,浓度为2.0%;最适的初始pH值范围为5.5~6.5;温度范围为29~31℃。  相似文献   
84.
依据标准 GB 19212.1—2003,对Ⅱ类变压器的绝缘要求和试验进行归纳总结,给出绝缘电阻、介电强度、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过绝缘的距离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85.
翟锋锋 《中州煤炭》2020,(12):99-105
煤储层物性及特征是煤层气地质理论的重要内容,加强其研究对提高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效至关重要。基于天荣矿地质、煤层气勘探及相关测试等资料,采用地质与煤层气地质理论对该矿二2煤储层物性及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荣矿二2煤层物理性质良好,生烃物质丰富;煤层含煤性、稳定性、可采性好,煤层气含量和纯度高,可为煤层气开发提供良好对象和气源条件;煤变质程度高,煤中裂隙相对发育,但其渗透性整体较差,渗透率分异显著且普遍低下;煤储层能量较强且分异显著,煤储层压力状态为欠压—超压型,并以正常—超压煤储层压力状态为主,有利于煤层气高产富集。  相似文献   
86.
BEPCⅡ加速器的束流位置测量系统(BPM)模拟电子学经过十余年的运行逐渐老化,故障率上升,亟需进行升级改造。本文根据该需求,自行设计了基于BEPCⅡ系统参数的数字BPM电子学系统,内容包括模拟信号处理电子学、数字信号处理电子学、BPM固件算法逻辑、数据获取软件以及系统测试等多个部分。设计的数字BPM电子学系统经实验板级性能测试、实验室系统测试以及在线束流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BEPCⅡ装置对束流位置测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87.
在Fe-As(Ⅲ)-Cu(Ⅱ)-H2O体系中, 研究了酸性废水中As(Ⅲ)、Cu(Ⅱ)与金属铁粉的反应行为, 考察了反应过程中As在气、液、固三相中的分配比。结果表明, As(Ⅲ)和Cu(Ⅱ)离子被Fe还原为单质As和Cu后, As、Cu进一步结合成Cu5As2等金属间化合物, 从而促进As(Ⅲ)沉淀反应的发生, 且无AsH3生成。在反应时间40min、铁粉过量系数1.2、溶液初始pH=0.0、温度40 ℃、Cu/As摩尔比1.0条件下, As在气、液、固三相中的分配比分别为0、20.7%和79.3%, 沉砷率为79.3%。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Fe(Ⅱ)/亚硫酸盐体系活化溶解氧氧化降解苯胺的工艺并探索了氧化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结果表明,溶解氧是苯胺氧化的氧化剂,pH=4.0以及亚硫酸盐与Fe(Ⅱ)物质的量之比为10:1的体系对苯胺的催化效果最佳,苯胺去除率可达70%。Fe(Ⅱ)在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存在亚硫酸盐的情况下,苯胺去除效果下降至30%以下,且反应时间由90 min延长至40 h。在Fe(Ⅱ)/亚硫酸盐体系中,pH=3.0条件下Fe(Ⅱ)全部被氧化成Fe(Ⅲ),而在其它pH值条件下,Fe(Ⅱ)与Fe(Ⅲ)主要以络合物形式存在。叔丁醇与甲醇的自由基掩蔽实验进一步证实了SO4·-是氧化过程中的主要氧化物种,而SO5·-是次要氧化物种。实验结果丰富了Fe(Ⅱ)/亚硫酸盐体系催化溶解氧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表明其在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Industrialization has led to a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release of toxic metals and other toxic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to the environment. Among all, the rapid expansion of leather related industries in Pakistan have resulted in considerabl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effluents from processing of both domestic and imported hides and skins have increased pollution to alarming levels. Some tannery effluents of Peshawar area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showe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r(Ⅵ) (2.7-12.6 mg/L), Cu(Ⅱ) (2.6-11.4 mg/L) and phenol (0.1-4.2 mg/L). These contaminants are very toxic and must be removed from effluents before releasing into water bodies. A new technique of gamma irradia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to decrease the load of COD and concentrations of Cr(Ⅵ), Cu(Ⅱ) and phenol associated with tannery effluents to the permitted values. It was observed that concentration of Cr(Ⅵ) in the effluents can be brought to the permitted level by applying radiation dose of 3 kGy. A radiation dose of 2.5 kGy was required to remove more than 95% of Cu(Ⅱ) and 100 % degradation of phenol in tannery effluents could be achieved by only one kGy of radiation dose.  相似文献   
90.
将氯化亚锡与亚硫酸钠混合溶液作为磷钼蓝分光光度法中的还原剂,分别测定样品中的总磷和无机磷,从而得到样品中有机磷的含量。该方法的最大吸收波长为740nm,磷在0~30μg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1972x-0.0234,相关系数R2=0.9955,摩尔吸收系数为1.53×105L.mol-1.cm-1,相对标准偏差为1.85%~4.11%,回收率为96.16%~103.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